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文|胡釋之

近日,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紛紛大力灌水,儼然救世主一般。但我們要知道,貨幣灌水實際上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問題本身。

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你必須知道貨幣灌水的實質。貨幣灌水的實質是大規模的財富轉移,把財富創造者的財富悄悄地轉移給非財富創造者。


『財富創造的邏輯』


為了理解貨幣灌水的財富轉移本質,我們先要理解財富創造和價值交換的邏輯。

商業社會,一個人給自己創造財富的方式是先給他人創造財富,通過服務他人來服務自己。生產的東西對他人有價值,他人願意掏錢來買,你就通過給他人創造價值而獲得金錢。有了錢,你就可以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種創造財富的方式實質是一種價值交換,你通過提供對他人有價值的東西,獲得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貨幣是協助實現價值交換的媒介。

價值交換的雙方都是贏家。你沒有從他人那裡白拿錢,他人也沒有白給你錢。你拿到的錢很多,是因為你給他人創造的價值很多。

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錢的背後意味著價值創造,沒有人因為你很有錢而變窮。你珍視錢,因為錢得自你給他人創造的價值,錢代表你給他人創造的價值。當你拿著錢去要求他人給你提供服務時,你會心安理得,你知道你的錢也是通過給他人提供服務得來的。

你的購買力源自你的供給力。你能用錢消費,是因為你先生產了。你能用錢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因為你先供給了,你先滿足了他人的需求。你有能力需求和消費很多,是因為你供給和生產很多。你拿錢大肆消費不會使他人的財富變少。

通過價值交換使自己致富,你在使自己生活過好的同時,也在使他人的生活過好。價值交換通過把蛋糕做大,實現共榮,使得大家生活都過好,沒有人因為你生活過好而生活過差。因此這種致富方式是最為道德的。這樣的交易社會,仇富是沒有道理的。

羨慕馬化騰比自己富,那就也學著多給他人創造價值。你給他人創造的價值比馬化騰更多,你就可以變得比馬化騰更富。


『貨幣灌水的邏輯』


貨幣灌水改變了以上的財富邏輯。

貨幣灌水讓第一時間拿到新錢的人無需先給他人創造價值就能獲得金錢。新錢的背後不再意味著價值創造,而是從天而降、憑空而來。新錢獲得者拿著這些從天而降、憑空而來的新錢,就可以去大肆購買實實在在的商品。新錢獲得者因此憑空獲得真實財富。

與此同時,那些通過服務他人、給他人創造價值而賺來錢的財富創造者,慢慢就會發現自己賺的錢和攢的錢,越來越換不來本該換來的真實財富。

原因很簡單,大量真實財富被那些先拿到新錢的人轉移走了。如果財富創造者的賺錢速度趕不上真實財富被悄悄轉移的速度,財富創造者就會發現,自己越努力賺錢,自己的真實財富反倒比以前還減少了。這就像有些努力工作攢錢的年輕人,最後會發現,自己越努力工作,越努力攢錢,反倒越買不起房了。

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你必須努力做對他人有價值的工作,才能換來錢,而有些人卻可以自己印錢、憑空來錢。這些憑空來的新錢最後流入市場,和舊錢一樣通用起來,結果就是稀釋了你辛苦工作換來的錢,使你辛苦工作換來的錢的價值降低,變“水”了。

當錢可以被人隨意創制增發,當錢的背後不再意味著價值創造,錢就從促進價值交換的工具,變成了掠奪和盜竊財富的工具。

通過貨幣灌水,就能使離印鈔機近的非財富創造者大肆轉移財富創造者的財富。

喬治·吉爾德在《財富與貧困》一書裡把通貨膨脹定義為需求與供給的分離:“人們愈來愈相信一個人的購買力可以長期超過他的供給力,相信一個人可以不勞而獲,相應一個人可以繼續不斷從別人那裡有所取而不必有所給。”

貨幣灌水使得新錢獲得者憑空獲得購買力,他的購買力無需源自供給力,無需生產就能消費,無需予就能取。這種大規模的財富侵佔無疑會嚴重打擊人們進行財富創造的積極性,而激勵人們去刻苦鑽研財富轉移技巧。

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貨幣灌水的大環境下,一個人比別人富,不意味著他創造的價值就比別人多,而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他的財富轉移技巧高,使他能比別人更快更多地獲得新錢,從而能更多地轉移他人的財富。通常來說,資產越多的人就越容易獲得新錢,而資產越少的人就越難獲得新錢。所以一輪貨幣灌水下來,實際是劫貧濟富,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貨幣灌水的效果絕不是中性的,而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損,有人變更富,有人變更窮。而且贏家和輸家之間有因果關係。離印鈔機近的人以他人為代價使自己興旺,他們變富的手段是使他人變窮,他們變富也確實導致他人變窮。

前些年,有些美國人去“佔領華爾街”,這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仇富,不過他們實際更應該去佔領的是美聯儲。美聯儲是水龍頭。

全球財富大轉移,你的錢是如何被偷走的?


很顯然,致力於財富轉移的貨幣灌水不能帶來真實的繁榮,不然津巴布韋現在應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貨幣灌水所能創造的繁榮,是一種虛假繁榮,是一種財富轉移者的繁榮,它實際是在擠壓和破壞真實的財富創造。

這種虛假繁榮確實見效快,來得容易,因為轉移財富確實要比創造財富來得容易。但這種表面繁榮註定不可持續,它是寄生在真實的財富創造上,它沒有自我維持的能力。當真實的財富創造因為財富轉移的日益加劇而日益萎縮,這種虛假繁榮就難以再繼續維持下去,泡沫就會破滅。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又怎樣,以後泡沫破滅又怎樣,反正“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以“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為由來為短期的虛假繁榮辯護,是不負責任的亡命徒所為。

正如米塞斯所言:

“凱恩斯說:‘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這是我唯一同意凱恩斯的地方。雖然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也不過和龐巴杜夫人說的話一樣。

龐巴杜夫人是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她的作用是在國王的軍隊受到威脅時安慰他——‘不用擔心,我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