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據南京公安部門提供的數據,去年底,南京實有人口1031.22萬,首破千萬。到3月19日,南京實有人口達1045.29萬人。

這傳遞出兩大重要信息:南京人口突破千萬!在遭受疫情影響的非常時期,這座千萬級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仍在增長,城市全面復甦,顯示出強勁的硬核實力。


1

實有人口是城市當下實際的人口數,主要包括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數據由公安部門統計、由人口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能準確反映人口實際變化情況,直接體現人口發展情況和城市活力。

近年來,南京人口規模持續增加,人口結構和質量變化不斷向好。

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從主要構成看,到去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9.82萬、流動人口321.4萬,其中經濟發達的江寧區就有流動人口近100萬。

從學歷結構看,去年南京實有人口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3.35萬人,本科137.09萬人,大專89.58萬人,大專及以上佔比24.25%,江蘇第一,全國前列。南京學歷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2010年至2015年,南京戶籍人口6年增長20.9萬,而2016年以來,戶籍人口增長50.5萬。

人口密度和主城區人口往往比人口總量更能體現城市的集聚力和活力。目前,南京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500人,主城區人口達600萬,在同類城市中均居於前列。而增長最快的是江北新區,2015年新區設立以來累計增加人口80萬,顯示出國家級新區強勁的發展勢頭。


2


南京上千萬人口中,產業人口超500萬,其中有300多萬流向服務業。在這座服務業佔比高達62%的中心城市,除了服務業這座巨大的人口蓄水池,製造業正成為吸引新增人口不可忽視的陣地。

南京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工業用電量恢復到去年同期91.4%。恢復經濟活力,南京製造業衝在最前面。

來自雲南石林的楊韜,一個多月前乘南京包機回到南京上班。他說,前些年他的西南老鄉們都傾向於去蘇南找工作,那邊的工資高一些,而他到南京後發現這裡處處不錯,先後介紹幾十位同鄉到南京工作。

南京在全國較早出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預計今年2月—6月,減免社保費用將超過130億元,惠及近16萬戶參保單位。

企業挺住,才有人員流入。

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A.O.史密斯現代化智能生產線 來源:南京日報

這幾年,南京重新重視製造業的經濟“壓艙石”作用,高揚製造業大旗,把工業經濟擺上突出位置。

去年,全市五大地標產業有四個增幅超20%。

臺積電、LG電池、中興通訊、欣旺達等產值百億級旗艦型項目達產。

今年,芯片、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地標產業爭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20億元,增長15%以上。

從用工需求就能看出產業結構的變化。最近,南京昭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潔和團隊一直出差“找人”。過年以來,沈潔接到來自基蛋生物、健友藥業、諾爾曼生物等藥企超過千人的用工需求。

她說,南京產業門類豐富,汽車、機械類企業用工有減少趨勢,而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等高端製造業的用工需求在增加。

南京現有158家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52家業務收入超億元的軟件信息企業,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從業人員超120萬人。

目前,全市已有224個重大項目復工建設。項目建成日,又是一大波新南京人出現時。


3


南京有普通高等院校53所,在校大學生80多萬人。這兩年,南京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明顯加大。

南京的租房補貼政策在全國大學生中知名度很高。南京連續兩年實施青年大學生租房補貼,學士、碩士、博士每月補貼分別為600元、800元、2000元,最多可享受三年

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還可享受一次性補貼1000元

此外南京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開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南京財政已投入十多億元,惠及30多萬大學畢業生

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第二屆在寧62所高校院所新生集中開學典禮現場 來源:南京日報


這幾年,各地爭相出臺“搶人”政策,相對於其它政策熱度的“曇花一現”,南京人才政策持續“發酵”。在2018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34萬人的基礎上,去年,南京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達39.13萬人(部分為本市戶籍,部分因統計口徑問題未計入常住人口增量),其中超八成是外地戶籍。

南京市主要領導連續兩年進京吸引頂尖學子。去年10月,南京江北新區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定向選聘“名校優生”,首批簽約清北兩高校21名應屆畢業生。

今年畢業季,全國應屆畢業生預計達874萬人,比去年增長40萬。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企業招聘名額大縮水,畢業生們就業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如何吸引大學生留在南京,對南京是個新考驗。


4


這次疫情防控充分展現了南京的創新名城氣質。

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中的核心酶原料、新冠肺炎人工智能CT診療系統、高頻交換等離子電場殺菌淨化裝置、遠程智能電子封條、口罩型號與真偽鑑定APP……南京新型研發機構與孵化企業以及眾多人才企業在“抗疫”中大顯身手。

這背後是南京高層次人才數量的爆發式增長。這座城市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近300家,孵化引進企業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17年的1844家激增到4593家

南京已集聚140名科技頂尖專家、340名創新型企業家、2860餘名高層次創業人才,並有5名諾獎及圖靈獎得主、86名中外院士選擇在南京創新創業


南京實有人口破1000萬!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 來源:南京日報 崔曉攝

去年,南京PCT專利申請達1400件,增長89%;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30億元,增長31.5%。

完整的創新鏈條、趨濃的創新氛圍、深厚的人文底蘊、優質的民生資源、精準的配套政策,都為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分”。

曾經處於南京人才末梢的溧水、浦口等城區,正在扭轉人才流失之勢。

孫捷回到家鄉高淳創業後,成立了南京眾智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很慶幸選擇在南京發展信息安全行業,既有政策扶持又能隨時找到相關人才。“南京的創業扶持政策明顯優於一線城市,創業成本低,發展前景廣闊。”去年,他的企業銷售額增長近3倍,並獲評第二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去年,南京從事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業的人才為23.18萬人。南京還把觸角伸到全國高校院所。去年底,啟動“百校對接計劃”,準備用3年時間,選派百名幹部擔任科技人才專員,“生根”全國百所重點高校院所,把南京的政策、項目帶進高校,把人才和技術帶回南京。

按照南京市總體規劃,到2035年,南京常住人口將達到1300萬人,未來一二十年,南京將進入人口大擴張階段,相信南京將有更多舉措吸引源源不斷的人留在南京。 顏芳 盛文虎 董 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