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夜間的柏油路已經有些溼潤,兩旁的落葉已有些紛飛,就像是《小森林》裡的市子騎著自行車回到曾經住的小木屋,便開始遙想離杭州不遠處的安靜避世小城,出遊無需排隊購票,人少景美不被打擾。

清明時節即將到來,選擇去這裡剛剛好。從古樸村落到民間傳統匠心美食,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浙江。


青石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蘇念兒

這是我的故鄉,特別的來介紹這個被七仙女眷顧的小城—浙江浦江。

這裡沒有紛擾,到處綠樹成蔭,四處便是兒時鄉間的模樣。這裡雖沒有海的遼闊,但是一江霧氣縈繞的通濟湖就寫盡了它的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阿圓

通濟湖,既是一個湖,也是一個飲用水水庫,聽家鄉朋友說就是這片並不是很大的湖卻是攝影師心甘情願起早貪黑去拍照的心頭愛。

她最美的時候,莫過於早上蘊藉在湖面的薄薄晨霧,東邊日出打著微薄的紅光,有點兒像仙境,美得不太真實;或者伴著晚霞,一頁扁舟伴著將至的夜色從遠處緩緩歸來的畫面,靜止的畫面令人窒息。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符苓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符苓


古鎮:江南第一家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鄭氏家祠始建於元初,坐東朝西,共分為5進64間,莊嚴寬敞,古樸厚重。走進宗祠,就像走進了中國歷史的博物館。這裡有元丞相脫脫書寫的“白麟溪”碑、明太祖朱元璋親賜的“江南第一家”牌匾、范仲淹、朱熹、柳貫、王錫爵等歷代歷史名人及當代書法家題寫的大量匾額、楹聯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時光荏苒,這裡的古樸韻味與悠久的歷史氣息愈發濃重。

瓦上四季,簷下人生。那瓦上的風霜雨雪,那粱上的圖騰印象,如同一位樸實安詳的老人,接近他時,向你慢慢訴說著一些陳年往事,細數著歲月的斑斕和時光的變遷,讓你神思邈遠,生髮思古之幽情。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金剛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鵝卵石與青石板鋪就的小街,鋪就了我二十幾年的記憶。如今小橋邊的咖啡館、酒吧等餐飲店漸漸多起來,不過古鎮依舊還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石頭板走過,還能夠在街頭喝一杯最合心意的牛清湯,最是一番滋味。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被遺忘的古村:嵩溪村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嵩溪村是一個宋代建村、擁有1560間古建築,藏於深山之中。整個村落因地勢而建,古屋分佈密集,錯落有致,老街四通八達,百轉千折,房屋的朝向與外觀也因地勢而不斷變換,整個村落給人一種舞動的美。

走在嵩溪村,最吸引人的,是那些詩情畫意並不曾老,還鮮靈靈的活著。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至今,嵩溪村民還過著男耕女織的恬淡生活。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陶玉其

村中的很多房屋橫跨與嵩溪之上,形成獨特的風景。燕詒堂、馬頭牆,藏著美好的寓意。小時候的我常常問起奶奶這些,便總是被取了笑。這裡遠離城區,卻沒有應了窮鄉僻壤出刁民那句老話,相反這裡處處詩意盎然,村民寫詩作畫,古已成風。

斑駁的牆壁透露著歲月的痕跡,老人依然過著最傳統的生活,不知道外面的生活變成了什麼樣子,終日挑擔種田,養雞餵鴨,一些瑣事過得平凡卻不枯燥!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安靜隱秘的文人古村:新光村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新光村,俗稱廿五都朱宅新屋,直通建德、桐廬、富陽至杭州,為浦江的西大門。該村的古建築——靈巖古莊園,始建於270年前,共20多幢、200餘間,總面積兩萬餘平方米。據傳是靈巖公朱可賓請杭州高級規劃師設計,其品質品位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穿過歲月的風雨已顯得斑駁古舊的巷子,像戴望舒的雨巷一樣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據說,村裡至今尚存共十二條青石小巷,每一拐彎處,都是硬角,而且必有一個前後通照的圓形燈窗,由此可以想象出當時這座古莊園的夜晚,會有很多的“月亮”,為你照明引路,無論是風雨雪霜!看到這些,一種溫馨,油然而生。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新光村在我看來更像是安靜的避世之地,每當週末來臨,這片老宅子都成了人們的理想國,讓自己脫離工作,尋找最自我的本真。遊走在滿是風情的古村老宅,聽著悠長沉思的民謠,喝上一杯奶茶,品上一杯咖啡,原來這才是生活。

這裡不是大理,這裡也不是麗江,可這裡的風韻不減,情調滿滿,買上一套心儀的飾品,說不定成了你綿長回憶的一起起點。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我想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肯定格外幸福,出門便是那群靈動的魚兒,聽著潺潺流水,靜待時光慢慢流逝。坐在村頭的老人,看著村落一點點的變化,這個小巷子是我風華正茂談戀愛的地兒,這個老房子是我出生的地方,這裡的一切早已深深刻在老人的心間。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這裡的古村其實還有很多,但每一村都有她的故事,深深烙印在唸兒心裡。如果你來到這裡,不妨也可以去利民村、羅源村、野馬嶺走走,待到來年開春,便可以看的五彩繽紛的花田。


羅源村:三月花開的時候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2014年以前羅源村還和浦江的大多數小村落一樣,在三座大山的包圍中平凡得甚至無人知曉。直到這年年底中國美院設計師的到來,羅源才彷彿一下子從百歲的滄桑返老還童成了一個十幾歲的童顏。五顏六色的塗料讓整個村子瞬間就華麗轉身成了時尚的“國外”小鎮,它甚至因此作為“中國彩色第一村”而名聲在外。


美食: 一根面的絕活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500餘戶人家1600餘個人口,家家都會做面,天氣晴朗時,每家每戶都在曬場上支起面架,千萬條白色的面線飛瀉而下,場面極為壯觀, 線條感十足。除了曬面,村子本身明清時的古老風貌就是一道攝影的風景線。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在掛麵村悠哉悠哉的閒逛,跟曬麵條的村民嘮嗑嘮嗑家常,走走拍拍這壯觀無比的大場面,到了飯點,便去村裡的某戶人家來一碗村民自己做的手工掛麵。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攝@阿圓

民宿:青致 吾廬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林清玄說: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走過白麟溪、梧桐樹,慢慢悠悠在這風景如畫的江南古鎮。木質的大門並不顯眼,門口只掛了一個小的牌匾,寫著“青致吾廬”四個字,室內柔和的燈光,既溫暖又清爽,在這兒,可以感受到家一般舒適的感覺。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他是螞蟻,她是兮奕,他們本在麗江開著自己的民宿,經好友介紹,來到浦江,被這邊的美景與民俗深深吸引。

而為何選擇紮根在浦江”江南第一家“,當然也離不開這裡幾百年的“孝義”話題,他說,在這裡建民宿也是想撿回祖先的東西,傳承深厚的家文化。她說這裡不但有特色的古鎮,文化內涵也極其豐富,正好契合了他們對家文化的追求。

她還說,一眼愛上這個院子,因為這棵樹。那時,院子裡老樹上不時地落下一片片秋葉,如枯葉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

浙江浦江:從古樸村落到傳統美食,這裡沒有紛擾,盡是詩情畫意

如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轉頭間慢慢地衝破隔障融入

與世隔絕的悠閒與清靜中


文 | 蘇念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