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星的收入那麼高?有什麼辦法平衡嗎?

過往飄逸


你好,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明星的收入那麼高?

明星收入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收入方式比較多。

他們的收入方式都有什麼呢?

主要包括以下這些費用:

有電影電視劇片酬,數字專輯收入,演唱會門票收入,比賽獎金活動費,代言費,還不包括一些與其他經紀公司的分成部分,以及一些他名下的一些投資性收入。

我翻看了一下2017年中國明星的收入排行榜,第一名的范冰冰, 收入為24,400萬元,第二名的鹿晗收入為18,160萬元,第三名的周杰倫收入為18,150萬元。

這就是明星的收入,我們再看一下片酬:

排名第一位的成龍大哥電影片酬8000萬,排名第二位的周潤發電影片酬8000萬,排名第三位的劉德華電影片酬3000萬

所以你看到了吧,這是明星為什麼收入那麼高了?

第二個問題

有什麼辦法平衡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特別好,我這麼想的,如果我們普通人都是明星的話,那明星的收入應該會得到平衡,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明星,人人都自帶流量。競爭變成平民化,這樣明星就不會被神化了一樣,這樣人們的精神文化也會得到滿足

明星為什麼會有市場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有人追,有人喜歡,有人願意為他們的作品買單,他們賺的錢也自然來源於人,並且人多力量大嗎?賺得自然也就多。


紅爆娛樂圈


現在大部分人在觀看電影或是聽音樂時,肯定都想要看或是享受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但是我們可能沒有專業人士的水平,對電影和音樂沒有那麼高的鑑別能力 ,只能夠依靠明星的市場影響力,首選的自然是大牌明星的電影和音樂,他們所積攢的人氣越來越多,自然市場的需求就越來越大。明星的高片酬一方面是該類行業的特點,首先我們來看看國內一些明星的片酬:

趙麗穎——一集四十萬到七十萬

楊冪已經自己做起了老闆,但是還是會出演幾部電視劇,她的片酬大約是每集60到80萬,稱之流量女王,她憑藉著寵辱不驚的態度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範爺現在已經是國際大腕了,范冰冰目前的身價是11000萬元,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了。

唐嫣,之前的錦繡未央還是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她的片酬大約是一集40到60萬。

孫儷其實是個隱形的富豪,雖然是海潤公司的員工,但她持有海潤的股份最少3個億,在北京上海均有房產,如今片酬一集70萬。

楊穎通過上了跑男之後人氣大漲,現在的片酬簡直就是天價啊。據知情人士爆料,楊穎拍攝《孤芳不自賞》時的片酬是8000萬,8000萬啊,這部戲一共62集,也就是一集130多萬。這樣的天價片酬甚至是有些老戲骨的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啊。

90後演員關曉彤從小就開始拍戲,演技自然沒那麼差,在同齡人中算是拔尖的了。隨著《好先生》的熱播,關曉彤的身價也是一漲再漲啊,現在一集電視劇要90萬一集。

可以想象這些明星的收入有多高,為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受大眾喜愛,一個明星可以讓無數人的注意力集中於自身,這樣間接地積少成多,成百萬的粉絲,人個人貢獻一個流量點,也日積月累成為大流量的受眾之一。加上影視資本的炒作,推高了這個現象。

現如今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下發了通知

但是在下發《通知》之後,卻還是有某些藝人無視市場規則,藐視國家規定,此次廣電總局的“限薪令”再度升級,無疑是對於不遵守規則的演員來說是有力的一擊。以前是我國社會財富積累沒有完成、且技術變現渠道太少導致的。但是,相信我們國家的這個現象很快就會改變了。上面已經說了,一線明星的高收入,根源來自於娛樂事業吸引大眾眼球的流量所帶來的資本投入。如果沒有人投錢拍電影了,電影明星去哪裡掙那麼多錢呢。

觀眾們更喜歡劇情生動豐富的影視劇,所以對於一些實力派的演員,他們的片酬可以適當高一些,這個大家都是沒有意見的,但是對於一些沒有實力,只會乾瞪眼,面癱的演員,如果還拿著和實力不符合的片酬,那麼是非常難以服眾的。所以我認為以後明星片酬,會根據表演實力逐步下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有不足之處往大家點評。


夥計的發現


其實以前明星的收入就很高,但是由於那時網絡不發達,很多沒有公開的,所以大家感覺不出差距,現在信息透明化時代,明星的天價片酬暴露在觀眾眼前,大家才覺得不可思議。


演藝圈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而且現在是採用流量的模式,更加增大了明星資金的來源。

現在一部電影的票房,低於1億都算是賠本的了,相當於全國十幾億人給幾個人提供利益,這樣的話明星的收入能不高嘛。


小編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闡述明星天價片酬問題,平衡的辦法有很多,像前兩天廣電總局發佈新一輪的限薪令,要求演員片酬不得超過電視劇總製片成本的40%,演員單集片酬不得超過1000萬元,總片酬不得超過5千萬元。


這種方法可以極大限制了明星的收入,但相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還是高的離譜,也許單集片酬都夠別人奮鬥一輩子的了,所以這樣的限薪令很多網友還是接受不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效仿韓國明星的工資,據統計,韓國近九成藝人月收入只有3千,韓國二線明星方成勳爆料自己年收入不足30萬人民幣,在首爾連房子都買不起,與前兩日報道的范冰冰青島千萬豪宅相比,可以說是慘兮兮了。


但這樣的問題是大量的資本聚集到少數的投資商與導演手中,明星徹底淪為他們賺錢的工具,這也造成了韓國演藝圈的混亂與黑暗。所以這樣的方法也不可取。


其實小編認為,沒有完美的方法,只有合適的平衡,像可以適當增加明星這種特殊行業的稅收,將稅收資金更多的投入科研、醫療等對大家有益的事業,這樣不但為社會發展做貢獻,也防止資金聚集在少數人手中,造成貧富加劇。


娛樂趣小喵


要解決,也簡單,把收稅認真執行就好了。票房十個億,按報的收,片酬代言費全按號稱的收稅。幾輪下來,都老實了。但明星在中國有特殊地位,他們背景非富即貴,更多的是承擔洗錢和受賄行賄的工具。所以⋯你懂的


用戶2307965725202


我覺得有必要修改一下題目。

  • 首先每一個行業都有頂尖人群,一線明星是影視行業中的頂尖人群。你不能把整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和人家頂尖群體比。每個圈子也都有頂尖人,但是娛樂圈底層吃不飽飯的退圈,只是大家關注不到罷了。

  • 我們市場比較大,林子大了鳥自然就吃的肥。

  • 網民們討厭的不過是錢不在自己身上罷了。“平時大喊戲子誤國,明星收入太高,應該提高科研人員收入;等發現清華教授被電信詐騙1760萬後又喊,區區一個教授怎麼會有這麼多錢,趕緊查查。

這就是中國網民。

所謂的平衡方法,就是你們的注意力才是最寶貴的東西,只要大家不關注明星,那麼他們根本賺不了這麼多。無數個你的關注他們都能最大化的轉化成經濟效益。但是當平衡後的金錢沒有進去看客們自己的口袋的時候。他們總會想到角度抱怨。


一片瓜地照汗青


以前的明星主要是指歌星和影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容貌靚麗基本功紮實,因為一首歌唱的好一部戲演的好而迅速走紅,得到大量粉絲的追捧。這些明星的收入一部分是片酬,另一部分是被各大廠商邀請利用明星效應為商品代言而產生的代言費。在精神文化缺乏的年代,明星效應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後來人們發現,通過一夜爆紅迅速成為網紅明星,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在這信息爆炸傳播的年代,有各種各樣的人利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想方設法讓自己紅起來,通過明星效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也確實不少人成功了,這就給廣大的青少年起了一個壞頭,‘不用刻苦學習也可以成功’,這是小朋友們思想還不成熟的主觀意識判斷,把這些個行為意識產生的後果放在當國家有難的大環境中,孰輕孰重高下立判。無論何時何地,國家都需要醫生、科學家、工人、農民、人民子弟兵等等許許多多的生產建設者,我們也需要明星,德藝雙馨的那種,如果是刻意的去追捧而氾濫成災,就需要國家去控制引導了。



保定愛挑戰


明星的收入是不同的,高的高,低的低,其中可能會相差幾千倍,從這裡便可以看出一線明星的收入有多高了吧。明星收入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大眾追星熱度高,明星受到追捧,收入也就高了,二是導演為了電視劇,或者綜藝能夠有更高的人氣也會高薪聘明星,久而久之,明星的收入也就越來越高。

明星的收入那麼高,這樣好嗎?肯定是不好的,這樣拿著過高的工資肯定是有害的,那麼怎麼才能平衡一下呢?

有兩個方法,一是降低明星的片酬和出演費 ,明星的大多數工資基本上就是這兩個東西了。二是增加明星的稅率,這樣也能平衡明星的收入。(僅供參考)

你認為明星的收入是否虛高呢?評論區裡說說吧。


3哈哈3


平衡一下?平給你啊?成熟一點,大家都成熟一點,明星什麼的看淡一點,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演員和歌手是眾多職業的一個!演技,人品好的關注下,不需要瘋狂!還有多一些娛樂和項目(比如極限運動,賽車,各種細分的比賽等等等,百花齊放!)現在吸引眼球的就那幾項綜藝節目,影視,歌唱!很多明星都涉及,幾億雙的眼睛就盯著這些人,收入能不高嘛!


hakunamakata


從經濟學角度來認識和分析,明星屬於特殊商品,其價格應該符合價值規律並受供求定理影響。福布斯明星榜排名第一的姚明年收入達3億8千8百萬人民幣;而中國內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高的克拉瑪依市,因為擁有特殊能源才使得人均年收入達到34901元。明星排行榜上末尾的非一線明星年收入已達408萬人民幣;而中國內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低的蘭州市只有3681元,至於較為落後的中小城市、甚至是更為貧困的西部農村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可想而知。從這兩組數據的對比中,我產生諸多疑問:明星為何主要集中在體育和娛樂行業,而木匠和管道工等行業為何不存在超級明星?明星的收入為何如此之高?明星的勞動力價格是否偏離了明星創造的價值?是否違背了價值規律?

從需求的角度看:第一,公眾對明星的精神需求不斷增大。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述,公眾對這類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關注,這種關注度形成一種精神需求並不斷提升,甚至達到信賴及崇拜。為能看到高水平的體育或影視表演,得到一種良好的享受,公眾願意為得到這種精神享受出高價。因此,明星收取高價是公眾基於自身需求自願給付的,導致其勞動力價格不斷增長。第三,企業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提升。第二,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有一位擁有良好公眾形象的明星代言,會產生更大的宣傳效力,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提高企業的產品信譽,增加產品銷售量,使企業獲得更多利潤。企業願意為明星付高額報酬,以保持更持久、更豐厚、不斷增長的產品銷售利潤。因此,明星的勞動力價格會隨著企業利潤的增大而增加。在公眾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中又存在著一個新的需求,我把它稱為社會需求。當公眾的某種需求被集中化,被大部分人所認同時,這就將公眾需求轉化為社會需求。我認為,公眾需求和企業需求並不是單獨存在的。企業的需求是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那麼必然和市場價值規律相符合,即滿足公眾的需求以及社會的需求,這其中包括優秀的影視表演,歌曲,舞蹈,甚至是優秀的道德品質。所以我認為明星其實就是被資本控制下用來滿足公眾需求(社會需求)的特殊商品。你們所喜歡的影視,舞蹈,歌曲都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比如,影視裡面來上一段激情戲的效果比沒有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你們被明星的某些道德品質吸引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品質中一些是明星本身的品質,其中一些是社會需求的品質。

從供給的角度看:第一,明星是一種壟斷性極高的稀缺資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想要成名的人很多,但是概率卻很小,而且超級明星在不斷減少,維持知名度的時間也在縮短。這使得明星的供給量是有

限的,超級明星甚至出現稀缺,從而導致勞動力價格高。第二,明星的培養成本很高。最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是教育,而對於明星來說,這種教育的投入可以理解為在成名前為自己的各種投入,且這種投入遠遠大於普通勞動者。例如,運動員放棄歡樂童年、溫暖家庭與正常學業,進行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艱苦訓練,這精雕細琢的過程非常人能完成。因此,高成本必定會帶來較高的勞動力價格。

綜上所述,明星的高收入是由其供求關係決定的。從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角度考慮,一方面明星這種要素其供給極為稀少,供給曲線缺乏彈性;另一方面,社會對明星這種要素的需求是無限擴大的,明星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供需兩方面共同導致明星的價格(收入)不斷上升,因此明星的高收入從理論上來講是合理的,沒有違背價值規律。但是這種供求關係的背後讓我看到的不是明星有多努力,而是看到了目前大眾對於此類需求的畸形和瘋狂。《人民的名義》中近40位的資深戲骨總片酬只有4800萬元,佔成本不到40%,遠低於一些“小鮮肉”的價格。而圈內當紅演員的片酬動輒一部戲就要4000萬起價,有的甚至達到億元。在今日頭條近日公佈的《2017年中國名人收入榜單》上,100位名人去年一年的總收入達到70億9530萬元——雖然這份榜單是針對兩岸三地的所有名人,但是,上榜的100位名人中,僅有林丹、朗朗兩人不屬於影視歌行業。所以,這份名人收入榜幾乎就是一份影視歌明星收入榜。10個人,一年,賺了17億。榜單前10位名人的收入總和近17億元,前三十名的收入超過了35億元,前五十名的收入近50億元。入選的門檻是2500萬元,其中收入過億元的名人共有14位,他們的收入總和(21億4810萬元)佔榜單總收入的30.27%。范冰冰以2億4400萬元拔得頭籌,鹿晗收入1億8160萬元位居第二,周杰倫以1億8150萬元收入排名第三。


荷下青蛙


演員收入高其實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動輒幾千萬的片酬讓很多人咂舌,然而演員收入高其實是市場的需求決定的,知名度越高的演員她的收入越高,因為人們都喜歡看她演的戲,那麼就有很多製片方想要找她演戲,她的收入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而很多不知名的演員她的收入其實並不高,像我們熟悉的北漂、橫漂以及那些為了演員夢而奔波的人們,他們做群演的時候一天的收入可能只有幾十,好點的也就兩三百,這麼一點收入有時候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所以演員收入高只是針對那些知名度高、受到觀眾歡迎的演員。

知名度高的演員也就那麼幾個,而每年出產的影視劇成千上萬部,所以他們的報價自然就很高了,因為他們知名度高,就有一定的號召力,他們的粉絲就願意掏腰包去觀看他們演的戲,這樣收視率或者說是票房就有所保證,因此即使有的演員片酬非常高,製片方也不惜花重金來請他們來演戲。

而且由於中國女性觀眾的消費力很強,因此小鮮肉比一些年輕貌美的女演員更受歡迎,自然他們的收入也就更高,這其實就是市場決定的,市場需要他,所以他拍攝的影視劇就多,出席的活動和代言的產品就多,收入自然不會低,但是一旦沒人喜歡他或者他過氣了,收入自然也會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