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作為策展人,最重要的是知識儲備量,策展人必須熟知藝術史以及藝術理論,甚至對哲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學科也得有所瞭解。 得有足夠深的學術修養和知識廣度。


策展人的知識儲備量決定了所策劃展覽的深度廣度,以及展覽內容、主題的話題性和敏銳度。


今天範兒姐就給對策展藝術感興趣的同學推薦幾本書籍,幫助大家增加知識儲備量,加深對策展藝術的理解。


《博物館懷疑論》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作者大衛·卡里爾教授是當代美國著名的藝術理論家,在及時傳達當代國際上有關藝術博物館研究的最新思想的同時,也展開了自己視野廣闊而又催人深思的理論探索。


書中深入討論了大型的博物館(如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湛分析了私人的收藏館(如波士頓的伊莎貝拉·斯圖加特·加德納博物館,加州的蓋蒂博物館),為人們進一步思考當代藝術博物館或美術館提供了灼人的啟示力。


《觀看之道》


這本書是1972年的BBC的電視節目《Ways of seeing》配套的圖文冊,幾乎全世界無論中外,只要你是學藝術、攝影、電視、電影、大眾傳播和文化研究,

很多專業都會用這本書作教材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這本書影響深遠重大,作者在裡面尖銳地揭露了藝術背後的意識形態問題,顛覆了傳統意義上對視覺藝術的思考,改變了整個時代長遠以來傳統的觀看藝術的方式。


《策展人手冊》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策展人手冊》是一本對策展人、策展系學生以及諸多藝術愛好者而言必不可缺的指南性手冊,書中詳細展現了策展之步驟,即如何從最初的想法落實到最後的場地,其中涵蓋了策展的相關知識:何為策展、何為策展人、策展人分為哪些類型以及如何策劃一個展覽等問題。

作者Adrian George從17世紀開始,述說策展人這一角色的來源及演變,直至今日呈現為一個集託管人、解釋者、教育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於一身的形象——從觀念至聯絡、籌資、展覽畫冊、詮釋媒材,再至展覽空間設計、與藝術家和債權人合作、組織私人觀展,甚或是展覽的存檔和評估,這些複雜多元的工作環節都將在書中被提及。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同時,也有來自各種致力改變策展實踐、視覺藝術面貌和博物館畫廊面貌的相關教育者、研究者、學者、畫廊經營者、策展人以及博物館館長提供的多元信息、專門知識與建議。


《從A—Z:當代藝術關鍵詞》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是首部中文世界當代藝術“黑皮書”。作品、故事、評析,三位一體,集合了國際頂尖藝術雜誌《frieze》創刊以來最精彩的文章。全書文章以字母順序排列,用27萬字、150餘幅高清原圖,探討了當代的59個話題,涉及現當代約700位藝術家、藝評人、作家、藝術學者、策展人。59篇文章集合了訪談、回憶、自傳、評述等各類文體,出自達明·赫斯特、戴維·西爾維斯特、吉米·德拉姆等世界頂級的藝術家和藝術寫作者之手。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裡有最真實的安迪·沃霍爾、馬賽爾·杜尚、弗朗西斯·培根、達米安·赫斯特、特雷西·艾敏、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格哈德·裡希特。書中涉及IKEA的傢俱、蘋果的界面,還有對阿拉伯之春、恐同問題、阿富汗戰爭的藝術思考。


這不只是一部關於當代藝術的“黑皮書”,更是一卷關於當代人、文化與社會的總體文本。

全書用精到的點評和流暢的描述繪製了過去半個世紀的藝術與文化地圖,勾勒出當代藝術引領先鋒、又形成時代風向的軌跡,試圖探索理解藝術乃至思考世界的新方式。


《藝術的故事》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作為藝術史入門讀物,這本書還是比較推薦的,很適合初學者,書的內容涵蓋範圍也比較大。書中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實際上根本沒有藝術其物。只有藝術家,他們是男男女女,具有絕佳的天資,善於平衡形狀和色彩以達到“合適”的效果;更難得的是,他們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絕不肯在半途止步,時刻準備放棄所有省事的效果,放棄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經歷誠實的工作中的辛勞和痛苦。”——引自第596頁


《策展簡史》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作者漢斯·烏爾裡希·奧布里斯特,1968 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現為倫敦蛇形畫廊展覽與國際項目總監,是活躍於當代藝術界的國際策展人和批評家。奧布里斯特迄今曾參與策劃和發起了至少150 多個展覽與項目,並編撰有70 多本學術著作,他的訪談項目已經積累了近2000 小時的錄音素材,涉及無數全球重要的藝術家,因為他的影響力,他連續兩年在《藝術評論》雜誌的“藝術權力榜”中名列全球第二。


策展人無論是在藝術品的展覽,還是收藏博物館的建立中都則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創始館長都是策展界的先驅。策展人的職業身份也在藝術展覽中得以逐步確立,近些年來,互聯宣言在策展人、藝術機構和藝術家之間創建的紐帶逐漸顯現,為了勾勒出藝術社區內新策展實踐之間的關係網絡,以及追溯策展人共有的影響力,本書通過採訪11位策展人,對他們的策展經歷做了深入的挖掘,有助於我們透徹清晰地認識策展人的身份,而他們的經歷對於我們深入拓展和研究當代藝術也有重要的貢獻。


《行動的書》


藝範藝術: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藝術策展專業不可錯過的書單推薦


本書是作者從2002 年到2012年所寫的關於策展實踐的學術論文的合集,這些文章曾發表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性刊物上。該書論述了視覺文化研究、當代藝術研究以及策展實踐。


策展對於作者來說,不只是表述或再現方式,而且是一種塑造現實的力量。他認為藝術家只是一個社會位置,而策展人不過是個媒介。通過這個媒介,我們將獲得一種目光,這種目光可以穿透藝術作品的拜物教,穿透藝術創造的個人主義神話,穿透藝術—價值—資本的社會交往系統,進入到這種被名之為“藝術”的心靈的社會運動中。


作者高士明,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展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視覺文化、當代藝術以及策展實踐。他參與策劃了許多大型學術性展覽,包括“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的遷徙與地緣政治”系列研究計劃(2002—2004)、“影像生存:第五屆上海雙年展”(2004)等,並還擔任了“巡迴排演:第八屆上海雙年展”(2010)、“與後殖民說再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2008)、 “影子的鍊金術: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07)等國際大展的策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