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人筆下的假想敵“樓蘭”,為什麼會在歷史上神祕消失?

當詠讀到李白的“願將腰下劍,本為斬樓蘭”,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杜甫的“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我們會驚歎道古代詩人們都特別喜歡將樓蘭這個地方當成是想象中的敵人,用以抒發一種國家邊關的憂思和壯志報國的情懷。今天就來談談樓蘭古國之謎。為什麼樓蘭在歷史上突然之間神秘消失,又為何成為了這麼多著名詩人筆下的敵人?

歷代詩人筆下的假想敵“樓蘭”,為什麼會在歷史上神秘消失?

樓蘭,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處著名的羅布泊西北角。雖為小國,但實力不容小覷,更是扼守西域的戰略要地。驃騎將軍霍去病打通西域後,漢武帝又派遣大量使者,攜帶金銀、絲綢等財物,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係,孤立匈奴。樓蘭見有利可圖,於是向漢朝示好,一邊收取漢朝財物,一邊屢次替匈奴當耳目,並攻擊西漢使者。元封三年,漢武帝派兵討伐樓蘭,將他們國王俘虜了。樓蘭在投降西漢後遭受了匈奴的攻擊,於是分別派遣質子,向兩面稱臣。

歷代詩人筆下的假想敵“樓蘭”,為什麼會在歷史上神秘消失?

到了漢昭帝時期,樓蘭王過世後,匈奴質子安歸立成了樓蘭王,和匈奴十分親近,成為了漢朝的心腹大患。而此時樓蘭已經不再是小小的西域諸國了,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了絲綢之路的要道。如此一來,西漢與西域的往來通道被匈奴死死佔據,樓蘭還肆意殺害漢朝前往西域的使者,並帶領其他小國乘火打劫。所以說,歷史上的樓蘭古國一直在漢朝和匈奴之間首鼠兩端。因此,在當時的很多人對樓蘭這個國家十分痛恨。

實際上當時朝秦暮楚的西域小國其實並不只有樓蘭,那為何偏偏數百年間詩人們就盯上它不放了呢?這就跟歷史上的“斬樓蘭”有關了。

樓蘭勾結匈奴,殺害漢朝使官。於是傅介子對大將軍霍光說:“樓蘭、龜茲多次反覆無常,沒有受到譴責,不能用來警示他國。我願前去刺殺他,樹立威信於各國。”於是霍光上奏漢昭帝派遣他前去。傅介子和士兵一同帶著大箱的金銀錢幣,聲稱把這些東西賞賜給他們。樓蘭王貪圖漢朝財物,就來會見使者。傅介子和他坐在一起飲酒,並把樓蘭王灌醉了。

歷代詩人筆下的假想敵“樓蘭”,為什麼會在歷史上神秘消失?

傅介子對樓蘭王說:“天子派我來私下報告大王一些事情。”於是樓蘭王起身隨同傅介子進入帳幕中,兩人單獨談話,突然兩名壯士從後面刺殺樓蘭王,並割下他的首級。他的官員都各自四散逃走。傅介子告諭他們說“樓蘭王有罪於漢朝,天子派我來誅殺他,應改立以前留在漢朝為人質的太子為王。”然後就帶著樓蘭王的首級回京交旨,一時威震西域,傅介子也憑此一舉封侯,而這個傳奇的故事也成為了後世詩人常用的一個典故。

這也是為什麼古詩中只要提到“樓蘭”的大多都是“斬樓蘭”,“斬”字就是由此而來。

不管是“破樓蘭”還是“斬樓蘭”,其實也不完全是對樓蘭的敵意,因為在唐朝時期樓蘭這個國家就已經消失了。詩人們一方面想表達的是對這種虛見風使舵的國家和這類人的不齒和消滅他們,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的決心;另一方面是要抒發自己內心的一腔浩然正氣和建功殺敵的拳拳愛國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

那麼為何突然之間樓蘭這個國家就消失了呢?歷史上有具體的記載只到“公元4世紀之後北魏,北魏滅鄯善國,約600年鄯善國滅亡。”戛然而止,古往今來都讓人疑惑不解。

有一種說法是:樓蘭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使得當地的水利設施和植被受到了嚴重破壞,死亡的人畜也汙染了當地的水源。因此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和瘟疫爆發。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國內外探險者在樓蘭古城的廢墟中不僅找到了大量珍貴的文獻,還有各種財物,據此推斷,樓蘭古城是突然間被廢棄的。

歷代詩人筆下的假想敵“樓蘭”,為什麼會在歷史上神秘消失?

還有一種說法是: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它們生活在土中而且能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但實際在科考中並沒有發現這種昆蟲的遺骸,具體是否存在不得而知。

也有人說是因為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在經過哈密、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以後,許多商人不再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樓蘭也隨之在歷史中衰敗,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漸漸地,樓蘭便成為了文人志士心中的一個想象地,也是近現代探險家,考古學家們魂牽夢繞的地方。曾經是誰在樓蘭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誰的聰穎才智創造了燦爛奪目的綠洲文明?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一直都是撲朔迷離,不得而知。也許,它越神秘越隱藏也越牽動我們的心。這可能就是樓蘭的魅力所在吧。

《樓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