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費蕭何


“萬物互聯”還只是一個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口號,伴隨著5G技術的開展,人們會感到事物之間的距離竟然如此之近。2019年,物聯網將進入全面發展時期,物聯網將與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進一步融合,並延伸到物流倉儲、智能調度、運輸檢測等全產業鏈。

物聯網是5G商用的前奏和基礎,發展5G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而物聯網就為5G提供了一個大展拳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5G可以通過眾多的物聯網應用: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能家居、車聯網、智慧城市等真正的落地實處,發揮出自己的強大的作用。

5G和物聯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兩者相互作用共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謀福利,5G的實現不僅會給物聯網帶來深遠的影響,也將極大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5G網絡的速度優勢與物聯網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大,畢竟當前4G網絡的速度可以滿足所有的物聯網應用。但是,後兩點與物聯網的關聯就非常大了。物聯網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萬物互聯,如此龐大的設備數如何接入互聯網是個較為麻煩的問題。IPv6提供了設備接入的鑰匙,5G網絡則提供了設備接入的載體。其次就是5G網絡低延時的特色,例如當前的智能駕駛技術,不僅對於網絡延時要求較高,特別是網絡的可靠性問題。

5G技術速度快、穩定性高、出錯率低,能夠滿足智能家居對快速且穩定的網絡狀態的要求,此外,還有助於智能家居行業統一產品標準。目前來看,5G技術與智能家居的結合尚存在一定風險。但隨著5G的全面商用,上述問題也將得到妥善解決,5G技術與智能家居的未來值得期待。







愛趴趴走的硬梆幫幫主


根據全球移動和固定IP流量增長的新報告,到2022年,網絡設備的增長將導致物聯網連接的激增。根據思科年度視覺網絡指數,到2022年,支持物聯網應用的機器對機器(M2M)連接將佔全球285億個連接設備的一半以上。

思科的年度視覺網絡指數報告認為,智能揚聲器,固定裝置,設備和其他所有設備的連接數將達到146億,高於2017年的61億。到2022年,連接互聯網的家庭垂直設備連接將佔M2M總連接的大部分,而汽車聯網設備增長最快,複合年增長率為28%。相互連接的城市和相互關聯的健康狀況設備分別緊隨其後,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26%和22%。

與此同時,思科的年度視覺網絡指數報告發現到2022年將有48億互聯網用戶,佔全球總人口的近60%。在北美,到2022年家庭將平均擁有9臺設備,並且將近一半(48%)的設備和連接將具備視頻功能。思科的報告預測視頻觀看將佔所有IP流量的82%,實時視頻將增加15倍,佔所有互聯網視頻流量的17%。 VR / AR流量將增加12倍,遊戲流量預計將增長9倍。

與此同時,和2017年相比,全球IP流量將在2022年增加3倍,從每月122艾字節增加到每月396艾字節。中東和非洲的增長率最高,為41%。預計到2022年,北美的全球平均Wi-Fi速度將達到83.8 Mbps,高於2017年的37.1 Mbps。思科預計,到2022年,非PC設備將佔據全球IP流量的81%,2022年IP流量的最大份額將來自智能手機,佔44%,而PC部分僅佔此時IP流量的19%。


cnBeta


物聯網實踐最早能追溯到1982年,國際電信聯盟於2005發佈《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指出物聯網時代來臨。至此受到各國家高度關注。2008年前後,歐美日韓等國家紛紛推出相關物聯網政策。我國則在2009年被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開啟了物聯網發展里程碑。

全球物聯網支出將高達1.1萬億美元

時至今日,物聯網不再是高高在上概念,隨著LPWAN低功耗廣域網部署日益擴大以及檔當前火熱的5G網絡建設,雲計算、邊緣智能與AI等新技術廣泛應用,推動物聯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IDC最新報告指出,今年全球物聯網消費支出將達7260億美元,並將在2020年突破1萬億美元,2023年1.1萬億美元。

報告指出,智能家居等為主的消費物聯網支出作為第二大市場,到2023年會成為最大市場。此外,物聯網平臺為為連接物聯網終端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伴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物聯網軟件(包括應用程序,分析軟件和物聯網平臺)部署到雲端,這一比例在今年將會超過三分之一。

物聯網也被視為第四次科技革命,新一輪科技趨勢正在加快發展,從企業部署物聯網來看,能充分利用物聯網的企業將會成為這個時代贏家,企業不僅有能力獲取到無限的數據,也能從中洞察未來,實現快速創新,形成未來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部署物聯網,從中獲取數據,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尤其伴隨5G網絡的部署,一個智慧時代正加速來臨,將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顛覆和改變。

物聯網作為未來幾十年科技發展方向,各界對其充滿憧憬,不管是科技企業亦是傳統企業,紛紛向物聯網延伸,傳統銀行在向金融科技轉變,構建線上線下多維服務體系,諸如在貸款服務中,運用AI技術,用戶就可以實現“幾秒鐘”得到服務和貸款。大型製造業同樣積極向智能製造轉型,利用新技術改善生產流程,提升良品率等, 掀起數字化工業浪潮。


楊劍勇


在5G通信逐漸開始落地應用的當下,科技行業對於物聯網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看好的,一方面原因是物聯網能夠全面拓展互聯網的應用邊界,能夠把更多的資源納入到網絡環境中,從而實現資源的全面數字化,進而構建出更大的價值領域。

價值領域是構建行業生態的基礎,有了更大的價值,自然會有更大的生態,而有了生態自然會有更多的創新模式。從這個角度來看,物聯網關係到未來互聯網領域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較多的創新,所以互聯網企業必然會關注物聯網的發展。

另一方面,物聯網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物聯網為大數據提供了主要的數據來源,物聯網也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應用場景,所以物聯網的發展前景直接關係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從這個角度來看,物聯網作為大數據和智能化發展的基礎,必然得到率先的發展。

未來物聯網領域的發展將體現出三方面特點,第一是物聯網將承載更多的技術,比如目前的物聯網體系就從傳統的三層(設備、網絡、安全)拓展到了目前的六層(平臺、分析、智能);第二是物聯網將與移動互聯網全面整合,移動互聯網的開發技術將逐漸向物聯網遷移,這個過程也會釋放出大量的機會;第三是物聯網將成為產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礎,智能製造也一定離不開物聯網的支撐。

如果說早期的物聯網由於缺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支撐,而使得應用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的話,那麼在當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推動下,物聯網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從2012年從事物聯網媒體開始關注物聯網,並研究物聯網發展趨勢,從2017年開始寫物聯網發展趨勢的系列文章,已經堅持寫了兩年的物聯網發展趨勢的文章,絕大多數的物聯網發展趨勢被驗證。我對物聯網產業的前景是這樣判斷的:

1、物聯網技術將應用於所有行業,是所有行業的新工具。而每一個應用於所有行業的工具在開始普及階段都會形成一個新的產業。就如電腦會應用於所有行業,所以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形成了新的產業,信息產業。類比於電腦應用於行業,物聯網會在更廣範圍、更多場景、更多設備上應用,因而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將會比信息產業規模更大。

2、當一個新的工具應用於所有產業的時候,早期熟悉這個工具的從業者,在傳統產業內部也有很多管理機會。就比如隨著信息產業的普及,基本所有企業的組織架構中,都增加了一個角色:CIO首席信息官。物聯網改變傳統企業,是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在物聯網普及之後,會不會出現一個新的職位:類似於熟悉信息官,比如可能是熟悉數字官?

3、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社會進步都是一個工具應用於所有行業,並極大提升行業效率。因而人類歷史發展早期,以工具定義時代,比如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而後期是以社會形態劃分時代,但每次社會形態也是因為工具的改進,比如人類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根本在於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讓機器開始解放人的體力勞動。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讓自動收集數據成為可能,物聯網技術為人工智能提供大數據,因而物聯網技術會促發人工智能的普及,人工智能是解放人的腦力勞動的工具。因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是會促進社會的重大變革,而這個變革將解決的是服務的難題,我把這個技術帶來的革命稱為服務業革命,而類比於工業革命形成了工業文明,新階段的文明我稱為服務業文明。

4、物聯網是一系列技術的總稱:涉及傳感器、通訊、互聯網、軟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從2009年之後,這些領域相互影響,不斷取得技術的突破。進入2018年底,基本上已經可以認定物聯網技術相對成熟,即將進入行業普及期。物聯網技術會改變所有行業,但行業發展階段不同,有的行業物聯網會較早普及,有的行業物聯網發展相對滯後。2019年,一些領先行業,物聯網應用將會大規模普及。

5、物聯網是以特點命名的,指的是物物相連,又涉及多種技術。而每一次物聯網熱,都是因為物聯網發展受制於一個技術接近成熟時,促發對物聯網的一波期望值增高,以物聯網命名;而當這個技術普及後,這個物聯網技術就不以物聯網命名,而以行業命名。所以未來所有行業都是物聯網相關的,但當物聯網普及後,這個行業就不叫物聯網了。但以物聯網特點一致的應用會非常普遍。


許永碩


物聯網可以幫助整合各種運輸系統中的通信,控制和信息處理。 IoT的應用擴展到運輸系統的所有方面(即車輛,基礎設施和駕駛員或用戶)。運輸系統的這些組件之間的動態互動使得車內和車內通信,智能交通控制,智能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後勤和車隊管理,車輛控制以及安全和道路援助成為可能。例如,在物流和車隊管理中,物聯網平臺可以通過無線傳感器持續監控貨物和資產的位置和狀況,並在發生管理異常(延遲,損壞,盜竊等)時發送特定警報。

物聯網設備可用於啟用遠程健康監測和緊急通知系統。這些健康監測設備的範圍可以從血壓和心率監測器到能夠監測專業植入物的先進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Fitbit電子腕帶或高級助聽器。一些醫院已經開始實施“智能床”,可以檢測病人何時被佔用以及病人何時試圖起床。它還可以自行調整,以確保在沒有護士人工交互的情況下對患者施加適當的壓力和支持。根據最新研究,由於醫療創新,美國衛生部計劃從國家預算中節省高達3000億美元。

也可以在生活空間內配備專門的傳感器,以監測老年人的健康和一般健康狀況,同時確保正在進行適當的治療,並協助人們通過治療恢復失去的流動性。其他鼓勵健康生活的消費設備,例如相互連接的秤或可穿戴式心臟監測器,也是物聯網的一種可能性。越來越多的端到端健康監測物聯網平臺即將面向產前和慢性患者,幫助人們管理健康問題和經常性用藥需求。


硅發佈


2019年物聯網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2018無疑是物聯網應用落地的一年,作為這個時代下最偉大的科技產物,物聯網正在取代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產業的主要驅動,統觀市場,近年我國物聯網市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為6.39億個,截止至到2017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達到了15.35億個,相比2016年增長了69.8%。初步預計2018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突破20億個,在2019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將達31.25億個,同比增長38.52%。並預測在2020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將達到40億個。可以說,2019年將是物聯網真正由示範到實際應用轉化的起始年,諸多物聯網環節領域都將在今年迎來新一輪增長。

2015-2020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量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未來物聯網將為製造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近幾年,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程度日益深入,製造業在這些技術的推動下加快向著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型升級,並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與此同時,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值低下、材料利用率低等問題也值得重視。

雖然製造業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是許多業內人士對於製造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今後,在政府產業升級政策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的推動下,物聯網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程度將更加深入,而製造業也將在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過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屆時,5G低功耗廣域網等基礎設施的加快構建、數以萬億計製造業新設備接入物聯網平臺等,都將推動製造業取得新的發展成果,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速與物聯網融合應用也將成為一大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於2018年3月30日在北京清華同方科技廣場主辦 “2018年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會員大會暨中國物聯網百人會”。在本次大會上,致力於推動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服務政府、促進合作四大方面。物聯網產業聯盟就前一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和彙報,沐盟集團旗幟鮮明的指明並探討未來物聯網的技術發展方向和產業應用前景,獲得了與會成員的高度讚揚和強烈反響。

第一、互聯網時代的接棒人——物聯網。

物聯網是人類5000年長河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次產業革命,當互聯網用僅僅30年時間就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而物聯網將比互聯網還要大百倍、千倍!

中國物聯網百人會將圍繞我國物聯網產業與應用發展需求,發揮在物聯網行業中的引領作用,在物聯網人才培養、物聯網項目孵化、物聯網產學研對接、各地區招商引資、物聯網相關展覽宣傳和物聯網高端論壇等方面形成團結共進的合力,為推進中國物聯網及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沐盟集團董事長吳家富認為:通過推動物聯網技術、產業鏈和市場應用的協同發展;通過協調企業間合作關係、企業與政府間的關係、產業與市場的關係,更好的服務企業,協同創新;在配合政府部門產業調研與政策研究、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基礎之上,承接政府部門的產業促進服務任務;協調全國範圍內與物聯網相關的產業聯盟、物聯網協會、政府和科研機構的關係,實現協同創新和跨界創新的目的。

第二、物聯網的未來發展研判

在本次大會上,致力於推動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服務政府、促進合作四大方面。與會成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積極交流探討,得出以下重要結論:

第一、基於物聯網平臺服務的行業拓展運營創新盈利模式將孕育一批獨角獸企業的誕生。未來幾年,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將給互聯網產業帶來深刻變革,改變現有實力格局。

第二、建立物聯網標準體系。我國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出臺,標準的缺失影響了不同物聯網企業的產品間的相互識別與互通互聯,制約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未來我國物聯網產業標準化發展方向將以掌握標準核心數據,發展原創標準為核心,推動現有標準協同融合,建立系統化、有機化、數據化的物聯網行業標準體系。

第三、物聯網與區塊鏈的深度融合。基於區塊鏈的數據確權,推動個人數據價值化,承認個人對自身創造數據的所有權,實現區塊鏈平臺上的個人數據平等交易。物聯網與區塊鏈的結合產生了全新的生產關係,重新定義資產的概念,是對財富的重新分配,個人數據的確權將推動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等個人數據採集硬件設備的銷售情況,設備製造商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沐盟集團依託“FBI”創新發展理論,以應用為導向、以產業為主線、以技術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作為宗旨,助力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打造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為推進中國物聯網及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家富產業與金融


借用奇點大學執行董事薩利姆·伊斯梅爾的一句話,“信息加速一切,一切正在被顛覆”。 從信息的分類來講人產生的信息和物產生的信息,人產生的信息的價值可以從互聯網說起,互聯網帶來的紅利和巨大的應用價值,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針對工業來講,“人、機、料、法、環”這五個環節來講,機和環都和“物”產生的信息緊密相關。 工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未來的物物相連,物人相連,萬物互聯是一種趨勢、一種習慣、一種生活。設備與人,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數據的彙總碰撞將帶來無窮的新創意和新生態。

從machina的調查報告數字介紹,突出物聯網接入成指數增長。2015年接入設備數在60億個左右,到2025年將大道250億個左右,從經濟規模來看,從2009年的1700億,到2018年15000億,都是成指數型增長,市場規模巨大。

我們國家也在通過不同的政策促進工業技術的發展,從2015年的大數據、2017 年的人工智能,到2018年的工業互聯網,從算力、算法、數據等幾個側面突出了未來在工業數據的重要性,這也就確定了工業物聯網的基礎地位。

物聯網這個詞已經出來了20多年了,並不是一個新詞,但到現在仍然不能普及,說明其存在一些痛點難點需要解決,而我們所說的痛點難點往往就是這個 行業的買點。

痛點如下:

(1) 接入難:設備種類多,數千個協議,數萬眾判讀,需要大量的軟件對接開發,開發成本高,週期長;單體人力成本高,工程週期長,導致接入成本高。這裡間的不是實現不了,而是接入成本高導致的接入推廣難。

(2)展現難:數據上來的,由於太多卡頓現象明顯。算力不足!舉例:1M的excel打開需要2秒鐘,100M的excel打開可能需要1分鐘,1G的excel可能就死機了

(3)分析難:一方面忽視了邊緣計算的需求,數據上來的不到實施分析處理,導致分析數據不可用。

(4)適應變化難:企業管理變革的速度遠遠落後於技術發展的速度。原來一個車間買了新設備能用五年基本不太添加大型新設備,但現在,沒7到8個月企業可能就增加一臺新設備來改進工藝流程,這個就給安全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傳統軟件開發的速度能不能滿足快速接入監管的速度

所以,關鍵在意識的轉變和成本的降低。解決這些痛點,物聯網必然有強大的發展前景!


劉瀛160


首先物聯網這個方向在將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的廣闊的,相信在最近幾年會比較火的。有如下分析僅供參考:

第一、物聯網就是將各種傳感器,如:信息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連接起來,通過互聯網的接入實現物與物、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實現物品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

第二、當前互聯網正在經歷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階段,產業互聯網將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產業互聯網面向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傳統行業。產業互聯網要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所以在產業互聯網階段,物聯網將得到較快的發展。

第三、5G的到來加速了物聯網的發展,5G標準的推出對於物聯網發展來說會帶來更多的機會,5G標準的制定充分考慮了物聯網的需求,在安全性、容量和速率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可以說,5G標準的推出將對車聯網、農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帶來更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