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老辈人可能都还记得,那个时候父母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绝大多数人无不自豪的回答是:解放军和科学家。

这里我们来说说科学家里最高的级别:院士。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院士,是一个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是一个中国科学界最高的并保持终身的荣誉称号,他们完全属于是站在我们民族顶端的精英阶层,在各个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付出。也是多少家庭对孩子梦寐以求的期望,任何家庭只要出上这么一个,都可以说是祖坟上冒青烟,极大的光宗耀祖的幸事。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优秀的家庭,一个还远远不够,往往能出几个,还有的更是强强组合,更是锦上添花,满门荟萃,精英辈出。这让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羡慕不已,自愧弗如。


前段时间发了篇文章,《一门三院士,细数上世纪那些精英满门的家族,辉煌背后的家庭教育》,不少朋友对同门院士信息极有兴趣,纷纷私信我,要求发下同门院士的详细信息。现根据查到的综合资料和大家提供的信息,把2017年这些出自同门的院士列出如下: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2015年,中科院新当选的院士合影


这里先说明下,我们建国初期,当时称这些精英人士为学部委员,80年代初期就开始有人提出院士制度,认为既与其荣誉性质相符合,又方便国际之间的联系。后来几经波折,在90年代,院士制度完全确立,才全部该称为院士。


在这里,院士只记50年代的学部委员(包括55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和80年后增选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以及改名后的院士与后设立的工程院院士,不包括外籍院士等其他院士。同为50年代学部委员的用红字;2000年以后增选的可能有遗漏,如果有兴趣,请大家补充。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钱三强与何泽慧


1、 夫妻院士:


钱三强——何泽慧; 张文裕——王承书; 吴仲华——李敏华; 邹承鲁——李林; 曹天钦——谢希德;


徐光宪——高小霞; 何炳林——陈茹玉;许国志——蒋丽金; 柯 伟——李依依; 闵恩泽——陆婉珍;


谷超豪——胡和生; 周廷冲——黄翠芬; 杨立铭——夏培肃;刘元方和唐孝炎;王阳元——杨芙清;


范海福——李方华; 章 申——匡廷云; 陈 竺——陈赛娟; 郑树森——李兰娟;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曹天钦和谢希德


2、 父子/女院士:


谢家荣——谢学锦; 姜立夫——姜伯驹; 陈建功——陈翰馥; 严济慈——严陆光; 李四光——李林;


黄子卿——黄春辉; 李继侗——李德平; 李方训——李正邦; 唐仲璋——唐崇惕; 杨廷宝——杨士莪; 吕叔湘——吕 敏; 尹赞勋-尹文英;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尹赞勋与女儿尹文英


三、 兄弟/妹院士:


钱临照——钱令希; 傅 鹰——傅承义; 邓拓——邓叔群; 冯友兰——冯景兰; 梁树权——梁植权;


吴英恺——吴咸中; 吴征铠——吴征镒; 张宗燧——张宗烨; 梁思成——梁思礼; 汪德昭——汪德熙;


黎 鳌——黎介寿——黎磊石; 冯 康——冯端; 王守武——王守觉; 庄逢甘——庄逢辰; 柯 俊——柯伟;


王 迅——王选; 杨福愉——杨福家; 殷之文——殷震; 陆婉珍——陆钟武; 柳百成——柳百新;


李德仁——李德毅; 范维唐——范维澄; 薛禹群——薛禹胜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冯景兰与冯友兰


四、 堂表兄弟/妹院士:


钱伟长——钱易; 王守武——何泽慧——王守觉; 陈俊勇——陈俊亮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王守武、王守觉和何泽慧幼年时期照片


五、叔侄/侄女院士:


侯德榜——侯虞钧; 张肇骞——张淑仪; 叶企孙——叶铭汉; 伍献文——伍荣生 ; 黄鸣龙——黄宪; 时 钧——时铭显; 张殿琳——张彦仲


六、翁婿院士:


李四光——邹承鲁; 伍献文——刘建康; 吕叔湘——唐孝威


截止2017年中国的同门院士一览表,这些不能被忘记的精英家庭

李四光最后一张家人合影,后排右一为邹承鲁


可以这么说,每一位院士,都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民族之星,都是一根根坚韧挺拔的民族脊梁,都是一个个晶莹闪亮的民族精魄,这一组组名字的背后,更透出的是一种这些老一辈科学家那种默默无闻、举家报国的对科学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资料很不好找,目前能查到的资料就这么多,如果你还有新的资料,欢迎留言补充,不为什么?就为给将来留下一份后人或许有用且还应该记住的资料。因为他们都是一位位永远值得我们为之纪念的民族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