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我手裡有一本書,是新西蘭疫情開始後重讀的第一本。書名《不羈的靈魂》,作者邁克·辛格。我有這本書的英文原版,而中文版是我一個北京要好的朋友,幾年前特意從網上買到給我帶來新西蘭的。她當時說網上只有複印件,沒有正版了。我說可以,只要沒有刪減就可以,也就是百分百的複印件。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我得感謝我生命中這些朋友,他們常常從中國過來新西蘭,旅行也好,出差也好,就問我要帶什麼書嗎?知道我這一點愛好而且還善加保管,就使得我對於這變化的生命有了無限的留戀。

我們常常說留戀人生,回憶裡總有些溫暖和繾綣,眸子裡總有些被過去拋光了的印痕,那麼,這種留戀的內容你總得有額外的關注才不會失去色澤,褪去光芒。

一個人,有了書,有了茶,有了酒,有了這個世界上幾十億人一起度過的時間, 你就會覺得生命都是磅礴的,都是自信的。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我總不大願意談論苦楚和絕境一樣的哭泣,我有女兒,我得給她做榜樣,我有朋友,我得證明給他們看看,這樣一個人是如何生活在這個命運由不得自己做主的時代裡的。

在遙遠的新西蘭,在一個也許被人忽略的村子裡,他的生命和疫情的關係。我像沈從文一樣,即使遠處的聲音依稀可見,我依然更加樂於看見紫藤蘿葉子是如何一片一片的變黃的。它們零落在書房外,或者被風吹到一個角落,要是看見了,你會覺得這種命運真是乖繆的。

然而我不會,我喜歡滿地的落葉,一大早被初秋的露水溼潤,復又沐浴陽光,有的飛起來,有的就安靜地靠著附近雛菊的根部。滿地的落葉,金黃色的,就在家門口。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可以這樣盡享慢慢到來的秋日森林的私語,我竟然就在家門口,坐在大門的門檻上,或者坐在另外一處只有三級的石階上。我有的不僅僅是感恩,而是全部的宇宙秩序:再過一段時間,等葉子落盡 ,鳥巢就會裸露在陽光裡了。

疫情期間,人類不分種族都面臨兩個字:生死。於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生死關係的,第一次直面生死,甚至連彼此的關係都沒有來得及思考就撒手人寰。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北方一個縣級市讀高中 ,他對美麗的媽媽說:“憑什麼讓我們這一代人遇見這樣的疫情啊?憑什麼!”你要這個媽媽怎樣回答?我告訴她,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電影《偷書賊》,一起讀一讀《安妮日記》。不需要講任何道理,電影和故事本身就足以為孩子提供答案了。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我們得慶幸自己沒有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更要慶幸自己不是辛德拉的名單裡的一個,慶幸自己不是和詩人茨維塔耶娃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慶幸自己不是1937年後中國逃難的人群裡的一個。

除開這些,我們得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為了後代的美好存在而在體驗生死的事情。某種意義上,前一代為後一代贖罪,後一代為前一代還債。

《西藏生死書》裡面有一句話:為生做好準備,為死做好準備。什麼是準備啊?物質的身體的,還是精神的?我曾經通讀《薄伽梵歌》,不斷沉浸在伊麗莎白·羅斯女士的經典作品裡。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我讀過史懷澤博士的傳記,在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瓦爾特·本雅明的漂泊生涯裡看見了關於生命驚顫體驗的真實意義。我還參照過古老的鄉村,我的故鄉那種生死事情的態度,在紅白都是喜事的接受裡,我看見了一種厚道的沉默。

“人們應當向死而生,這樣才能一早誠實起來。”美國著名作家E.B.懷特這樣說。

在《不羈的靈魂》裡,有一章的標題就是“思考死亡”。我想把這一節裡一些非常具有力量的話語放在這裡,這樣,我們都有一個學習的機會,學習如何思考死亡就是為死做好準備的重要功課。你說呢?

人的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之一居然是死亡,這真是宇宙間的悖論。死亡可以教給你的東西比任何人、任何事情教給你的都多得多。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一個聰明的人會意識到,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氣絕身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最後的呼吸都有可能消失。你必須要從這一事實中受到啟發。一個明智的人會全身心地擁抱自己某天會離開人世這一現實,擁抱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擁抱死亡的不可預期性。

死亡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死亡是生命中最偉大的老師。

一定不要害怕談論死亡,也不要對此緊張。相反地,要讓這樣的知識來幫助你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的每一刻都很重要。

正是死亡,才使得生命彌足珍貴。想想看,當你只有一個星期的生命時,生命變得多麼寶貴。如果沒有死亡,生命還會有這麼寶貴嗎?你浪費了生命的每一秒鐘,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會一直擁有生命。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死亡賦予生命深刻的意義。死亡是你的朋友,你的解放者。嘗試著從死亡中學到些什麼,學習的最高級方法就是善待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死亡幫助你關注眼下,幫助你找回自己的人生。

死亡給予你偉大的承諾。

你可以在這個承諾中發現深層次的平和,這個承諾就是:萬事萬物都是短暫的,它們只不過在時間和空間中流過。如果你有耐心,耐心也會消失。

不要害怕死亡,讓它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不要害怕死亡,它的臨近,鼓勵你全身心感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