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長城軍團與其他軍團真的沒有離開駐地,去鎮壓劉邦項羽嗎?

秦帝國嶺南軍團,秦帝國幾大軍團最為孱弱的一支軍隊。為秦始皇平定了南越地區(今廣東,廣西)。


這支軍隊的數量約10萬人,歷史遺留的書籍上沒有明確記載這支軍隊的數量。唯一記載50萬人的數字記錄是 《淮南子》一書,但此書一向信口開河,誇大其詞。嚴謹性被史學界一直質疑,如今歷史學界大多采信不超過10萬左右的數字。

公元前219年秦帝國對南越發動了戰爭。雙方共進行了三個回合的較量。

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屠睢率領秦軍攻打南越,這一戰不僅沒有徵服南越,並且主帥屠睢被殺損失數萬大軍。

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由任囂率領,這一戰將廣東,廣西成功的納入了秦帝國的版圖。

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是趙佗由桂林郡(今桂平市)率兵向西進攻,此乃甌駱之戰。

嶺南軍團的統帥從屠睢、任囂、趙佗等人對比其他幾大軍團,戰力孱弱,並且其兵力來源於楚地百姓與奴隸,軍事素質低下。

後來秦末農民起義時,趙佗統帥著嶺南軍團,稱“南越王”,下令封鎖了五嶺邊界,沒有參加戰事。

秦末長城軍團與其他軍團真的沒有離開駐地,去鎮壓劉邦項羽嗎?


長城軍團是秦帝國北方邊境守衛長城,抵抗遊牧民族匈奴軍隊的一支軍團,是秦帝國最強的一支軍隊。


長城軍團是秦帝國最精銳的部隊,擁有大量騎兵部隊,士兵來源也是以舊秦國軍隊為基礎並括加六國精銳部隊組建而成,軍事素質極高。

《史記》記載:長城軍團兵力高達30萬人左右,秦末農民起義時僅剩20萬左右。

秦末農民起義發生後,長城軍團統帥王離(王荔之孫)率軍南下平叛,長城軍團離開長城邊界,由雁門關進入山西太原地區。

這支軍隊戰力不俗,在山西,河北地區平定了大量叛軍,在燕趙舊地作戰,先是攻滅了陳勝部下武臣的勢力政權,又與齊趙聯軍作戰,多次獲勝。

公元前208年九月,長城軍團南渡黃河,與驪山軍團(囚徒軍)聯合,在定陶地區擊敗陳勝,並斬殺了名將項梁。

第二年,長城軍團圍困各路起義聯軍於鉅鹿,意圖剿滅他們。而項羽率軍破釜沉舟渡過漳河,打敗了驪山軍團,使得長城軍團被各路起義軍反包圍。

最終主帥王離被俘虜,長城軍團就此覆滅,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秦末長城軍團與其他軍團真的沒有離開駐地,去鎮壓劉邦項羽嗎?


驪山軍團是秦末新建的軍團,數量大概在20萬左右,由章邯統帥。驪山軍團士兵來源是關中地區農民以及修驪山秦始皇陵的刑徒與咸陽城內貴族的奴隸。


這支軍隊戰鬥力並不算低。曾平定魏國地區的叛亂,擊敗增援魏國的齊楚聯軍,殺死魏王田儋。驪山軍團聯合長城軍團於定陶擊敗陳勝,驪山軍團剿滅了河南地區的所有叛軍,並渡過黃河,攻佔邯鄲,後驪山軍團配合長城軍團消滅各路起義聯軍。

在“鉅鹿之戰”,驪山軍團被項羽軍打潰退,導致長城軍團腹背受敵,退路被斷。之後章邯統帥驪山軍團退守安陽,後投降項羽的40萬起義聯軍。


關中軍團是秦軍之儀仗精銳部隊。根據《秦律》,其兵員來源於獲有軍功的士兵與三秦子弟和勳貴後代。


公元前207年八月,劉邦率軍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派遣關中軍團抵抗劉邦,被劉邦打敗,最後子嬰投降劉邦,關中軍團便成為了劉邦的10萬大軍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