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深圳市教師招聘筆試真題(小學 客觀題部分

一、單選題(50題,每題1.0分,共50分)

1.小學生飛飛在生活中比較冒失,經常不經過仔細、全面思考就風風火火地去做事情,導致總是好心辦壞事,這說明飛飛的( )意志品質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A.自制力 B.自覺性 C.果斷性 D.堅持性

2.實行教師聘任制,學校與教師之間的法律關係主要表現為以( )為原則的法律關係。

A.平等 B.服從 C.對立 D.自願

3.兒童對不同道德範疇所表現出的道德情感存在差異,其中( )最強烈。

A.幸福體驗 B.愛國情操 C.義務感 D.榮譽感

4.謝老師在地理課上展示多媒體課件畫面:人類共同的家園—聚落(課前已要求學生進行了資料的收集、篩選和整理),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七嘴八舌話聚落”的遊戲。課堂上學生們興趣盎然,踴躍發言,敘述了許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遺產的聚落,提出了有關聚落的種種疑問,師生互動,共同解決了學生的問題。該案例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設計好的( )理念或原則。

A.教學目標 B.教學方法 C.教學內容 D.教學情境

5.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屬於教師的( )。

A.管理學生權 B.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權

C.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權 D.教育教學權

6.小華同學在兩次數學考試中都得了76分,但第一次考試在班上排名是第14,第二次排名是第6,因此老師認為小華比原來進步了,在這裡老師對小華的判斷綜合考慮了( )。

A.相對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B.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

C.定量評價和絕對評價 D.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

7.( )是指國家對小學中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總要求。

A.小學教育目的 B.小學教育目標

C.小學教育方針 D.小學教育原則

8.下列對教學評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教學評價在功能上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

B.評價要基於學生在實際任務中的表現,注重過程性的評價

C.教學評價的內容上可以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過程,也可以是學生的表現

D.教學評價注重價值判斷,評價活動只能在教學結束後開展

9.小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分別從音、形、義三個方面進行學習,這屬於思維過程中的( )。

A.一體化 B.綜合 C.分類 D.分析

10.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了某種成功時,領導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效能感,這是教師教育效能感培養中的( )。

A.教學策略訓練法 B.歸因訓練法

C.強化法 D.榜樣法

11.使用諸如“你發現路邊有老人摔倒了,接著可能發生什麼”之類的人機和互動情境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經驗,續寫故事和連環畫,分組合作編寫和表演情景劇。這種德育的典型做法屬於( )。

A.社會學習模式 B.體諒模式

C.集體教育模式 D.價值澄清理論

12.“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反映了人的發展的(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13.根據現代教育理論的觀點,合作是實現課堂管理促進功能的( )。

A.必要條件 B.輔助條件 C.重要表現 D.主要過程

14.李老師和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幾名強行向路人賣花的兒童,李老師趁機詢問這些兒童的信息,被朋友勸阻,並讓她不要多管閒事,李老師回答說:“這些都是應該上學的適齡兒童,我一定要了解情況,因為我是教師!”李老師的言行表明她( )。

A.逾越了教師權限 B.不虛心聽取他人意見

C.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D.自覺履行教師職責

15.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和發現新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 )。

A.啟發法 B.鼓勵法 C.演示法 D.實驗法

16.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裡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幹、談吐、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思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畫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這是( )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 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 D.教育決定論的觀點

17.下列關於對教學資源進行評價的標準,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資源是否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B.資源是否緊扣教學目標

C.開發資源的技術是否是最先進的

D.資源是否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益

18.( )活動是共青團,少先隊員在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支持下,在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協調和指導下的國防教育的重要活動。

A.少年兒童軍校 B.少年學軍

C.少年軍校 D.少年軍隊

19.一位語文教師在執教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時,他是這樣開講的:“李白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可他上過一次大當,受過一次騙。”讓學生疑團頓生,充滿好奇,這位教師的導入新課的方法是( )。

A.銜接導入法 B.懸念導入法

C.情境導入法 D.實驗導入法

20.學校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主要是通過( )實現的。

A.定勢 B.講解 C.啟發 D.遷移

21.《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與未成年人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學生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不得加重其( )負擔。

A.精神 B.學習 C.生理 D.心理

22.劉老師是某小學語文教師,除了鑽研語文學科知識外,他還對心理學特別熱衷,也因此更能理解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這體現了劉老師具有( )。

A.正確的學生觀 B.正確的教育觀

C.理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D.教育學生的知識和能力

23.下列行為符合“保護未成年學生對學校的要求”的是( )。

A.小明偷了同學的100元,老師讓其在全校做檢討

B.小寧學習有困難,老師囑咐同學幫助他

C.小張經常曠課上網吧,學校開除他

D.小李因為和學員打架影響班級的文化評比,老師號召同學孤立他

24.根據系統論的觀點,教學設計從大到小可以劃分不同的層次,最關鍵的設計層次是( )。

A.教學系統設計 B.課程教學設計

C.課堂教學設計 D.教學媒體設計

25.一位歷史老師在教授《中國歷史》中,“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課時,先簡要點明什麼是“貞觀”,什麼是“開元”,什麼是“貞觀之治”,什麼是“開元盛世”,這位老師採用的是( )。

C.題目解釋法 D.溫故知新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