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今起“禁摩”,卻仍有少量“殘餘”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自4月1日起,禁止摩托車進入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含小洲便橋、赤堪橋)內道路行駛。記者走訪發現,當天仍有個別摩托車在地鐵站附近載客,基本見不到。當地居民和上班族也表示,近年來載客摩托車的數量越來越少了,查得也很嚴。而且共享單車隨處可見,出了地鐵站就有很多,去哪裡都很快,價格也便宜,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大學城早先已被劃入“禁摩區”

如今仍有少量“殘餘”

3月26日,廣州交警發佈《關於廣州大學城限制部分車輛行駛的通告》,有效期5年。4月1日起,全天24小時禁止貨車和專項作業車、牽引車進入官洲隧道、廣州大學城內的中環東路和中環西路行駛,禁止摩托車進入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含小洲便橋、赤堪橋)內道路行駛。

實際上,根據2017年9月起實施的《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摩托車的限行範圍基本就是廣州市的中心城區,另外還有番禺區的廣州大學城以及廣州南站區域也都是限行區域。

4月1日上午11點,記者出大學城北站時,並未見到一臺搭客摩托車。不過,沿著大學城內環西路走,還是有看到一臺帶雨棚的摩托車搭載了兩個人。不一會,又有一臺“小綿羊”穿過,但沒有載客,看起來像是自用。而沿線的華南師範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廣州大學路段都有紅色的禁駛牌,寫著“禁止貨車及摩托車通行”。

記者還在廣州大學附近的公交站碰到了兩位自稱去年剛畢業的學生。二人都表示,現在還有拉客摩托車,前幾天來的時候還見過。其中一個人說,雖然知道大學城是禁五類車的,但有時候也會選擇搭摩托,從大學城北到廣大差不多10塊錢。雖然現在公交車線路多,但要等的時間比較久。

與大學城隔江相望的新造站則完全是另一副模樣,一走出地鐵站就看到兩臺摩托車在招攬客人。去到華工國際校區和暨大南校區都是10塊錢。一位司機告訴記者,現在大學城查得嚴,已經不去對岸載客了。

摩托車數量一直在減少

共享單車成為“接駁”首選

上午11點多,北亭村很多飲食店“鐵門緊閉”,送外賣的電單車進進出出,偶爾出現一臺轟鳴的摩托車搭載著燃氣罐經過,但並未進入主幹道。

一家開門月餘的奶茶店老闆說,大學城其實一直都禁摩,但是還是有摩托車搭客,但近年來數量一直在減少,被滴滴和共享單車取代。送外賣的車也全部換成了電動車。他猜測現在摩托車少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大批學生都還沒回來。

在地鐵站附近冷站工作的阿姨說,現在很少見到摩托車了,因為查得很嚴。為了賺幾塊錢,被查到車都要被拖走,自然是越來越少人做。而且如今共享單車隨處可見,出了地鐵站就有很多,去哪裡都很快,價格也便宜,沒必要搭摩托。

白領小徐告訴記者,四年前還在唸大學的時候,每週末都要來大學城上課,一出大學城南地鐵站就有一堆搭客仔來問自己要去哪裡,實在是印象深刻。

“我們有些職工上下班的話,就以單車為主。大學城周圍都很多單車,方便。”在公交公司上班的曾小姐也說,她平常都不坐摩托車,因為總覺得危險。還有一位在廣大工作的女士說自己在天河住,主要搭公交車來,很少坐地鐵,而且也覺得摩托車不太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