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學與思

醞釀了許久,終於在4月1日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篇頭條文章。作為一個剛過第N個24歲生日的老鮮肉,曾經也有在BBS上叱詫風雲的輝煌經歷,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可能是創(tian)業(sheng)的壓(duo)力(xing),錯過了微博、沒趕上抖音,近十年來除了用來曬娃的微信和偶爾刷一下的領英,跟社交網絡基本是脫節了。所以今天能邁出這一小步,意義重大!

至於為何會產生重新提筆的動力,一方面是因為年初給自己立的Flag,其中之一是一年讀50本書,書讀多了就會有很多感想;另一方面疫情期間整天窩在家裡,除了帶娃看書,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事情想多了也會產生一吐為快的衝動。

說到疫情,確實是全人類的一次劫難。但從另外的角度看來,不失為一面鏡子或一盒試劑,能如實反應個人、家庭、企業、組織和國家的“健康”狀況。 就我自己而言,疫情的來臨讓我意識到過去幾年做對的幾件事:

是養成了健身的習慣(個人身體健康)。每週五天,胸、背、肩、手臂、腿,外加三次有氧。儘管阿姨脫崗,連續三個多月每天夜裡奶娃若干次,白天依然能精神抖擻陪老大上網課做遊戲,還有時間工作、閱讀和思考;

是及時調整了家庭資產結構,提高現金資產比例(家庭財務健康)。去年給兩個朋友做家庭財務分析,順便給自己也做了一下。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現金資產只有可憐的2%。用幾個月的時間及時調整,趕在疫情到來之前,囤了點糧食過冬。接下來要進一步調整被動收入的比例和負債收入比;

是公司人員調整,同時回籠項目資金(公司結構健康)。開源加節流,再依靠之前的存量業務,今年不僅不會受影響,而且營業額和利潤大概率會有可觀的增長。未來一段時間要逐步實現運營層面的交接,變主動收入為被動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如養成讀書的習慣、選了套帶院子的房子,及時拓展新業務、參與股權投資等等,這些以後慢慢展開。


序 - 疫情下的學與思


年輕時在BBS灌水,特別享受眾星捧月,呼風喚雨的感覺。現在經歷的多了,雖然也看淡了一些東西,但仍舊免不了虛榮心作怪,希望自己寫的東西有人能欣賞。即便沒有人欣賞,就當是寫給十年後的自己,或者二十年後的娃們。既然是寫給自己的,儘可能寫自己的創業經歷、讀書心得、人生體會,或者轉發一些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文章,雞湯就免了。

最後在原來三面Flag之外再立兩面作為這篇序言的結語。萬一實現不了,反正是4月1日立下的:

2020年的Flag

  • 一年讀50本書(3個月讀了19本,應該能超額完成)
  • 通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疫情期間刷題過萬,要不是考試推遲,上週六應該已經妥妥考完了)
  • 開始CFA的學習(計劃是12月考Level I)

以下為新增:

  • 打造個人品牌(研究個人商業畫布的成果)
  • 主動管理人脈(讀《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有感)


以上,與各位愛學習、愛思考、對創業和投資感興趣的朋友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