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開口說英語,有提高口語的辦法嗎?

`伱不用在意


文默默抖乾貨時間到!先說一句:我不是什麼英語逆襲勵志姐,因為我從小就很熱愛英語這門學科~ 且,本回答沒有精美配圖。因為精力都放在了回憶上。

我們初中才開的英語課….

與題主孩子相反,我是那種最喜歡開口聊天的~所以,以前每次考試,聽、說、讀、寫,我口語和聽力的分數佔比最高。

雖然我學英語的時候比題主的娃要大。但是,我可以跟你分享下,我學生時期學英語的經歷。我儘量去回憶當年做學生時,一些重要的學習的方法和心得。成人想學習的話部分內容也可以採納。當然,本回答不會秀任何獎狀、分數或者其他….因為本身英語對我來說就是一門溝通語言,我會用能用,工作生活中可以解決問題,就夠了。就和我們國人能夠說好中文就OK,但並不代表會說話就是語文好。

通常孩子不願意開口大致有幾個原因:多選題~

A、發音不好被人嘲笑——沒自信

B、單詞記不住老師提問不知道——沒自信

C、周圍孩子都會講自己有壓力——沒自信

D、家長愛比較孩子心裡有陰影——牴觸抗拒+沒自信

題主請先自行對號入座~


一、發音問題

聽力:發音問題首先要從聽力入手! 聽說一定不分家!我們經常嘲笑一些人唱歌“五音不全”,其實不是他嗓子不好,而是他真的“聽力”不好。聽的能力出現問題,唱歌就會跑調。所以聽力是需要訓練的!而有的人聽力好,發出的音就很“準”。英語發音也是同理。我曾經有個同桌,各科成績包括英語都非常好,可一到“說”英語,就完全變了調。啞巴英語導致他信心挫敗的非常厲害,上課根本不說話。後來他在我的影響下每堂課參與英語表演活動(我們以前每節英語課前,會有20分鐘留給同學們,把上次課的內容“演”出來。表演組自己找人組隊),雖然敢說敢發言了,但是口音問題還是沒有糾正。你說他逆襲了嗎?沒有。因為他沒找到訓練方法。

1、解決策略:

—— 多聽

我們來說多聽多聽,磨耳朵也是有方法的。8歲的孩子喜歡什麼?動畫片?歌曲?遊戲?…一切他喜好的,你都把相關的英文版都給他找出來。動畫片最容易入手。如果中文版看過了,英文版的再來一遍他會記得更牢。重點情節鼓勵他跟著喊。那麼最簡單的“Stop!””Let’s go!”這種,都鼓勵他跟著情節走!剩下的,兒歌哼唱練習走起!孩子學英文的方法太多了,我這篇不囉嗦,但唱歌、動畫片是特別有效的提高聽力和口語的方式。你知道我在歐洲見過很多老一輩的移民,他們部分人文化水平並不高。一開始剛過去甚至連字都不認識。但幾個月後基本都會聽、會說!我也問過他們原因,他們講一開始都是打工,住在老外家裡,房東教一些簡單的,剩下的他們全是看動畫片學的!當然,再加上有外部環境,學起來非常快。

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唱歌真的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式。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平時說話帶口音,但一唱歌口音就沒了!大衣哥就是個例子啊!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說不出來,但是完全可以唱出來!通過唱歌,孩子在口語上可以獲得很大提高!會唱之後,

再把歌詞單獨拿出來讀,反覆練習。也是提高我初中的時候整天抱個收音機聽Easy FM,(現在也不知道這個電臺活著沒~)然後聽裡面的歌,追樂隊,什麼辣妹組合、后街男孩…(完蛋了我暴露年齡了)…唱他們的歌....抄歌詞,一句一句的學….英語進步很快。

——模仿

模仿這個事,很多人都會提。但有個問題,其實有時候模仿者並不知道自己模仿的像不像。所以孩子要模仿,一定得有觀眾。這裡因為我說的是口語,所以這個模仿的“像不像”,是需要有人幫忙“糾音”的。只有完成了模仿——錄音——回放——糾音——再來一次,這個過程,才能完成一個訓練閉環。

現在很多孩子的在線課或者錄播課都會有糾音的環節。在線課我沒上過,但錄播課裡有錄音提示,錄的好分數會高…但是,如果有條件,語言的練習還是真人幫你糾音效果最好。如果孩子大一點有自學能力,我又要說下聽歌這個事情了,如果有喜歡的樂隊或組合,真的建議孩子找個“偶像”,學一學偶像的發音,這也是給孩子一個動力。(還記得當年同學裡有多少個張學友…劉德華…有的模仿的真的很像!這就是偶像的力量,只要你用對地方!)

強調:

但是我要強調一點,國內很多人特別強調這個正宗口音問題。的確,如果有一口漂亮的正宗美音或者英音,那很讓人羨慕。但是你可能會忽略一點,其實帶點口音甚至濃重的口音也不影響你在世界的低位的。偉大領袖毛爺爺就是最好的例子。換了英語中文等等各種語也是一樣,重點在於表達,把事情說清楚,讓別人理解不要產生誤會。這樣就沒問題。出了國門,沒人會在意你的口音。像我從前在歐洲學習生活,發現那邊人很多都帶著“歐洲口音”尤其是南歐,講的英文單詞有些甚至我們完全聽不懂。但也不影響交流。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同胞講的英文,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以,如果不是那種特別追求精益求精,沒有必要跟這個事情較真。當然,如果娃出門能甩一口漂亮的英音或美音,也是極好的。

二、語言環境

1、語言互動

說到底,語言是要說的。不是自己跟自己說,而是要有對話。我們寫稿,悶在電腦前打字互動就可以,內心戲都藏在屏裡,用符號可以代替~但是,想要真正提高口語是需要用眼觀察的!不光看臉!還得看口型!成人真的想學好一門語言,得觀察老師的面部肌肉、口型變化、甚至舌頭的位置。你別笑,我初中的時候就是這麼觀察著學過來的。我那時候每天盯著英語老師的櫻桃小嘴看,重點不是放在人家的口紅色號,而是看老師的嘴是長大了還是變小了,或者抿著了…還有舌頭,不同的音舌頭的位置也不一樣。我至今發不出”rr”的音,怎麼都發不出那麼長而且一直打卷…我記得當年為了這個音,我們幾個亞洲同學專門請教了一位來自阿根廷的同學,同學親自給我們展示了他的“捲舌功”!(你們不要瞎想…) 我清晰的記得他那個舌頭特別長,發起rr音來能卷的像個蝸牛殼!一直在嘴裡打轉…看得我們都驚了。嚴重覺懷疑自己是舌繫帶過短所以發不出…這一點學過俄語的同學可能有經驗。反正我是沒練出老外的水平。


別以為我上面說的是針對大孩子的啊!眼光放遠點,孩子大了這個過程也依舊是要走的!針對小孩子,手頭老師的資源就可以用起來啊!家長有機會多和授課老師聊聊,主動一些。溝通下孩子這個問題,請老師課堂上多留意,在提問的過程中幫忙糾音。這些是溝通技巧問題,不用我羅嗦你也懂。

2、課上活動參與

因為初中班主任是英語老師的原因,我們整個班學英語都特別努力。而我們那時候雖然是最土的死背硬記法,但有些經驗也是可以效仿的。比如:我們當時每節英語課前的20分鐘都會留給孩子,把上節課文章裡的主要段落用“英語劇”的形式演出來。每個人一個角色。學生私下組團,或者4人一小組輪流。我記得自願參與的時候,我機會每節課都會和英語課代表一起去“演”,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因為我必須要反覆記臺詞而且要模仿還要不斷練習)。而我們的英語劇後期帶動了一批孩子,包括我那個不敢開口的同桌,我們也給他一個臺詞相對少的角色,然他參與。慢慢幾次,他的積極性也高了。因為有融入感,而且,老師發現他參與活動後,也肯定了他的表現,給他很大鼓勵。他敢秀敢說,和老師的鼓勵也有很大關係。雖然後期口音還是老大難。但是敢於開口,就邁出了一大步!


記得後期我們的英語劇玩火了,還加上了各種自制道具….越玩越大,最後經常去全年級各班展示….老師得意的不要不要的~


但現在的課堂,我不知道老師還有沒有這樣了。因地制宜吧。如果家長有英文基礎,自己帶孩子玩起來也是可以的~

3、課後交流

我們那時候比較土。還有英語角。英語角我以前是必參與的。但後來發現去的人水平都太差,自己不能提高,我就不玩了。因為我的問題不是不敢說,而是怎麼才能說的像母語一樣。(雖然這個目標現在還在努力,這幾年有些懈怠了…)


所以我那時候的方法是,一個是跟老師對話,再一個是找老外對話。

我們那個年代真的是抓住老外就對話…這一點你從馬爸爸的勵志故事裡就知道了。潮流!那真的是潮流!哈哈。


而現在孩子們條件好了,到處能遇到外國友人。外面隨便一個英語班也有“外教”(我打引號是因為很多外國人只會說話不會教)撐門面,厚著臉皮練口語還是有很多機會的。語言,就是要開口。鼓勵啊!我們教孩子中文的時候不也是帶著一句一句來的嗎。如果沒環境,那就主動去找環境,創造環境。辦法總是有的~

對了,還有一點要補充。找對孩子喜歡的輔助材料也很重要!!----我那個時候書本上的英語特別死板而且過時。書本上那點不地道的英文根本不夠用,所以我那時候那邊喜歡學“俚語”。因為感覺俚語和書本上的完全不同,更鮮活真實~有一次機會我發現了一本在那個年代特別好的一本書,叫“走遍美國”。當時只買了上冊,看的我就非常嗨!後來又買了下冊跟著學,口語提高了很多。只可惜我的書在 大學時借給了我輔導英語的孩子(我大學時候輔導過一個高二孩子英語),他居然給我弄丟了...書和筆記就這樣沒了……

三、作為家長,少對比


作為家長,我還要強調一下。孩子的學習真的要少對比!少對比!少對比!少跟別人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止~尤其在孩子建立信心的時期,愛和別的孩子比較,那孩子就會容易出現牴觸情緒….甚至抗拒學習。性格內向的孩子,還容易沒自信。所以我的建議是,家長不要因小失大,揪著孩子眼前的問題不放。我知道這一點太容易堅守,但我更提倡:“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好的!當然,如果發現了差距,那就找方法,方法對了,努力就會有結果!”

其實細想一下,過去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放到今天也是一樣適用的。

過去我們聽歌練口語,今天的幼兒英語啟蒙機構用系列兒歌來引導;

過去我們課堂上演“小短劇”,現在市面上火了很多價格不菲的“戲劇班”...

過去我幾乎從來不背單詞,因為我也記不住。於是我只記音標,把發音搞準了直接能按音標寫把單詞寫下來。拿到現在我才搞清楚這個跟自然拼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上三點經驗和方法,題主和閱讀者找有用的收~ 英語學習分階段,每上到一個階段,都會遇到瓶頸。找對方法突破瓶頸,就能順利進入下挑戰一模式…

祝好運!


文默默


首先請注意,不開口和內向沒有關係

喬爸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內向,畢竟在遺傳上面應該不會基因突變,但是物極必反,卻讓我的老大有了一個高冷的性格。和很多家長一樣,作為英語老師的我,喬爸也遇到了和很多家長一樣的老大難:孩子見到外國人就開不了口。

而往往家長會統一把問題歸結為:我的孩子和內向
似乎內向成了一個貶義詞,因為內向,我的孩子無法開口與其他人交流,因為內向我的孩子錯失了很多機會,而也逐漸的成為很多父母的焦慮和自責:
“我的孩子口才了得,一說起什麼來滔滔不絕,再沒有誰比他更能侃了。可是讓他開口說英語,半天憋不了幾句。”
“寶貝的性格有些內向,在家時,願意和我練習用英語交流,可是到了外面卻是一副扭扭捏捏的樣子。”
“孩子能夠熟讀英語課本,但是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一個外國人問路,雖然課本上有類似的內容,但當時孩子還是不會說。”
我們把說不了歸結為內向,一方面否定了這個性格,也一方面忽視了整個的語言成長期。作為家長以後,喬爸也有段時間和其他家長一樣,希望看到孩子能過不斷開口說話,說英語,尤其自己又是英語老師,那種“老師的小孩怎麼能比別人差”的焦慮感,也會無法自已的流露出來,這種焦慮感會讓作為英語老師的自己無法看清孩子的狀態,以至於甚至忘記了對於孩子基本的耐心和語言理論。而當喬爸發現這種情況以後,是強迫自己改變的,因為我要告訴自己,英語學習是一個過程,而在認知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進入以下的誤區:

誤區一:將孩子的沉默期誤認為是孩子的內向性格

語言學家krashen的理論認為,兒童在習得母語時,總是經歷一個為期大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沉默期),然後才開口說出第一個詞。這一規律同樣適合於第二語言習得。第二語沉默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的只要一天,有的則要半年或更久。
這種經歷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有時候是不能夠忍受的,我們更樂於看到孩子不斷的開口說話,尤其是和別人孩子進行比較的時候。因為,在我們看來,不說話的孩子會處於我們認知上的弱勢群體,而這種我們對於交流的認知會給予孩子壓力,甚至在不斷暗示孩子不要內向。
請記住,這種不斷的暗示會讓積極的孩子產生自信心的挫敗。原本孩子是外向的性格,但是由於語言沉默期產生了語言接觸的正常反應,但是操之過急的家長會給予孩子壓力,強迫他們不斷的去開口表達。而這個時候會讓孩子產生對於語言的抗拒。
喬爸曾經也讓沉默期的大女兒參加了四歲小朋友的英語演講比賽。由於在語言的沉默期,對於剛剛只進行了一年的孩子來說簡直是一個噩夢,而她自己正是Krashen所說的要經過長時間的適應。那個時候當喬爸的大女兒哭著從比賽現場出來的時候,我們除了鼓勵沒有說任何話語,因為讓她忘掉學習語言的不愉快才是父母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不耐煩的說為什麼其他孩子沒有哭。
而正是那次小心的處理和對於語言的放慢速度,反而大女兒在四歲以後對於英語的接觸能力不斷上升,開始能夠整句輸出,很習慣地用英文對話。而對於那次比賽我們也是很後怕,若是一個操之過急的家長,很可能從那次開始就讓孩子抗拒英語了。

誤區二:能說並不一定是好事,大量的傾聽才是輸出的基礎

這個誤區經常會在我們的在線口語課程中出現。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看到孩子說才是最好的表現,這樣似乎孩子就可以得到提高。但作為旁觀者的喬爸,經常會發現多說的孩子其實由於自己急於表達,反而在語法語言上的沉澱不足,雖然說的多,但是錯的也多,而在家長眼中倒是“一說遮百醜”。一是沒有辦法糾正,第二是發現不了問題,以為孩子說得很好,等真正到了口語比賽或者正式場合以後再遭受打擊,孩子原本建立的高度自信會急劇落空,反而不如內向的孩子抗壓能力強。
krashen認為“沉默期”是使習得者建立語言能力的一個非常必要的時期。在沉默期這段時間裡,兒童通過“聽”來提高語言能力,也就是說,通過接受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來發展語言能力。
說到這個“聽”,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很簡單,我天天給孩子放英文,讓他多聽,聽過一段時間後,他就自然會說了。而事實當然不可能這麼容易。語言永遠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如果沒有交流,只是被動地聽,孩子是永遠學不會語言的。只有當孩子想說、想表達時,他才會積極地去調動語言的組織。所以,聽肯定不是單純地聽,而是在交流環境當中聽。
所以,按照一個正常的英語課程設計邏輯,如果我們簡單的讓孩子簡單的去跟外教嘮嗑,當然家長喜歡孩子高興。但是這對於孩子語言邏輯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口語最後的能力一定是思維邏輯的提升,而不是簡單的對話。而這也是真正有體系教材,有教學經驗的外教能夠帶給孩子思維的碰撞。

誤區三:不要被焦慮感所帶跑偏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內向主要是長期泡在各種論壇上,碎片化的接受大量焦慮信息所導致的,比如下圖:

一個內向的性格直接會導致小升初的失敗,而小升初失敗基本沒有未來。在這樣的邏輯下家長自我內心戲在不斷疊加,以至於把所有的暴躁都會傳遞給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作為成年人要反思一下自己,我們學了那麼多年英語,真正要你和外國人突然溝通的時候,你是不是也一下也反映不過來,極盡自己所能去比劃,也在乎不了自己的語言動作的失態。難道會影響我們的事業,同事關係,產生了惡性循環?
你也許會說,你的抗壓能力比孩子大?那為什麼你要把內向害怕的標籤留給孩子?而不去耐心的鼓勵他們?告訴他們,別怕,慢慢來,我們一起說。
曾經有這樣一個實驗,當一個外語初學者被逼著開口的時候,會產生很強的焦慮情緒,這種情緒會轉化為強烈的生物電,收集起來竟然可以電死一頭小白鼠。
而這種焦慮和性格無關,家長的情緒才是最大的推手!

喬爸的教育LAB


您家孩子不喜歡開口說英語可能有幾種原因:

1.單純不喜歡說話。這需要您觀察孩子平時的言行舉止,是不是內向、不願與人交談?如果是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這可能和提高口語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張口和別人交談。

2.英語水平不佳。如果是這種情況則需要系統地鞏固一下之前所學的英語,瞭解孩子究竟哪部分是弱項,是聽不懂發音?還是記不住單詞?

3.口音。還有些人的英語水平不錯,但是因為自身的口音或者發音不準而不願說英語,這種情況建議為孩子找一位可以糾音的老師,並且告訴他口音不是阻礙語言交流的因素,大膽說出來就行了。

可能還有其他原因,總之,您需要弄清楚孩子不願開口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溫和地聊一聊,只有瞭解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伊頓家長大學


其實英語口語同中文口語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使用的語言。那為什麼孩子中文交流無障礙,但是不喜歡用英語交流呢?原因有很多,比如不習慣說英語,不自信,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達,沒有語言環境,不知道跟誰說等。但是說到最根本原因,是中英文水平的差距。

比如,孩子想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很自如的用中文去選擇合適的詞彙,語法,語氣,但是用英文的時候,可能一會兒不知道這個東西怎麼說了,一會兒又不知道時態怎麼用了,明明中文我想用個成語詩詞,翻到英文不知道怎麼翻譯了。

這種情況會非常打擊孩子的熱情和自信。要怎麼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孩子用英語思維來表達呢?

首先,我們的訓練可以從易到難。我們可以從特定場景的詞開始,將看到的詞都用英文表達出來,達到看到物品即可反應單詞。

第二,將詞彙組成簡單的句子。比如我看到了一個枕頭。這個枕頭是藍色的。我很喜歡它。等簡單的單句。不用複雜的句子。

第三步練習用英文做計劃,同樣是簡單的句子。比如,我睡醒了。今天我要去見朋友。要和她吃午飯。午飯我想吃披薩。吃完午飯我們可以去書店。

注意,第二、三步驟都不要複雜的,都是最簡單的句子。當這種句子沒有障礙,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再練習更復雜的句子。這個時候可以輔以大量的閱讀和背誦,加大輸入量才能講輸出。

如果是定製的考試內容,可以用主題形式。把可能考的主題都列出來,然後發散性思維,把能聯繫到的內容都用英語寫下來,背過。熟能生巧,應對考試


全職媽媽養成記


語言類的學習都是為了交流和閱讀。照您所說,孩子在不喜歡開口說英語,大半是因為自己對口語不太自信,怕說錯後被別人笑話。考試臨近,務必要孩子每天堅持開口練習英文。您可以給他下載一些口語軟件,如趣配音、英語流利說等,讓孩子自主配音和跟讀,以興趣帶動說英語的動力。此外,可以給孩子報網絡聽口視頻課程,找比較活潑開朗的老師帶動孩子的積極性。現在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初中英語組有新開的網絡直播課,特別適合口語零基礎或是想拔高口語的孩子,您可以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