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金庫安排起來,越難越該好好做資產配置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看見了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以“逆行者”的身份支援疫情中心地區——武漢,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和安全。


但是離我們更近的,卻還有一群“逆行者”,著急復工開工,為了生存。


沒錯就是“月光族”和“負翁”們,因為較長時間的疫情管控措施和封閉隔離,很多沒有現金流儲備的企業和個人,經濟面臨巨大的風險。


企業的員工工資、房租水電,個人的房貸車貸信用卡,都成了壓在孫悟空身上的五行山,沉沉地動彈不得。這個時候,恐怕他們才知道,現金流在一個家庭和企業中的巨大作用。


之前看一個工程建設公司的財報,發現籌資和融資的現金流遠遠大於經營現金流,並且好多資金都壓在墊付款上,那麼疫情出現對於這樣的公司無異於滅頂之災!


更可怕的是,它更關乎數千員工的數千個家庭,是否能夠在疫情中順利維持下去。


宅理財 | 四個金庫安排起來,越難越該好好做資產配置


之前我文兒裡說,越是年頭不好,越得手裡有現金。不是理財不是定期不是國債,不是基金不是股票不是外幣!


這個現金,就是實打實的流動資金,放在支付寶餘額寶或者微信零錢通裡,隨時可以支取的。


宅理財 | 四個金庫安排起來,越難越該好好做資產配置

而且這個錢,以能維持一年不工作的生活費為標準。算吧,現在你家一個月生活費1萬,先存12萬再說,以此類推。


而這個,只是保底。


一個穩定的家庭財務保障體系,需要長期不懈努力才能建立,大體分成四個部分:保障生活的,保障人的,投資給人的,錢生錢的。


這四類,就是緩衝墊,擁有越多種類越無後顧之憂。


  • 保障生活的,這個不是日常生活費!這是生活保障基金!為什麼,以防失業換工作,或者生病在家需要調養,或者家人有什麼急事要借錢,這是應急的錢。12個月的生活費為最低標準,存夠了就可以暫停了,缺了隨時再補。


  • 保障人的,對,就是保險。別有個醫保或者新農合就高枕無憂了。得憂,特別憂!一場大病,回到解放前。之前新聞報道,有的家庭寧願去眾籌騙取社會捐贈,都不願意賣房子賣車給家人治病,因為什麼?拋卻人性的貪婪不提,這些東西賣了,再回來就難了。大病+重疾,好好研究研究,線下的太貴就買線上的。有就比沒有強。孩子上個意外醫療,磕磕碰碰也沒有負擔。


  • 投資給人的,你學習、孩子學習,用於學習的錢,一定要專門留出來。投資什麼,不如投資自己。先投資自己,再投資孩子。有的家長,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週一到週日十個課外班,孩子累,家長焦慮。有那個功夫,跟自己使使勁不好嗎?做個榜樣,比啥課外班都強。


  • 錢生錢的,你憑啥想吃喝不愁閒錢不斷啊?哪兒來啊,就從這來。今天不提怎麼錢生錢,就是告訴你,咱得開始走這個腦子了。甭管多小的理財知識,甭管多差的數學基礎,甭管多複雜的金融原理,慢慢了解,咱也不求一口吃個胖子。哪怕瞭解一點兒,基金理財能多一個百分比,都比什麼也不學來得有價值啊!


比如月薪一萬,日常生活費8000,還剩兩千。我建議,這兩千,分成四份存到你的小金庫裡。


慢慢攢,越來越多。


況且,保障類和學習類的,佔用資金比例都會越來越少。保險買過之後,每年繳費額度就固定了。學習也是有階段性的,不會一直佔著你的錢。


慢慢的,生錢的錢會越來越多。


而你學習的生錢知識,也能提高你生錢水平。


如果你說,我不愛學習又害怕投資,就買保險和攢錢,也挺好。其實大部分家庭的財產配置或者規劃都是這樣的模式,風險有保障,生活有依靠。


最怕是,上面四個小金庫都沒有,每個月月光甚至負債,下個月領到工資先要還信用卡,那就比較危險了~


最後一個小竅門,這四個分類,錢不要放到一起。每個種類都有單獨的路徑,避免最後花亂了。


比如保障生活的就留在發工資的卡里,比如招商銀行。學習的放在微信,隨時付款。支付寶裡放錢生錢的,投個基金啊餘額寶的也方便。保障類的就放建設銀行,專款專用。


最後願,閒錢不斷~~


宅理財 | 四個金庫安排起來,越難越該好好做資產配置


關注 ,80後巨蟹女,職場我有不同看法,唱唱反調,給你一個新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