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毫無疑問,推遲開學,的確給很多家長帶來不便,社會上也會有很多抱怨聲。

但是,關於開學這件事,小磊哥還是想說:寧可事前聽罵聲 ,不要事後聽哭聲!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01

央視新聞消息:新加坡衛生部25日晚上宣佈,近兩日確診的病例中有18人與鳳山Sparkletots幼兒園有關,其中14人是校長、教師,還有4人是校長家人。

截至3月26日上午,新加坡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這家幼兒園又有職員確診,加上之前確診的病例達到20例。

鳳山Sparkletots幼兒園是新加坡一家著名學前教育中心。自23日首名教師確診後,已宣佈關閉至4月7日。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圖源《聯合早報》

新聞報道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紛紛討論到底什麼時候才適合開學?為此我國教育部也表態說,開學絕對不能當兒戲。學校是未成年人密度比較大的地方,如果真的發生感染的情況,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國家目前已經有十幾個省市的學校公佈了開學時間,也有一些省市因為輸入性病例不斷,遲遲沒有表態開學的時間:

某些省份4月上旬開學基本泡湯了……

央視新聞官微今天發佈:近期明確開學的省市有: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02

關於開學這件事,作為家長挺糾結的。特別是看到新加坡幼兒園確診的新聞,真的很慌!

前幾天,有網友在我們的公眾號後臺留言: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孩子的防護意識非常弱,全靠大人監督。學校又是一個典型的人員聚集場所。不管是上課、做課間操、用餐,都屬於聚集性活動。這麼多學生老師能管得過來嗎?萬一其中有某個人是隱匿性的、或者無症狀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目前,多地已經宣佈了包括小學、幼兒園在內的明確開學時間。其中,江蘇省宣佈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是4月13日。

對此,有媒體發文質疑了有關開學的十八個問題,而這十八個問題,其實也是病毒尚未完全控制的其他地區家長關於孩子開學的疑問:

第一,上課學生單人單座,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一個班四五十人,如何保證?

第二,中午午餐,如何做到間隔1米以上?

第三,假如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如何處理?

第四,與發熱孩子密切接觸的班級內其他孩子和老師如何處理?

第五,學生上學放學乘坐交通工具有沒有要求?怎麼才能確保安全?

第六,如果存在隱形的,或者症狀輕微的老師或學生,學校有沒有辨別方法?

第七,校醫的配置?有沒有接受過傳染病防治的培訓?一旦集中爆發,有沒有應急預案?

第八,課間之餘,如何能保證孩子的口罩都時時刻刻戴在臉上?

第九,孩子長期佩戴口罩導致臉部過敏或者對消毒水過敏怎麼辦?

第十,市面上兒童醫用口罩數量供應不足,如何能保證購買到足量口罩?

第十一,隔離室有沒有足夠大的空間保證所有有症狀的孩子隔離?

第十二,每個學校是否配備了新風系統?如果沒有是否配備有空氣淨化器?

第十三,學校有沒有從疫區歸來的孩子和老師?對於他們有沒有隔離和檢查措施?

第十四,學校有沒有疑似或者確診的孩子和老師?他們有沒有做過核酸複檢?

第十五,如何能保證每天校區、教室、宿舍消殺頻次?是不是由專業人士進行消殺還是其他人?

第十六,上學的學生是否要經消毒後再進入班級還是僅僅只是量體溫?

第十七,對於住校的學生的管理是怎樣的?宿管老師是否同時封閉管理?

第十八,國外形勢日益嚴峻,如何掌握學生是否有親友從國外歸來?


當然,這十八個問題中的一些問題,在學校準備的開學方案中都涉及到了。比如間隔用餐,設置隔離室等等……但是,江蘇的很多家長對此還是感到忐忑不安。

方案做得再好,也需要經過檢驗才知道是否有效,比如新加坡幼兒園爆發病毒感染,相信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在防疫措施方面應該是做得不錯的,張文宏教授也表揚過新加坡看似佛系,其實很嚴格的武當派防疫。但是,還是出了問題!

中國的學校,人員比新加坡還要密集。一旦出現確診,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畢竟我們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家長們希望這十八個問題,能得到學校和有關部門一個準確的答案,以此解除家長的焦慮。

03

近日,杭州不少學校進行了復課的模擬演習: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戳視頻一起來看看:

應該說,學校的方案准備非常不錯,但是,還是有細心的家長髮現了其中的問題,就在這裡: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也就是說,如果發現一名學生出現發熱症狀,與其密切接觸的同班同學,會轉移到隔壁教室繼續上課。

在江蘇的開學演習中,也有類似的情節: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有家長質疑:“這是什麼神操作?難道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同學和老師不需要隔離嗎?直接帶到其他教室上課?這是拿命來上課嗎?”

04

近日來,全球確診病例破70萬!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前天,除了不斷增加的輸入性病例,浙江還出現一例本地確診病例!按照之前一位疾控中心專家的說法: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清零28天以後,才算危險解除。顯然,目前浙江不符合這一標準。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原本已經開始復業的影院,接到國家電影局緊急通知:

警惕!這所學校20人確診!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要事後聽哭聲!


3月25日、3月27日,鍾南山、張文宏敲響雙重警鐘:

鍾南山在中歐抗疫視頻會上表示:在全球大爆發的背景下,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3月27日,張文宏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但是方向與第一階段有不同。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今天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發表觀點認為,目前病毒防控確實是要重點防控“輸入型病例”。但二次復發仍然可能由以下情況的國內患者引發:

1)治癒患者病毒轉陽:這類病例之前已經有過報道。

2)假陰性病人:由於核酸技術敏感性不夠,導致沒有檢測出來,其實體內還殘留著病毒,等體內免疫力下降後,病毒又開始大量複製,從而成為病毒攜帶和傳播者。

3)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已經證實病毒攜帶者有不發病,沒有任何高燒、肺炎等臨床症狀的,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4)全新的病毒患者:由於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還沒有定論,由於沒有找到病毒的起源、中間宿主,理論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攜帶人或人群。

董亞峰建議:

1、仍然儘量減少出門、聚會。能網上做的就在網上做;不能做的,應該保持人和人之間距離在2米以上;回家後20秒以上用肥皂洗手流水沖洗;食物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2、聚集性場所建議繼續停開。防止大規模聚集可能導致的點的暴發。

05

那麼回到學校開學這件事來:

無疑,學校是典型的聚集性場所,而且是缺乏防護意識的未成年人聚集性場所。風險可想而知!

教育部公佈的三個開學條件:

一是情況基本得到控制。所謂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國家來判定的,具體可能要精準到縣一級的防疫防控情況。

二是社會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說現在開學是安全的。

三是開學以後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都是到位的。

其中一條和二條都是由管理部門決定的,第二條是由家長決定的。那麼現在開學這件事,到底有多少地方真正認真聽取、徵求過家長的意見呢?

現在全國已經有將近20個省市地區確定了開學時間。不過我們注意到,大部分還是初三、高三的開學時間。涉及到小學的開學具體事宜,大部分地方還是謹慎又謹慎的。

如果沒有目前愈演愈烈的國外病毒爆發,當下這個時候,還真是可以把開學提上議事日程了。我想沒有哪個家長不盼望早點開學的。但是,在復課和安全這兩件事上,孰輕?孰重?大部分家長還是心裡有桿秤的!

毫無疑問,推遲開學,的確給很多家長帶來不便,社會上也會有很多抱怨聲,但是,關於開學這件事,和防颱風的道理一個樣:

寧可事前聽罵聲 ,不要事後聽哭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