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佳能和索尼全畫幅微單哪個好?R5怎麼樣?

用戶3370168294267


就現階段而言,佳能和索尼的全畫幅微單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客觀地說,或按銷量來說,索尼的全畫幅微單水準應在佳能之上。

所以,佳能也因此,才考慮在今年重點推出EOS R5以圖扭轉這種頹勢!那麼問題來了,EOS R5會是什麼樣的水準呢?根據佳能官方宣佈的已知參數,EOS R5完全是全畫幅微單數一數二的一臺機器。

野馬哥自己買過兩臺微單,也在購買過程中對比過佳能、索尼甚至是尼康松下的微單產品,對微單還是有所瞭解的,而且EOS R5也在野馬哥的升級考慮之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話題!


一、全畫幅微單市場格局


1、目前的生產廠家

目前全畫幅微單的生產廠家還是不少的。其中有日系的索尼、佳能、尼康、松下等,也有德系的徠卡和哈蘇,但定價過高,對於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並不適用,因此不再推薦。

從生產歷史和產品系列來說,顯然索尼是最好的,其次是佳能和尼康,然後是松下。

2、各廠商的產品特點

索尼的研發時間最長,2013年推出第一代全畫幅微單,且產品型號齊全,迭代週期較長,索尼產品型號較多,有適合拍攝照片的高像素機,也有兼顧拍照和視頻的均衡機型,更有針對視頻的專門機器。


佳能和尼康是2018年才開始生產全畫幅微單的,目前產品均各只有兩個型號,佳能以拍攝人像見長,尼康以拍攝風光見長。

松下是2019年才開始生產微單的,松下微單具有目前微單最強的視頻拍攝能力。


二、索尼與佳能的對比

本文主要還是對比這兩家的產品,因為這兩家一個是老牌的相機霸主,一個是後起之秀!前幾天野馬哥看到一個消息,佳能連續17年排名可交換鏡頭相機銷量第一的位置。

這主要是指佳能在單反(索尼目前沒有在售單反產品)和低端微單(APS-C畫幅)上的銷量還不錯,但要論起全畫幅微單來說,這就要落後索尼一大截了。


我們就來全方位對比一下這兩家相機廠商的情況吧!


1、微單生產歷史

索尼最早2010年推出的NEX3了,而佳能是在2012年推出的EOS M;索尼最早2013年推出第一代全畫幅微單A7,2017推出出A9,而佳能在2018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臺全畫幅微單EOS R。


不管是研發歷史和迭代次數,索尼在全畫幅微單上,都遠遠領先與佳能。


2、產品線

索尼:目前的產品線主要集中在卡片機和微單產品上,其中微單產品分為APS-C畫幅微單、A9旗艦級全畫幅、A7消費級全畫幅等幾個系列。微單產品型號豐富。

佳能:目前的產品線很雜,包含卡片機、單反相機(有半畫幅單反及1系5系6系全畫幅)及微單相機,微單包括APS-C畫幅微單及新近推出的全畫幅微單。全畫幅微單上只有兩個型號。


從產品線上看,佳能勝在有較全的單反產品線,而索尼則勝在有較全的全畫幅微單產品。二者在卡片機及APS-C畫幅微單等低端機型上水準相當。


3、側重點

佳能的影像產品佔整個集團的比重略小,佳能還兼營打印機,醫療器械等產品。

索尼的影像產品佔整個集團的比重就更小了,因為索尼是一直堪稱巨無霸級的企業集團。但索尼的影像產品,又分為兩塊,一塊是傳感器業務,一塊是相機業務。


而傳感器業務,其實是索尼影像產品的核心,其業務不僅包括相機傳感器,索尼的相機傳感器也提供給尼康、富士,甚至是佳能(卡片機),而且索尼還有手機攝像頭所使用的傳感器,而這一部分業務量非常之大!所以,索尼的相機業務說句玩笑話,簡直就是驗證索尼傳感器之用的。


4、卡口系統

索尼從單反轉到微單,使用了全新的E卡口,並將其使用在了APS-C微單上,其後研發的全畫幅微單,卡口沒有變化,做到了向後兼容。


而佳能在卡口策略上則比較激進,從EOS M系列採用的EF-M卡口,到EOS R採用的RF卡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卡口體系。因此,兩個卡口的鏡頭完全無法通用。


從卡口的數據來看,我們通過下表可以很明確的瞭解。

佳能的RF卡口外徑大於索尼E卡口,法蘭距佳能略長。從外徑來看,佳能RF卡口有利於製作大口徑鏡頭。

由於兼容性考慮,索尼的全畫幅微單卡口保持與APS-C微單一致,從某種程度來說,並沒有最大化針對全畫幅來做最優設計,可以說是索尼的一個不足吧。


5、鏡頭配套

由於索尼的微單產品上市時間早,銷量大,在發展的10年間,索尼E卡口原生鏡頭群得以極大豐富,建立了自己完善的鏡頭群,特別是GM鏡頭,是高水準鏡頭的代名詞。特別是近年來適馬、騰龍也紛紛為索尼微單開始生產鏡頭,顯然索尼的鏡頭群選擇變得遊刃有餘。

而佳能由於2018年才涉足全畫幅微單,顯然在RF卡口上,只有自家的產品配套,至近也只有近十隻的鏡頭群。適馬在去年底宣傳將推出RF卡口鏡頭,但目前還未有上市消息。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佳能的全畫幅微單產品,上市時都隨機附贈了一個轉接環,


如果算上佳能全畫幅微單能轉接的鏡頭,也許佳能在鏡頭配套上不處下風,但由於微單的結構與單反不同,要得到更好的成像,顯然需要法蘭距短的原生鏡頭支持。從這一點上,顯然佳能處於大大的下風,RF鏡頭的完善任重道遠!


三、佳能與索尼全畫幅微單產品的對比,EOS R5是否會改變遊戲規則?


前面我們提到,索尼在全畫幅微單上2013年就推出了A7的第一代,同時在2017年推出頂級旗艦A9,讓人感受到無反相機的無盡潛力。短短7年時間,A7已迭代至A7R4的第四代,而A9也在2019年底推出A9II,意欲在東京奧運上爭得一席之地。而佳能只是在2018年推出EOS R,2019年推出EOS RP。


典型產品PK

野馬哥手上的主力相機就是EOS R,對其優點和缺點自然是如數家珍,野馬哥認為EOS R的最大缺點就是單卡槽、無機身防抖,4K視頻有裁切及1080P下無法拍120P升格。

而顯然A7M3這臺被索尼譽為全幅微單新基礎的均衡型相機,在上述幾點上全面超越了EOS R,而A7M3的銷量更是證明了索尼無反的全面成熟。


做為相機界的傳統霸主,佳能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塊利潤豐厚的全幅微單市場。如果說EOS R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RF卡口及RF鏡頭了。而與質量優異的RF鏡頭群相比,EOS R的機身就象是小馬拉大車。


EOS R5的橫空出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佳能無疑需要一臺強力機型來證明能力,並挽救市場,更重要的是給佳能粉絲以信心,重塑市場形象。

EOS R5由佳能於2月13日宣佈研發。目前大多數參數也已經洩露,從這些已知參數來看,佳能是下定決心要佔領消費級全畫幅微單的至高點:8K無裁切視頻拍攝能力,最快20張/秒連拍能力,機身防抖,雙卡槽設計,把EOS R的短板悉數補去,還在視頻功能上讓同級產品無法望其項背!


目前市場上普遍認為EOS R5的綜合水平要優於A7R4,即在消費級全畫幅微單上首屈一指。如果定價再合理些,上市速度再快一些,會給佳能的全畫幅微單市場帶來新的生機。


四、產品選購


就當下而言,野馬哥認為,如果你有一堆的佳能單反鏡頭,且以靜態拍照為主,那麼買EOS R顯然是可以的。若非如此,顯然A7M3是更好的選擇。

而EOS R5上市之後,則要看其定價,初步推測這臺相機的售價會在25000上下,那麼顯然對攝影初學者或中級愛好者並不太友好了。


當然,一切的一切,要等EOS R5上市後再說,看看佳能能否再創5系神話,且看EOS R5的表現了!

【原創回答,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野馬,自由攝影師+自媒體人。如果喜歡本文,歡迎點贊轉發並關注@野馬攝影 ,持續原創輸出器材心得,拍攝技巧,攝影課程 | 攝影路上和你一起野!】

野馬攝影


佳能和索尼的微單產品都不錯,比如索尼A9系列,畫質好,對焦快。不過佳能今年新推的全畫幅新品微單EOS R5也不錯,配置上算是微單裡面的王者了,尤其快門速度這一項,電子快門20張每秒,機械快門能達到12張每秒,超過索尼全畫幅微單的10張每秒。大法的優勢在這新款面前也不靈了呀~~~


想想辦法


1、無反(微單)和單反的物理結構不一樣,故操控性體驗不一樣;

2、畫質有傳感器、鏡頭和圖像處理器決定,這三項硬件是數碼相機(含手機)都具備的,與無反還是單反的物理結構無關。傳感器面積越大、鏡頭素質越好、處理器技術越強,畫質就越好。其中,索尼的傳感器技術比佳能更好,佳能的處理器技術比索尼更好,鏡頭素質總體上佳能更好,索尼只有少數鏡頭比佳能同參數的鏡頭好,比如50F1.4、90F2.8、24-105F4等;

3、單反採用反光板結構相位差對焦,優點是對焦速度快,特別是追焦性能明顯強,缺點是對焦點的分佈大多集中在中央,而且存在跑焦的可能(可以矯正),在對焦精度上受到影響(矯正以後與無反一樣,但單反長期使用後反光板結構容易產生誤差,依然會產生跑焦現象);

4、無反採用集成在傳感器上的相位差+反差混合對焦(佳能採用液晶屏全像素雙核對焦),優點是對焦精度很高,永遠不會跑焦,缺點是追焦的性能比同級別的單反要差一點。同時,無反和單反採用液晶屏取景時,都存在迷焦的可能(單反的反光板取景則不存在迷焦可能);

5、索尼全畫幅無反和佳能全畫幅單反在畫質上基本是一樣的,但索尼傳感器的寬容度更好,這對風光拍攝有利,而佳能傳感器和處理器的色彩控制更好,這對人像拍攝有利。就拍攝體驗特別是拍攝極速場面等專業題材而言,同級別的單反穩定性更可靠,但單反的便攜性不好。索尼無反旗艦A9和佳能單反旗艦1DXM2相比,1DX2更好。


Vitamin丶阿宏


1.佳能微單寬容度較差,但拍人膚色好,買佳能的人中80%是為了拍妹子去的。佳能的鏡頭群不少,研發能力也強大,雖然機身在同行中差一點,但總算是拍妹和鏡頭群絕對優勢。隔壁索尼鏡頭可是很貴的!

2.Sony全副微單界大佬了,很多標準都是以它為標準。索尼拍人膚色屎黃,被世人詬病,大家都知道,咱就不多言,當然不排除有後期大神修的黃亮膚色也很有風格。索尼寬容度很不錯,像素也非常高,後期空間大。

3.R5的價格感人,還是等大降價,在考慮更合適,咱不是說沒有錢買不起,而是值不值得買它


魔傑92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eea453d27e74112b99f8cbb48f9ecd8\

小凡哥的記事本


1,在預算允許前提下,買最貴的工具就好了

2,作品的優劣,不在於工具,在於人

3,別吃灰,多拍多想



FISHERPHOTO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23a6b502f9e4d379c4b60d9e930bbc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