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壽縣

來歷名稱 靈壽,因古時產“靈壽木”而得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設靈壽縣,西晉(265年)遷縣治至靈壽鎮,此後歷代為縣治所在地,1953年設城關鎮,1987年更名為靈壽鎮。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廣靈縣

來歷名稱 五代,後唐同光二年(924年)析興唐縣地置廣陵縣,後廢。遼統和十三年(995年)正月,析蔚州仙靈縣西境和靈丘縣北境置廣靈縣,因有廣靈泉而得名。

廣靈泉,一般稱莎泉(因盛產莎[suō]草及泉水,故名為"莎泉"),在廣靈縣西15公里處的莎泉村,屬水神堂泉範圍,匯流於壺流河,今為山西名泉。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丘縣

來歷名稱 “靈丘”之名始於戰國,因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位國君趙武靈王葬於此而得名,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靈丘縣。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石縣

來歷名稱 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538年)分介休縣地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楊堅北巡挖河開道,獲一巨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色蒼聲錚,以為靈瑞,遂命名為“靈石”,改永安縣為靈石縣。另傳大禹治水在此“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璧縣

來歷名稱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縣之“零璧鎮”置零壁縣,縣名襲鎮名(鎮名由來無考)。政和七年(1117)改“零璧”為“靈璧”。乾隆《靈璧縣誌》談靈璧縣沿革雲:舊名 “零壁 ”,因縣產磬石而 “神之 ”,改名為 “靈璧 ”。《名勝志》亦載,靈壁縣產磬石 “珍之如璧 ”,故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寶市

來歷名稱 古時這裡因有大片桃林,故稱“桃林”。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桃林縣。唐天寶元年(742年),在桃林縣發現一道“靈符”,故將桃林縣改名為“靈寶縣”。1993年5月12日,撤銷靈寶縣,設立縣級靈寶市。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川縣

來歷名稱 唐龍朔二年(662年),分始安縣置靈川縣,因靈渠水,即靈江為名。

據《舊志》雲:“(靈江)亦名龍巖江。唐龍朔初,山忽晦冥,六七日大雷雨,龍升而霽,山復遂空。”於是根據此神話傳聞,置靈川縣。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臺縣

來歷名稱 隋大業元年(605年),分鶉[chún]觚[gū]置靈臺縣,取文王伐密築“靈臺”之意,靈臺縣名始見於史冊。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武市

來歷名稱 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靈洲,因其地處河之洲,“隨水上下,未嘗淪沒”,故名。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又改為靈州。隋大業三年(607)為靈武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再為靈州治。宋鹹平五年(1002年),地入黨項,縣廢。1038年西夏建國,一度為西夏國臨時國都。元仍為靈州治。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靈州。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置靈武縣,系取古代縣名為今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靈”字!其中山西佔3個


靈山縣

來歷名稱 據《嘉靖欽州志》雲,靈山之名源於縣城附近的六峰山:“石六峰在縣治西一里,……內一峰曰龜峰。龜,靈物也,故曰靈山,因以縣名”。《名勝志》:“靈山在縣西一里,又名石六峰,其峰有六,雄壯奇特,內一峰曰龜峰。龜,靈物也,故曰靈山,因以名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