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王朔在我國,可以說是一個知名的文人。

1988年,創作劇本《頑主》,使主演葛優一夜成名,也使他走進公眾視野。

1991年,參與策劃編劇《編輯部的故事》,名聲大噪,深厚的寫作功底得到了很多人的感嘆。

1999年,王朔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金庸小說為當時社會四大俗。

併發布專欄,對金庸小說進行抨擊。

說他小說顛三倒四,情節重複,一味製造打鬥、血腥,並有抄襲之嫌。

一時間,他把自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王朔有可能自以為是,把天下金庸迷當成了空氣,所以才敢冒此大不韙;也許是眼裡不揉沙子,對金庸小說的風行充滿嫉妒,或對大眾對其的深自喜愛而心懷不滿,是以發表過激言論。

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現在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任何人都一樣,可以對某人某事談出自己的看法。

但評論前,必須得對其完全瞭解,不能只憑主觀臆斷,妄自揣測,而胡言亂語。

且拋下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不說,且看看金庸小說是不是如他所說那般的俗。

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說凡有華人的地方,便有金庸小說的存在。

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金庸


不管販夫走卒、商界精英、政界要人、還是高校教授,都不乏金庸讀者。

甚至許多博學之士都開展深入研究金庸小說活動。

難道全中國就你王朔一個人明白?別人都腦瓜進了水?

什麼事物,存在既合理,只要他沒有違背道德倫理,沒有跨越法律準繩,就必然擁有自己的價值。

任何人都一樣,因為成長環境、受教育方向等因素的影響,人生價值觀會產生諸多不同。

但不能為此而對別人產生懷疑,所謂做人要厚道。如果對某人某事有看法,私下與人談論,無可厚非,但如果透過媒體,公之於眾,很容易給自己招來沒有必要的麻煩。

王朔一石激起千層浪,把自己推向了刀山火海,吃了很大的苦頭。但他並沒有引以為戒。

2007年,他在博客上發表文章《問侯哥》,直指謝東是侯寶林私生子,並責怪侯耀華、侯耀文兄弟對他不管不顧。

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言語極其不訓。

侯家兄弟對他的無理取鬧沒有直面回應,但終究給他們一家招來了很大麻煩。

一時間,報社記者蜂擁而至,紛紛要求採訪。

謝東的母親名為馬增蕙,是我國知名的單絃演員。

她同時也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他炮轟金庸、成龍,矛頭直指侯耀文兄弟,作家王朔的是與非


謝東與侯家有關係之事即便是真,王朔大庭廣眾,揭人隱私,也是萬分的不道義。

如果是假,他捕風捉影,憑空捏造,不僅關乎人品問題,還應負法律責任。

不管真相如何,他都不佔在理上。

但他是出了名的噴子,我行我素,把理智二字拋到了九霄雲外。

其實,被王朔炮轟的遠不僅金庸、成龍、侯耀文等人。

他的矛頭所向,無所不至,但也因此,在文藝圈,每況愈下,人氣現在已經低到了極點。

作為一位名人,必須要對自己的言行有所把控,恣意妄為、無所約束,必然會招致無妄之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