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是否有感覺到有一種學歷欺騙?

老周重返


首先,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嗎?很大一部分是假的,大學生想找的工作是活輕鬆一點,賺錢多一點,這和企業的要求有點相反,企業也不是不想給高薪,只是在沒有看到真才實學之前,不想給高薪。如果大學生找工作定位在,找鍛鍊的地方,就業率會大大提高。

其次,是否有學歷欺騙的感覺。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學歷和知識應該是成正比的,只是和現實的應用還需要對接的時間,書到用時方恨少,知識早晚能用上,學歷早晚會發揮作用,只不過是環境未到,時機未到而已,沒有白上的學。

找不到工作,就自己創業,不知道怎麼創業,就再學習鍛鍊,有時壞事會變好事,你說對嗎?


李永剛山東ACM



96年,自卑技術男,應屆生畢業一年不到,前後投過近百份簡歷,工資10k,在深圳來回跳了幾個b輪以上的中小公司,看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是在工作寫稿收集素材時無意刷到的,現在八點五十,下班路上特意把這個問題找了出來,然後認真回答一篇。

第一條:想明白自己選擇那個崗位。有幾個大忌:除非特別鍾愛銷售,可以去否則別應聘,此外,保險,房產經紀人,涉及純銷售的等等等一律屏蔽。

第二條:簡歷上將自己包裝的足夠專業!在互聯網紅利逐漸衰退的環境下,簡歷是第一敲門磚!在簡歷上將自己包裝成真正職場人應該有的樣子,不要把一眼看上去就顯得學生氣的詞語和內容放在簡歷裡。

我以自己的boss自聘模板的簡歷為例子:個人優勢欄是HR最先看的,類似其他軟件的個人簡介之類的。看圖,全部用可量化的數字來敘述,詞語簡潔且高大上,可適當誇張,既然畢業了你應該要明白社會的方式。

如圖,我畢業僅一年不到,但是我寫了兩年,是因為我把實習時間寫進去了,後面【擁有系統規範行業知識】這個是套話,如果你應聘HR,也可以用,應聘技術,金融等等都一樣可以用!因為你是大學本科畢業,你大學學的東西就是系統規範的。

其後,三十萬內容運營是我上一家公司的APP用戶數,哪怕不是你主運營,你也可以這樣寫!這就比如你實習公司的成績是在幫你鍍金,只要上家公司有的,恰號符合你想找的崗位,你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寫出來。


挖掘你此前所有做過的事,都可以進行包裝,哪怕是做過發傳單兼職,你都可以包裝成進行過多大規模的市場地面推廣。

謹記!簡歷是第一敲門磚!別把一眼能看出是學生簡歷的詞語,經歷寫上去。我認為這是大忌,因為這是你自己將自己定調了,以學生姿態找工作,找到的只能是想找廉價學生的公司。

第三條:如果你簡歷按照上面的提醒將問題規避了,那麼你簡歷通過率會在70%(我投過近百份簡歷,修改之後邀約面試量劇增),

簡歷通過後便是面試。我以自己的崗位,財經編輯為例,想清楚你的崗位哪些東西是公司最看重的,琢磨清楚工作內容。其它崗位我不瞭解,說說我自己的財經編輯/記者

要點一,財經,我會刷最近的金融財經大事。

要點二,編輯,我會認真挑此前寫的不錯的文章當作面試備用材料。這兩個是硬核,但是都是可以通過短時間手段達到的。

要點三,行業的專業高大上唬人的術語,比如網頁單次點擊量我們說PV,單一用戶點擊量我們說UV,各種內容平臺搭建,我們說內容矩陣,軟文方法,我們說運用廣告既內容,內容既廣告的方式最有效。

總之要唬人,所有崗位都能找到這種專業的詞語,面試的時候多用這種詞語,別用大白話,否則很容易PASS。

然後我在以一個私信我的小女孩為例,她二本師範畢業,有教師資格證,想找文案,策劃類工作。

分析:二本師範學校符合文字崗位需要,教師資格證優勢可以找 教育培訓類大公司,今年線上教育很火,騰訊入局,是風口,人才缺口大。 需要做的是依靠招聘軟件查清楚這個崗位的介紹和要求,然後調整自己簡歷。 例子:擁有XXX能力,擁有XXX經驗,操盤參與過XXX活動,

其後簡歷基本80%會通過被約面試,過了第一關,就想第二關,各種搜索軟件搜索,文案、策劃需要哪些僅能,然後找一些教育類公司已經推向市場的文案。並瞭解清楚這個行內的一些專業術語。


後面如果有疑問的可以問我,我下班了有時間就回你們,如果時間不夠可能就週六日抽空回。總之只是想盡自己的一點點能力幫你們跨過這個坎。

另外剛畢業的一年是彎道超車的機會,跨進一個圈子那麼就進來了,工資範圍也會比較高,如果畢業跨的是銷售,那麼在往上跨很難,選擇崗位要多思考!!!



最後,我其實知道你們看到這些小技巧以後會怎麼想,會想面試忽悠過去了,實際工作怎麼辦。我真真切切告訴你,要記住一句話:面試建航母,工作擰螺母!

沒錯,面試期間你吹過的牛逼在工作期間基本用不到,哪怕你不熟悉工作內容,那麼基本一個星期你就能學會!這是我過來人的經驗!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後面慢慢補充,還有很多小技巧,今天太晚了。

總之相信我!花一個星期認真琢磨,方向定好,包裝好,你的面試概率和通過概率以及薪資待遇會有很大提高!

因為你要相信一個事實,全國本科生的佔比只有百分之三。不要被無良媒體洗腦,本科生不值錢,遍地研究生,博士,海龜。


父母年代記憶


傳說中的四大天坑專業到底怎麼樣?就業好不好?

據說這是四大天坑專業,有沒有疑問?

生物: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應用生物科學、生物製藥(還行)、生態

化學:化學、化工工藝、應用化學、製藥工程、化學生物學

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包裝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無機非金屬材料

環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

何為四大天坑?就是剛從高考中的緊張壓力下還沒舒緩過來的學子們有可能在報考專業時遇到的大坑,本來學習成績不錯,但是跳入天坑可以說是浪費了十幾年的辛苦讀書,可謂前功盡棄。四大天坑的生化環材就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四大專業。

我只想說什麼就業率都是虛的,那是一個大數據,根本不能代表你自身的情況。說這些是坑的專業主要是學的東西難,本科畢業也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我不知道其他專業怎麼樣,就我來說還是能學到東西的哎,我身邊的人也時不時灌輸這些沒前途什麼的觀念。不過不管什麼專業你要是學到頂尖肯定會有人要你,就是會很困難。面對現實的話,選的時候確實要三思。

這些專業可以說都是未來科技命脈,國家科技能否進步,很大程度看這些專業能否有突破。而領域突破這件事是隻屬於行業中極少數人的,其他人都會成為篩選用的分母。

所以作為非這些專業的,可能確實不該勸人進這些就業可能都很困難的專業,畢竟是影響一輩子的事。不過有人專門把這些專業列在一起來讓人避而遠之,也不得不懷疑可能和某國想阻礙中國“2025”有關。

這麼說吧。除了數得著的幾個學校的這些專業。自己水平夠(高考650+)有留學或者直博的想法歡迎去。普通一本學校(沒有保研資格的)基本就別學了。老老實實學點真東西考研找工作吧。。。要噴我的就沒必要了。自己就是這些專業的。水平不夠的話。基本是白耗時。

永遠不要做風口的豬,你會發現你永遠趕不上風口,等風口過去,最好的專業也都是非常過剩的。一定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不反感的專業,同時瞭解該專業的就業方向,你感興趣的,你才能堅持下去。

其次就是工作和專業真的沒有什麼必然聯繫,選錯專業,不能決定你的人生,我們仍有太多翻盤的機會。相對比之下,第一份工作其實更為重要,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帶來的成長可能會更好。也許一些剛畢業的小孩或者轉業者現在正處於迷茫的階段,我希望你們能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不是盲目地做。

總之幾乎沒有從事本專業的。這種就業面廣不只是材料專業,而是代表四大天坑的專業,以及很多小坑專業,所以考生們在報考專業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像這種明顯沒前途的就不要報了。有人問了,既然這些專業這麼坑,那大學為什麼不取消呢?因為有很多老頑固還要靠這吃飯,他們沒有本事轉行,但是有體制內的位置,還能因為中國的高考制度忽悠忽悠什麼都不懂的考生,能拉一個算一個,至於為學生著想?不存在的。


城市文化觀察


學歷只是進入職場的敲門磚,而能力和價值才是工作的門檻。

好的學歷能讓你進入像BAT一樣的大企業,一般的學歷能讓你進入普通的中小企業。

如果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學歷只是影響你能否進入大公司、小公司,外企亦或者私企。

1、什麼樣的學歷能找到好工作?

用人單位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學歷?什麼樣的學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相信這是很多應屆生都會關心的問題。

從往年校招和春招的履歷來看,BAT這樣的大公司更傾向於211和985學校的應屆生。

因為在HR眼裡,學歷高低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所以,很多HR招聘大學生,都是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

2、什麼樣的學歷找不到工作?

大學生學歷造假和文化程度不匹配是影響求職的前提。

舉個例子來說。

假如某公司的招聘JD要求是大學本科學歷,而你是大專學歷。

這時候,HR肯定會優先考慮與學歷匹配的人,這是職場法則。

但是,並不代表著找不到工作。學歷是由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該走怎樣的路徑也該由自己定位。

大專學歷去中小企業歷練成為職場精英的大有人在。學歷,能力,經歷和價值才能構成找工作的的重要因素。

3、寫在最後:

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選擇自己的職業路徑,才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方式。

我是@壹哥職場說 ,職場諮詢規劃師,互聯網公司運營經理,知乎專欄作者。更多職場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與你一起優雅混職場。

壹哥職場說


是的,特別是在小城市,人家更加看重的是你的經驗。至於你是什麼學歷,說實話,人家在乎的比較少

前段時間去面試了,工資1000,老闆直接說養不活你自己,但是他們公司有經驗,可以帶你學習,自己考慮吧

我面完試在樓下吹冷風10分鐘,心想我要學習有什麼用。面試面的一無是處,自己都要懷疑自己了

面試五分鐘,冷靜倆小時


愛吃草莓的小西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3d5512d690e44a7a377e4b9263f091b\

青楊阿太


對,是上當了!


小橋流水人家4534


從本質而言,有時候應該把接受教育和工作分開來看,要有好的工作應該受好的教育,但受了好的教育,不一定找到好的工作,辯證地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