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物安全這一概念引發關注。黨中央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什麼是生物安全?

如何保障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一個大概念。2019年10月21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草案)》,將它分為8個方面: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研究、開發、應用生物技術;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我國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微生物耐藥;防範生物恐怖襲擊;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由此可見,生物安全可以分為兩個層面是保護生態環境;二是規範生物技術活動,防範人為造成的威脅。針對如何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這個問題,一起聽聽復旦大學BSL-3實驗室主任瞿滌教授和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健委、醫科院重點實驗室謝幼華常務副主任怎麼說↓↓↓

據介紹,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分為一級(BSL-1)、二級(BSL-2)、三級(BSL-3)、四級(BSL-4)。BSL-3實驗室俗稱P3實驗室,即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與普通BSL-2實驗室相比,BSL-3實驗室核心區處於負壓狀態,由自控系統控制,每小時換氣次數約為25—30次,氣體需通過高效過濾器後方可排出,不會對外界造成汙染。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在強大的“硬實力”基礎上,“軟實力”更為重要。完善的管理體系、嚴格的風險評估、強化的人員培訓、持續的監督管理防護,組成了BSL-3實驗室的“軟實力”。今年1月30日,國家認可委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批准復旦大學BSL-3實驗室開展新型冠狀病毒實驗活動。

在開展實驗活動之前,必須進行基於實驗流程和操作程序識別風險點的風險評估,並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實驗人員素質、汙染廢物處置流程等。開展新型冠狀病毒實驗活動的申報材料經復旦大學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評審、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許寧生校長審核同意後,再經上海市衛健委上報至國家衛健委。

為了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復旦大學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領導小組,下設管理組、攻關組和平臺組。在獲得實驗活動資格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組織了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對申請進入BSL-3實驗室的項目進行評估,釐清項目的應用技術、操作方法、風險點,確認風險可控後,才能進行人員培訓,獲得上崗證後方可在BSL-3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監督下開展研究。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復旦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攻關課題組人員在BSL-3實驗室觀察細胞病變

國際慣例一般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級分為4級,1至4級危害等級遞增。目前我國則相反,一類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級最高。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級與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級別並非為一一對應關係,而是根據實驗操作內容決定(見2006年衛生部印發的《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以類天花病毒(一類病原)為例,病毒培養必須在BSL-4實驗室內進行,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操作可在BSL-3實驗室進行,滅活材料操作可在BSL-2實驗室進行,而BSL-1實驗室可進行無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將新型冠狀病毒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中的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病毒培養等實驗活動必須在BSL-3實驗室完成,而核酸檢測在BSL-2實驗室進行,但操作人員的個人防護要參照BSL-3實驗室要求。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上海分離的首株新冠病毒免疫熒光圖像

“人”是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要素。在BSL-3實驗室工作人員的選擇上,人員素質和專業素質尤為重要。由於BSL-3實驗室操作樣本中的病毒濃度較高,人員的依從性也很重要,須嚴格按照指定標準操作程序(SOP)執行,當然BSL-3實驗室也會派人進行生物安全監督。

操作人員的防護與醫院隔離病區防護大致相似:先穿防護服、佩戴N95口罩進入第一個緩衝間;然後進入核心區前的緩衝區,佩戴正壓呼吸面罩,才能進入核心區操作。最為重要的是實驗完成以後出來的脫衣程序,如果不按流程脫去個人防護用品,會有很大風險。因此,復旦大學BSL-3實驗室進行人員培訓時,特別關注實驗室人員的脫衣流程是否符合要求。

BSL-3實驗室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魔鬼實驗室”。在BSL-3實驗室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往往是已知的,經過風險評估且制定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實驗室依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各級主管部門會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瞿滌和謝幼華表示,關鍵在於BSL-3實驗室必須依法依規進行運行和管理,要有規則意識、“紅線”意識和責任意識。生物安全實驗室沒有“顯示度”,就是最大的顯示度。


防疫新科普 | 生物安全:P3實驗室是如何管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