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萬山:“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助推農業“雙收”

近年來,為破解農業發展困境,萬山區因地制宜,按照“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原則,大力發展立體農業,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步增收。

【脫貧攻堅進行時】萬山:“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助推農業“雙收”

黃道油茶基地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黃道鄉地形地貌的真實寫照。曾經,黃道鄉土地零碎、耕作條件較差,發展傳統農業成本高卻效益小,為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這幾年該鄉堅持因地制宜、“長短結合”,充分利用土、水、光、熱、氣等自然條件,在油茶林、香柚林裡養殖跑山雞、黑香豬。通過林下“套、種、養”等方式,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帶動當地種養殖業的高效增產。

【脫貧攻堅進行時】萬山:“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助推農業“雙收”

黃溪村跑山雞養殖基地

【脫貧攻堅進行時】萬山:“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助推農業“雙收”

黃溪村跑山雞

在黃道鄉黃溪村,村支兩委成立的萬山區黃溪種養殖合作社,於2017年在地勢較陡的山坡上建起了雞棚,開始在樹林裡養殖跑山雞。每年跑山雞可以養殖兩批,每批可養殖近3000只,作為村集體經濟,跑山雞每年的收入可為村裡75戶建檔立卡戶實現分紅。“因為我們這個村的森林覆蓋率比較高,能夠達到56.3%,而且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比較適合跑山雞的繁殖和生長,同時也能夠帶動貧困戶增收。自從我們這個村發展跑山雞項目之後,每年能夠給貧困戶分紅800餘元。”黃道鄉黃溪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昌林介紹道。

【脫貧攻堅進行時】萬山:“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助推農業“雙收”

貴竹坪油茶基地跑山雞

茶樹冒新芽,在黃道鄉丹陽村貴竹坪油茶基地裡,綠油油的茶林裡一派生機盎然,油茶樹下成群的土雞正圍著主人追逐競食。“我們這個油茶基地,於2012年種植,共500餘畝,去年產量25噸,預計豐產期可達到200噸/年,這給我們村集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收益,同時我們村將這個基地租給當地的村民養殖跑山雞,帶動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說起“以短養長”的好處時,丹陽村村委會主任劉澤福讚不絕口。

截至目前,黃道鄉香柚種植面積達10000餘畝,油茶種植面積達12000多畝,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200餘畝。形成了千畝以上產業基地8個,建成了龍江精品黃桃產業基地、長坳蜂糖李產業基地、黃溪跑山雞產業基地、馬黃黑香豬養殖基地等一批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充分調動了當地百姓謀發展促增收的信心和決心。“我鄉採取‘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有力措施,大力發展以黃道香柚、大棚蔬菜、特色油茶為代表的長線產業,積極發展以跑山雞、精品黑香豬等林下經濟為主的短線產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不斷提升土地生產力,切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黃道鄉黨委委員、政府副鄉長楊細領對於當地立體農業的發展信心滿滿。

黃道鄉農業發展的“長短結合”模式,只是全區農業立體發展的一個實踐。近年來,萬山區根據地域特點,靈活選擇種養殖產業,把原本多山、地陡等自然瓶頸轉化為優勢,佈局起香柚、黃桃、山地生態刺葡萄、辣椒、蔬菜等多種特色產業,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發展格局,為鞏固提升全區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區融媒體中心 宋安念 肖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