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悟大人之道(第九章)

【原文】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到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譯文】

《詩經》上說:“殷朝沒有喪失民眾時,能夠與上天的意旨相配合。應以殷朝的覆亡為鑑,天命得來不易啊。”這就是說得到民眾的擁護,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所以,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享用。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財富疏散給百姓,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康誥》上說:“天命不是始終如一的。”德行好的就會得天命,德行不好就會失掉天命。《楚書》上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當做珍寶的,只是把德行當做珍寶。”舅犯說:“流亡的人沒有什麼可以當做珍寶的,只是把摯愛親人當做珍寶。”



【悟道】

“德者,本也。”德為人之本,有德必有福。有德之君,百姓從之。推而廣之,有德之人,朋友信之;有德之師,生亦信之。信之則能教之,教之則能化之。所謂“德才兼備,德為先”, “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皆為此理也!依此看來,當今之法律法規,當今教育之原則,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此之謂讀經典亦勝於讀教育教學之專業書籍也。

鄒城市鳧山小學 周廣玲 2020/4/1


讀《大學》,悟大人之道(第九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