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活下去了,華為概念股在2020年還會有肉吃嗎?

幾年前萬科說要“活下去”的時候,我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個“噱頭”。

但今天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很現實的口號了。

艱難的2019年過去之後,華為在今年要爭取活下去。其實,我們都很清楚,言外之意,2020年將比2019年更加艱難。

華為如此,那麼,幾年來跟著華為“吃肉”的華為概念股們又會如何呢?

包括2019年在內的前幾年,華為概念股在華為的“榮光”下,過的很不錯。即便是去年,也比較滋潤。根據已經發布的業績預告,2019年,有90多隻華為概念股年報預增。那麼,華為概念股,在華為2019年報發佈後,2020年還會“大樹底下好乘涼”、受益於華為嗎?華為概念股,2020年還會跟著華為有肉吃嗎?

顯而易見,隨著華為2020年“活下去”姿態的出臺,華為概念股在2020年將面臨挑戰!

我們看華為2019年年報,儘管有不如意的地方,但這份年報依然穩健。尤其是跟2019年的形勢相比,非常不錯。

不過,這份年報有這樣幾個需要關注的點。而這幾個點,可能會影響到華為概念股的未來。

第一,淨利潤同比增長放緩。

據媒體報道,2019年,華為淨利潤同比增長5.6%;而過去的兩年,2017年為28.1%,2018年為25.1%。

如果淨利潤增速放緩,那麼留給華為概念股的利潤空間還會很大嗎?

第二,海外業務收入有所下降。

華為“去年消費者業務的海外營收受到至少100億美元的影響,這是導致海外收入佔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海外收入的下降,與谷歌的限制不無關係。在華為突破這個限制之前,海外市場怕是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第三,消費者業務佔比首次突破半數。

這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

喜,2019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2.4億臺,同比增長約16.5%,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憂,2020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基本上預定“下滑”了。

那麼看這三點,華為概念股的2020年,會如何呢?

對於2020年,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稱,“由於全球疫情還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當前主要聚焦在確保員工的安全,能夠響應客戶和政府的抗疫需求。2020年我們力爭活下來,明年還能發佈年報。”

徐直軍的話雖有些“誇張”,但也很實際,2019已經有了跡象,2020年註定不會像之前那幾年一帆風順。

而華為概念股的2020,也將充滿挑戰。

好在,華為的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比重仍在增加: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同比增長29.7%,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華為2019年全球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9.6萬名,約佔公司總人數的49%,比2018年的45%又有進步。

並且有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是:“華為2019年5G收入只有30多億美元,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非常小,因為去年全球5G部署仍處於啟動期。”

一旦2020年5G加速,上述負面影響很有可能會被5G的熱潮抵消。一個最新的消息是:3月31日,中國移動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採購結果出爐,華為獲取最大份額,比例高達57.25%,合計中標逾132787站,涉資214.1億元。

負面影響和5G熱潮相抵,2020年的華為,業績雖然很難有太大的突破,但也不至於有很大的滑坡。華為概念股,亦是如此。

華為,2020年要好好活下去!這樣,華為概念股,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