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有哪些僅僅是一句話,就讓人落淚的句子?

劍雪蕭蕭


你是經歷了多少委屈,才有了那一身的好脾氣。

不是沒脾氣,是不敢有脾氣,因為沒人哄會很尷尬的。

生活並不糟,或者,糟糕的只是我。

我什麼都能體諒、理解,但什麼都不信了。

我討厭孤獨,可我只剩下它了!

別總是拿出手機裝看時間,沒人找你。

除非他有意放你走,你還有什麼不明白!

你快不快樂,當你推開我的那一刻!

明明就沒有人疼你,還一副長不大的樣子!

我每天都在笑,你猜我過得好不好。

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好久好久。

不要踮著腳尖去愛一個人,站不穩的!

這個城市好大,大的我們再也沒有遇見!

感謝你百忙之中抽空敷衍我!

你一定要努力,和更好的人相遇。


二十四追


五代是期吳越王錢鏐寫給妻子戴妃的一封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封信雖然只有九個字,但一個男人的深情躍然紙上。



先來說說這封信的故事。錢鏐的王妃,每年春天都要回孃家住一段時間。有一年,大概是在孃家住的時間長了點,春天即將過去,王妃還沒有回來。錢鏐想她了,就讓人給她送了一封信,信上寫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九個字。他告訴妻子,田野裡的花都開了,你可以一邊欣賞路邊的景色,一邊慢慢地往回走了。一般對思念的人,心裡想的是讓她快點回來,但錢鏐沒有,他讓妻子緩緩歸,體現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關心和愛護。就像我們對人說“慢點走啊”。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一幅溫暖的夫妻和諧的故事,不值得這麼炫耀。那麼,錢鏐本人的故事會告訴你,這樣的溫情是多麼不容易。



錢鏐是鹽販子出身,後來投身行伍,算得上響噹噹一介武夫。有“警枕粉盤”的故事。因為長期生活在混亂的環境中,錢鏐養成了警惕的習慣。他夜裡睡覺,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滾圓的木頭做枕頭,叫做“警枕”,困了就斜靠著木頭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就會從枕上滑下,人也驚醒過來。錢鏐還在臥室裡放一個盛著粉的盤子,夜裡想起什麼事,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免得白天忘記。這樣勤奮,也是他從一個普通士兵到一方諸侯的原因之一。



錢鏐是創業成功的典範,也可以稱為那個時代的英雄。但英雄也有兒女情長。“陌上花開緩緩歸”就是最好的例證。誰說英雄心裡只有天下?美人同樣不可缺少。這個男人的溫情感動了多少後人。九個字的信,不止包含了思念,還有一個男人對家庭的溫暖,對妻子的關心呵護。這是人們一輩子都在追求的幸福。


讀史坊


她問:你說,你識得的這許多字裡,最悲傷的字是哪個?
納蘭容若想了想,問道:是“情”嗎?
她搖頭,輕聲道:是“若”。
他怔住。凡“若”字出現,皆因無能為力。若沒有遺憾,一生不必說“若”;而說再多的“若”,卻無法不遺憾。

弱冠年華,納蘭迎娶了第一位妻子盧氏,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論家世也是門當戶對,在時人看來,納蘭和盧氏,無疑是天造地設。

對於婚姻,父親提出時,納蘭便默許了,他也知道自己和表妹早已無緣,從此蕭郎是路人。

婚後不久,納蘭便發現妻子有點孩子氣,一日,滂沱大雨,家人都在廳堂裡閒聊,唯獨不見妻子,納蘭尋遍屋子,看見盧氏正一人打著兩把傘。一把遮著自己,另一把遮著一缸開好的荷花。

她問:你說,你識得的這許多字裡,最悲傷的字是哪個?

他想了想,問道:是“情”嗎?

她搖頭,輕聲道:是“若”。

他怔住。

凡“若”字出現,皆因無能為力。若沒有遺憾,一生不必說“若”;而說再多的“若”,卻無法不遺憾。

後來,納蘭說盡了一個“若”字。

人生若只如初見?

一個若字,哽住千言萬語。

康熙十五年,納蘭二十二歲。

再次參加科舉的納蘭,高中進士,盧氏也剛好懷孕。 盧氏剛剛害喜時,嘔吐特別嚴重,怕打擾納蘭休息,時常夜裡悄悄到院子。

納蘭醒來,去院子裡找她,她立馬止住嘔吐,若無其事地指著天空對他說:“你看天上的星星好亮,就像碎銀子一樣。”

本是大喜之事,但誰曾料到,臨產後的盧氏,不久便離開世,妻子死後,納蘭再次陷入無望的痛苦,從此一頭埋進易學,不問世事。後來還特意刻了個一枚章—— “自傷情多”。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

納蘭不顧禮數,將盧氏的靈柩被放在雙林禪院一年多,他常常來到這座禪院,聽梵音經唱,看累累佛經,並給自己起了個佛號“楞伽山人”,已然心歸佛門。

這是納蘭和妻子盧氏的故事,第一次聽聞這個故事的時候,便忍不住紅了眼眶。是啊,一個若字,哽住千言萬語。凡“若”字出現,皆因無能為力。若沒有遺憾,一生不必說“若”;而說再多的“若”,卻無法不遺憾。

一個“若”字,真的讓人心疼,真的忍不住落淚。


青梅煮史


既然問題問的是歷史中的句子,那麼我便來用詩詞回答吧。

能夠觸動人心的詩詞有很多,更或者說但凡能夠被人所記住的,大多數都可以觸及到內心深處的某一塊柔弱,或家國情懷,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愛恨恩怨,似“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因人而異,只要能夠代入此情此景,都是令人一眼淚目的千古絕句。

但這麼多詩詞中,我還是覺得魚玄機在《贈鄰女/寄李億員外》中那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最是令人生惻隱之心。

全詩: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凡是真正能夠使人心生感懷的,除去我們在字面上去理解,解讀詩人在作詩時候的感情和意思境以外,結合當時的詩作背景,才是這首詩最大的感人之處。

歷史上對於魚玄機的史料極少,從其年譜中我們可以看到,身為女子,魚玄機可謂自幼便才華橫溢,可以來隨意的感受一下魚玄機十歲的時候作的詩:

賣殘牡丹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這雖然是一首頗為普通的詠物律詩,但是從用典,意象,比擬等手法再結合其僅十歲的年齡,怕是縱唐宋兩代,也無出其左右了。

可上天給了她絕世的才華,卻沒有給她一個同樣安穩的人生。在野史中,魚玄機最先愛慕之人應該是她名義上的恩師溫庭筠。公元858年,李億高中狀元,在溫庭筠的撮合下,魚玄機嫁給李億做了小妾。被自己深愛的人推給別人,這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本身便是已經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個玩笑。然而嫁給李億魚玄機卻同樣沒有得到幸福,或許她本身也沒有覺得嫁給他是一件幸福吧,只是想求安穩的渡過一生,藉此可以日日會見恩師。

只是沒想到,李億的正妻對於魚玄機極生厭惡,而李億又是懼內之人,最終休了魚玄機。而後就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在萬念俱灰下,魚玄機在咸宜觀出家。改名魚玄機,是的,她原本叫魚幼薇,而後大開閨房迎天下才子,這才是其中“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兩句的背景。

誠然,單以《贈鄰女/寄李億員外》的詩作來看,這首詩並不能成為千古之作,哪怕它是少有的女詩人作品,與同朝的薛濤,之後的李清照相比,魚玄機在藝術上的成就並不高。但其惻隱之處,其實正是從魚幼薇這個一眼便俏皮可愛的名字換成魚玄機三個充滿風塵的道號,在結合兩句詩,怎能不讓人淚目。


三觀粉碎機


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姜維的一生,有著太多的坎坷。

伯約在魏國年少成名,又是烈屬,很快就受到大家關注,因此先是擔任了天水郡的上計掾。就在意氣風發之時,諸葛亮進行了第一次北伐。魏軍準備不足使得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繼投降。當時姜維被郡守懷疑有異心,竟大關城門不讓他進去,種種情況使得姜維不得已降漢,更沒想到的是他在蜀國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人。

臥龍出山時是27歲,姜維降漢恰好也是這個年齡,孔明看姜維,就好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從此對其用心栽培,姜維的官職也不斷上升。

風是無常的,人也是無常的,恩師孔明在五丈原離去,匡扶漢室的重任就擔在了姜維的肩上。姜維繼孔明的遺志,多次伐魏,奈何敵軍強大,蜀軍人才匱乏,終究成果不大。

段谷大敗後,姜維自貶為後將軍,朝堂內忠臣都對其反感,姜維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寂寞,就像一片黑色的睡蓮,在無盡的黑色裡盡情蔓延。姜維低頭了,他決定放棄北伐,就在這一刻起,蜀國的命數也就將近了。

魏國南下伐蜀,姜維死守劍閣,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取蜀漢,諸葛瞻戰敗,劉禪投降,姜維以無能為力,先帝之志,丞相之託,不可忘也,姜維決定假降鍾會,繼續完成抱負。

姜維和鍾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兩人合謀借司馬昭之手除掉了鄧艾。自信的姜維想慢慢的把魏國的核心將領都除掉,說服鍾會造反,然後閉關擁立劉禪復國。但老謀深算的司馬昭早看出鍾會有不臣之心,最終二人的造反計劃失敗了。

姜維死前,大呼:“吾計不成,乃天命也!”死前的姜維或許已經知道歷史的河流沒過了大漢。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就讓我在另一個世界去陪丞相和士季吧。


邏輯文史游


我比較喜歡古詩詞,因為很多經典詩詞往往簡簡單單幾個字就能將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將道理闡述的入木三分。把語言運用到如此極致。

至於“僅僅是一句話就能讓人落淚”的句子太多了,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詩句: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這是蘇軾為了悼念原配亡妻王弗而寫的悼亡詞。情誼纏綿,字字飽含相思。每一句都觸動人心。我們一起來鑑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賞析:

乙卯年:公元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

夫妻訣別已有十年,生死兩相隔,強忍不去想念你,但是仍然無法忘卻。

亡妻埋葬在千里之外孤零零的墳塋之內,縱使想念,也無法向你傾訴我內心的悽苦與悲涼。

縱使奇蹟出現,你我相見,你應該也認不出我了。我已是滿面風塵,兩鬢蒼蒼。

昨夜夢裡,我又回到了我們的故鄉,你坐在小屋的窗前梳妝打扮。

在夢裡你我二人默默相視,內心的難過讓我們無法言語,只有相思的眼淚肆意流淌。

想來年年令我想你到肝腸寸斷的地方,就是那明月照耀下長著矮松樹的寂寞山崗。


當年學這首詞的時候還小,懂得其意,感觸不深。隨著年齡增加,經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結婚生子,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再讀這首詞就逐漸感覺出來其中隱藏的無盡痛楚和悲涼。人間真情也不過如此。

以上內容全是自己手打,非複製粘貼。有喜歡詩詞的朋友看到了可以一起交流。


愛車大家說


歷史上有無數感人的記載,這裡分享一個感動過我的。

關於盜墓的故事,想必大家不會陌生,《盜墓筆記》,《鬼吹燈》等一系列以盜墓為題材的小說,讓這個歷史上默默無聞的群體在當今社會備受關注。

(找不到合適的圖片,就給三叔打個call了~)

眾所周知,盜墓行業有很多森嚴的規矩。其中有一條:

“若是父子一起去,那麼一定要讓父親在外面望風,讓兒子進去盜墓。”

剛開始看到這一條記載,還是覺得蠻有意思的,心裡在想,是不是因為兒子體小靈活,比較容易鑽進盜洞,而父親一般經驗豐富,薑還是老的辣,可以在外面做好把風的工作,應對一些突發狀況。後來一想還是不盡然,也有老子瘦小,而兒子身廣體胖八面玲瓏的,這就無法解釋了。 關於這條記載,一直是我心裡的一個疑問。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

不是因為別的。僅僅是因為,盜墓的時候,難免見財而忘義,當盜墓的人進到古墓裡面後,一旦得到一些價值連城的東西,那麼在外面望風的人很有可能在將這些東西弄出來後,填上盜洞,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進去的人殺死滅口,從而獨吞財富。

這種現象在盜墓史上屢見不鮮,考古工作者經常會在發掘古墓時見到這類情況,有盜墓者的屍骨形態顯示,其並非意外死亡,更像是被困在墓穴而亡。

所以一般而言,一起去盜墓的,多是一個家族的親戚,帶著些血緣關係,多少比其他人可靠一些。實踐證明,家族親戚也是不可靠的。最後演化為上陣父子兵,父子一起去盜墓。這樣總可以解決問題了吧。

並非如想象那樣,歷史證明,父子上陣還是會出現問題。依然會有兒子貪圖財利,而把父親埋於土堆裡的現象…… 因此就約定俗成,漸漸形成了這條規矩。“若是父子一起去,那麼一定要讓父親在外面望風,讓兒子進去盜墓。” 因為父親無論面臨多大的誘惑,都不會傷害自己的親生兒子。

簡單的一條規矩,道盡人世冷暖。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人性如此,然而不管怎麼貪婪,父愛依然是高於一切。


歷史寶藏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3.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4.朕自登極十七年以來,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蝶戀花丶霜雪千年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n此名句摘自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不詳。

\n


長沙銅官窯開創了中國釉下彩的先河,並把繪畫題材和詩文用於瓷器裝飾。


\n馳名中外的唐代長沙銅官窯,不僅首創釉下彩瓷新工藝,而且別開生面地把詩題寫於瓷器上,既達到當時用以裝飾的目的,又給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n


小雨話史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出自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它是一首盛時不遇的名篇。它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

唐朝著名的文學家陳子昂很有才學,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任命為隨軍參謀,遭到將軍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故事,就寫詩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臺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薊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蹟,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