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進行,相信這個消息會是未來一段日子熱議的話題。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今年3月初,鍾南山院士說4月份大家可以摘下口罩。隨著企業復工有序,同時疫情逐漸好轉,街道上的行人和車流也越來越多,官方當時也表態高考不會延期。接著湖北也迎來解封,除湖北以外的各省人民離摘下口罩只有一步之遙。可惜,沒料到國外疫情爆發的速度如此之快,輸入病例所帶來的風險,最終還是讓高考謹慎地延期。

按道理說,高考延期應該獲得大家的理解,畢竟連奧運會都延期了。而且跟奧運會直接受疫情影響延期一年的情況相比,高考只需延期一個月實乃幸運多了。畢竟,高考延期並非疫情直接導致,而是因為疫情致各類學校開學時間一再延遲,給正在備考的高三學子帶來了很大影響。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但現實情況是,對高考延期,社會上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觀點。

反對高考延期的聲音認為,孩子的學習時間是一樣的,大家其實在同一起跑線上。延期與不延期,無非就是“都考得更好和都考得更不好”的區別,實際意義並不大。而且,高考延期對孩子來說,意味著又要多煎熬一個月,對於一些陪孩子備考、照料孩子起居飲食的家長來說,也是要再辛苦一個月。

贊成高考延期的聲音認為,高考是全社會的大事,時間推延,需全社會協調一致,配合、提供有利的條件等,使考生順利備考、入考。高考推延一個月,有利於緩解考生因疫情停課造成的備考的緊張心理,有利於學校、老師、家長從容調整、安排備考學習活動,彌補疫情停課帶來的缺失。

一項政策頒佈,出現不同的聲音,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高考延期這麼好理解的決定,為什麼會引來不少反對的聲音?其實,只要注意發出聲音的群體,就知道箇中原因。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根據媒體採訪報道反饋的數據,反對高考延期的群體,多數是家長,而且採訪的多以大城市的家長為主。站在這部分家長的角度,高考延期的確意義不大,且為孩子帶來多一個月的壓力。

而贊成高考延期的群體,多為以學校教師為主的教育工作者。早在一個月前,就有老師呼籲高考延期進行。呼籲推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複習時間不足。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省份高三開學比原計劃晚了兩個月左右,近日相繼開學。儘管在家上網課,但是學習效果普遍較差。

二,部分省份高三開學日子仍是未知之數。國外疫情形勢嚴峻,一些與境外往來密切城市的高三學生仍無法開學,複習時間大打折扣。

三,有些農村孩子條件有限無法配合網課學習。如果高考不延期,他們可能會因為環境侷限而落後。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細看至此,大概就明白為什麼了。一些老師更多地站在網課效果、學生複習、開學延期、農村學生環境條件等角度,建議高考延期。誠然,這更理性,也更符合大眾訴求。媒體採訪,很難聽到偏遠農村的聲音,只能由教育工作者來為農村家庭發聲。而官方站隊,宣佈高考延期,印證了老師觀點的合理性。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教育目前面對的窘況。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內陸城市與沿海城市的差距,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的差距,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一目瞭然。對於發達地區的家庭來說,讀書是提升社會階層的重要途徑,但即使提升不了社會階層,原地踏步也不影響豐衣足食。但對於很多貧困農村家庭來說,讀書可能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或許,2020年,中國真的可以實現全民脫貧的歷史目標。但,經濟“脫貧”可以實現,教育“脫貧”,估計還要走一段較長的路。

高考延期,為什麼會引起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