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作者 | 孫魁 武警總部原軍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肅省總隊原副司令員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在武漢的抗疫戰場上

有位以快制勝的護士長

本已待批退休

卻要執意請戰

緣由很明確——

想給軍旅劃個圓滿句號

想對人民再盡一份孝心

想為國難再赴一次戰場

她就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光谷院區感染十四科的

李曉莉護士長

從軍31年、幹護理26載

身經百戰、戰無不勝

可以說是——

與死神奪命的白衣高手

與時間賽跑的天使達人

與衝鋒並行的無名英雄

與國家同難的巾幗榮光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她的事蹟在主流媒體播出後

引起舉國上下強烈反響——

她為什麼穿上防護服就衝動?

她為什麼穿上白大褂就興奮?

她為什麼穿上綠軍裝就閃亮?

所有的疑問都有答案

所有的結論都有因果

所有的選擇都有志向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防護服就是戰鬥服裝

穿上它等於走向戰場

當兵離家時

抗美援朝老兵父親送她一句話

“上戰場就一定要衝鋒打勝仗”

作為一名抗擊疫情的護士長

打勝仗靠什麼——

一靠精確快速出擊

二靠精湛醫護技能

三靠精心管理戰場

四靠精細服務質量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她走路帶陣風

救人更是分秒必爭

“快”字當頭是她特長

她說這是部隊培養的好作風

她曾參加過國際維和行動

執行過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

見過太多的“生死一瞬間”

作為醫護,如果稍有疏忽

就會失去勝算白忙一場

她查房時發現

85歲患者鄭大爺目光有些呆滯

而生命體徵檢查卻基本平穩

便叮囑當班護士“切莫放鬆”

果然在晚飯前後

鄭大爺突然併發症急性發作

她立即結合醫囑實施急救

一連串緊張有序的救治操作

把鄭大爺從死亡邊緣拽回陽間

其兒子親眼見證了這驚險一幕

感動的鞠躬勝過所有言謝分量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她曾在外科、呼吸、傳染、

發熱門診等多個科室幹過

經歷過數千次急救後

錘鍊了她的許多“護理硬核”:

高齡患者重防跌倒猝死

高血壓患者謹防昏迷

呼吸道疾病要防氣管堵塞窒息……

所有這些又在武漢抗疫派上用場

一天傍晚,她剛出“紅區”

護士趙巧梅便用對講機呼叫:

“34床高奶奶意識不清已昏迷”

穿上防護服再進已經來不及

她腦子裡迅速閃出一組“數據”:

這位老人年過八旬

患有嚴重的高血壓

病症多半是血壓升高所致

基此判斷,便視頻對接

沉著冷靜地指揮著這場“戰鬥”

果不其然,“收縮壓超過200了”

她隨即指揮緊急施救:

吸氧、心電監護、口服降壓藥

和速效救心丸……

40多分鐘後,

患者脫離了危險

李曉莉才從緊張的一身汗

轉為“打勝仗”後的喜悅和輕鬆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說起她對“戰場”的管理

可謂獨具匠心的有力保障

從建章立制抓起

各種規章制度貼到牆上

重點工作逐日提醒

頭緒再多不打亂仗

重症患者及事宜列出“清單”

責任到人因症施策不掛空檔

護士站設立提示“督導欄”

逐日逐項一一“掛賬銷賬”

因而,光谷院區考核評比,

感染十四科奪得護理質量、

護理文書、規範管理等多個頭榜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她待患者如親人

細緻如微深受誇獎

她常對醫護姐妹們講:

“患者來這沒有親人陪護

我們就像她們的親人一樣。”

她有個“特殊規定”

已經堅持了10年之長

就是進病房從不叫床號

而是叫爺爺奶奶或叔叔阿姨

別看一聲稱呼

很是暖人心房

一下子拉近了醫患之間距離

一下子有了親如一家的感覺

一下子讓患者消除許多惆悵

綜合性重症患者胡阿姨出院時

眼裡噙著淚花向她們豎起大拇指

92歲王奶奶要出院了

硬是等著看上李曉莉一眼:

“閨女,你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我會永遠感激你救了我的老命!”

其實,李曉莉救過無數老人

相比西方國家疫情來襲時

“讓老人去死”的各種慘狀

更加證實了中國人權人性的光芒

更加證實了中國製度體制的優越

更加證實了中國崛起大國的擔當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專欄文章,1號紀實將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30:李曉莉,參與過數千次急救的護士長

孫魁,中共黨員,武警總部原軍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肅省總隊原副司令員,中國人生科學學會黨支部書記兼副會長,甘肅省第 12 屆人大代表,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理事,武警知名人士,軍旅作家,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從軍40載,堅持一手持槍習武,6次榮立三等功,一手握筆耕耘,曾組織和參與起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法》、作為副主編組織編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武警兩個分冊,先後著有數百萬字理論著作及文藝、新聞作品,並屢獲各級各類優秀成果評選和有獎徵文大獎;2016 年出版《母愛伴我行》,是繼著名作家張潔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之後,又一個單人作者用一本散文集來歌頌偉大母親的力作;2017 年以來,開展“感恩母愛·孝行天下”主題全國公益巡講,已在 19個省區市演講 120餘場次,贏得廣泛受眾群體的高度讚譽和普遍歡迎,眾多媒體和網絡平臺也紛紛予以報道。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1號紀實自媒體矩陣,入駐12個媒體平臺,作品累計訪問量超過5.4億人次,劉德華《愛你一萬年》詞曲原創故事作者創辦。曾先後推出中國第一個APEC設計師、中國第一睡眠師、中國第一個橫渡瓊州海峽少年等全國有影響力作品。歡迎點贊並關注@1號紀實,歡迎有故事的人物邀約訪談,關注1號紀實公眾號,自動收到20本育兒電子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