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描述是不是太血腥了?

923老石油


今人不必要苛責古人,不必要膠柱鼓瑟看待歷史事件。岳飛所寫的《滿江紅》次,這是一千多年前的文藝作品,要從那個時代去看。知人必須論世,岳飛是一千年前的南宋將領,因為抗擊金兵入侵,被投降派秦檜構陷殺害,一直以來被譽為民族英雄,這是歷史的真實。

今天我們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宋代,無論是遼、金、西夏、蒙古,在當時,就是與宋處於敵對狀態的遊牧民族政權,他們一直對宋朝構成嚴重的威脅,金兵入侵,一次次對宋朝的土地人民踐踏、搶劫、燒殺,這也是歷史事實啊!毋庸置疑,宋朝軍民有抗擊的正當性啊!

所以,在精忠報國的岳飛看來,打敗金兵,“還我河山”是無比正義的。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最後一首詩是《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感人至深的愛國情感啊!

岳飛寫“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特定時代的英雄豪邁精神的表現,是文藝作品的修辭語言,所謂“血腥”,是今天人的苛責,不能用現代人的觀念給古人下套。岳飛的豪情和西漢霍去病的壯志一脈相承,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當年匈奴對漢民族的生存威脅,那是相當嚴重的。

從孔子開始,儒家思想比較注重“華夷之辨”,要維護華夏的正統,岳飛無疑也受了影響。

總之,岳飛是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從歷史上說,他與後來的文天祥、史可法是有一致性的。


青霞人文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是岳飛《滿江紅》詞中的兩句詞,確乎有點血腥味。

但這只是一種表現手法。非如此不能表達作者的對金寇的強烈的仇恨,和誓滅金寇以雪奇恥的決心。

靖康事變,徽欽二帝屈辱投降,數萬人被虜北去,男子為奴,女子受盡凌辱。

熱血男兒,生丁此世,但有條件,怎能不生報復之心,怎能不奮雪恥之志!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誕生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一岳飛。

岳飛矢志北伐,與金軍大小數百戰,雖因秦檜陷害,壯志未酬,但其誓死抗擊侵略者的精神,卻萬古流傳,激勵了無數後人。

《滿江紅》是岳飛的代表詞作,其中多有名句,如"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如“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都堪稱精典之句,思想和文彩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令人擊節讚歎。

岳飛是愛國名將。他的詞是名將之詞。其他文人墨客的詩詞,是不能與之同日而語的。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樣的描述不僅沒有讓人感到血腥、恐怖,反而令人精神振奮,讚譽有加,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與豪邁!

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抗金名將岳飛及其岳家軍。北宋末年,金兵進犯中原,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飽受戰亂之苦的各族人民,對金國的仇恨深入骨髓。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岳飛與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沿。

有戰爭就會有殺戮,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敵人的兇殘與貪婪程度令人髮指,宋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先後被擄,南宋高宗趙構繼位後,與秦檜等一干人主張投降義和。岳飛率領岳家軍不顧個人榮辱與安危,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並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怎樣的深仇大恨!恨的都想吃敵人的肉,喝敵人的血。說明敵人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人性的底線。試想,如果你的家園被人強佔,你的家人被人蹂躪、殺害,你看在眼裡,能夠忘於腦後,無動於衷?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岳飛殺敵的決心與勇氣,這是抗金將士的豪言與壯語,這是岳飛精忠報國思想的真實寫照。面對喪失人性、兇狠殘忍的敵人,要想保家衛國、救民於水火,只有奮勇殺敵,消滅敵人。遺憾的是,沒等戰爭結束,率軍奮戰在抗金一線的岳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朝廷的十二道停戰金牌令,要求他班師回潮。被解除兵權的岳飛,在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義和派的陷害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大理寺獄中,他的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被害。1162年宋孝宗即位,岳飛冤獄得以平反,岳飛被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理宗時改諡“忠武”。

岳飛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他“精忠報國”、“壯懷激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誓死抗擊外族入侵的豪邁氣概,“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堅定信念與勇氣,必將激勵中華兒女的愛國之心和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名字和《滿江紅》也必將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岳飛的《滿江紅》原文: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點水981


戰爭本身就很殘酷。冷兵器時代長矛短戈,近距離拼殺,到處血肉橫飛,血流成河。加上北方金人入侵中原時,燒殺搶掠,凡老小一律殺害,女人一律搶走,其兇殘程度不可描述。

民族英雄岳飛滿懷愛國豪情,以一腔熱血奉獻給國家,面對敵人的兇慘,以極誇張的手法書寫了內心對敵人的仇恨程度,並不是生活中的現實,應該正確去理解詞內這兩句話的真實含意。


用戶涼風悠悠


或者這也是把岳飛從教材中趕出去的原因。

國難思良將,危亡之際,每一個英雄都會被推崇。目之所視,言之所及,都是誰為國家流了多少血,出了多少力,讚頌的詞語無所不用其極,阿諛逢迎,捧臭腳,各種歌頌,歷代文人墨客都信手拈來,依附諂媚之意躍然紙上。

可是總會有天平的日子到來,文人墨客們便又發明了一個詞語,英雄無用武之地。意思是老子用不著你們這些舞槍弄棒的傻大粗了,老子們要自己去過精緻生活,打打殺殺的實在有辱斯文。

槍桿子太沉拿不動,一刀一槍為國家搏命也不敢,又怕被世人笑話百無一用是書生。於是就拿起輕輕的筆桿子,對著歷史書上的英雄就是一陣塗抹。若有人質疑,只需回答,血腥。

承平日久,此風愈烈。

其實真的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血腥嗎,無非是怕有一面鏡子照出自己文人相輕的醜陋來而已。




我就一俗人62945625


意思是: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

原句出自岳飛的滿江紅。

滿江紅·寫懷

【作者】岳飛 【朝代】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氣得頭髮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杆,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髮,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滿江紅·寫懷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髮上衝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而此時秋霖乍止,風澄煙淨,光景自佳,翻助鬱勃之懷,於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

著“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於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雲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

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於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十四個字,真個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為之拍案叫絕!

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為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何足言苦,堪隨雲月共賞。(此功名即勳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後,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於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星辰易經


這一種的說法原創自當年那些天涯上的公知。

但是本句詞並非嶽武穆,也不是《滿江紅》的作者所寫。

它的源頭來自於兩漢中間夾的王莽新朝時期,因為國內局勢不穩定,王莽想將前漢設立在西域的一系列據點和基地統統裁撤。

但是邊關將士不同意,正是當時他們說出了這番話,意思就是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險阻,我們也會想盡辦法克服,為國為民為皇上守好祖國大門。

那個時代更出名的一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重點不是“犯”或“誅”,而在“強漢”和“雖遠”。

跟這句話一樣,本句詞的重點也不在於“吃人肉”或“喝人血” 場景,而是在“壯志”下的“飢餐”與“笑談”中的“渴飲”,所謂“胡虜肉”、“匈奴血”使整首詞的豪情壯志顯得愈發精彩張揚。


顫動的丹田


意思是: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

原句出自岳飛的滿江紅。

滿江紅·寫懷

【作者】岳飛 【朝代】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氣得頭髮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杆,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髮,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滿江紅·寫懷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髮上衝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而此時秋霖乍止,風澄煙淨,光景自佳,翻助鬱勃之懷,於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

著“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於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雲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

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於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十四個字,真個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為之拍案叫絕!

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為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何足言苦,堪隨雲月共賞。(此功名即勳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後,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於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劉敦傑


看到這句詩我決定回答,因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安陽的岳飛,我的老鄉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單純的看著來那個句話確實比較血腥,但是看著這首詩,首先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情況來講,你就不覺得血腥了。當時,中國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靖康之恥"。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第二次圍攻北宋都城汴京(即現在的開封)次年陷城。金兵不僅將汴京財物劫掠一空,且擄走了徽欽二帝及其全部宗室子女和妃嬪、宮女,其中有記載的女性就達1萬多人。宗室中僅一男二女逃脫,其中一男為徽宗九子趙構,逃到建康(即南京)稱帝,建立了南宋政權。

靖康事變,徽欽兩個皇帝屈辱投降,1萬多人被虜北去,男子為奴,女子受盡凌辱。熱血男兒,生丁此世,但有條件,怎能不生報復之心,怎能不奮雪恥之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誕生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一岳飛。

岳飛立志北伐,與金軍大小數百戰,雖因秦檜陷害,壯志未酬,但其誓死抗擊侵略者的精神,卻萬古流傳,激勵了無數後人。

我的老鄉岳飛指揮的軍隊,英勇善戰,接連獲勝,屢立戰功,但是由於當時北宋宰相秦檜主張求和,不僅不給岳飛的軍隊提供外援,也不給他提供糧草,還一天發出十二道詔令要將岳飛召回。岳飛當時在孤軍深入,四面無援的情況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他把征戰的艱苦,心中的仇恨以充滿豪情、樂觀向上的語氣表達出來,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當時岳飛也是滿腔熱血報銷國家,缺被奸人陷害,不能收復中原的味道報復展現,確實心中甚是無奈。所以寫下了《滿江紅》傳世,以表達自己偉大的報復。


胡校長


是有點血腥味,但是這味更能表達愛國將領岳飛對外敵的仇恨和對祖國的熱愛。滿腔的赤誠,誰人能比啊!只能讚歎,還是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