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創]羅氏小品文之承諾


[作者原創]羅氏小品文之承諾


[作者原創]羅氏小品文之承諾

承諾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是古人對保家衛國作出的錚錚承諾!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這是古人對愛情的美好承諾。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這是古人對婚姻的鄭重承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是古代讀書人的豪邁承諾。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是古代君子的莊嚴承諾。

“君無戲言,一字千金。”

這是封帝王金口玉言的隆重承諾。

“一口唾沫一個釘,一聲喝叱一聲雷。”

這是古代農民對自己言行一致的樸素承諾。

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人讀者應該都記得:諸葛亮草船借箭之際而甘願向周瑜立下軍令狀,關羽為爭守華容道而甘願向諸葛亮立下軍令狀,馬謖為爭守街亭而甘願向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暫且拋卻輸贏得失不論,其實這鐵面無私的軍令狀,何嘗不是軍人勇於擔當的一種承諾。

雖然承諾只是一個人單方面的誓言,然而它所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和誠信力量。

一個人如果不斷地做出承諾,然後又隨意地丟而棄之,食言而肥,那就是在任意地踐踏自己的人生誠信,此後大家都可以把他當做一個言而無信、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相當可悲的。

所以孔子在《論語·為政》就慨嘆地說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由此可見承諾的分量很重很重,重逾泰山。

由此可見承諾的價值很貴很貴,貴比黃金。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許多仁人志士為了自己曾經的一句承諾,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去悍衛它,踐行它,實現它。

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信守承諾的人就是講信用的人,是珍惜自己榮譽和信譽的人,是重視自己道德品格的人。

這樣的人才值得大家信賴和追隨,並且發自內心的由衷敬佩與敬重。

如果一個人根本不考慮自己是否有兌現承諾的實力,信口開河,任意作出輕飄飄的承諾,結果所有的承諾都無疾而終,隨風而逝。

這樣的承諾最終變成人人唾棄的謊言,淪為笑柄。

這樣的人最終只會在謊話連篇中喪失自己全部的人格和信譽,然後名譽掃地,被永久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到永遠的唾棄。

所以我們在作出承諾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要珍惜自己的承諾,就象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

畢竟,沒有人逼著你做出承諾。

所以不要輕易對別人作出承諾。

但你一旦做出承諾,大家就會都在旁邊冷眼旁觀,看看你的承諾是重逾泰山,價值連城,還是廢話一句,廢紙一張。

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別對他人的承諾期待太多,有時期待太多,反而會失落太多。

畢竟那只是他人的一廂情願,收穫別人的承諾,恰似天上掉餡餅和守株待兔一樣難逾上青天。

我們更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承諾。有些人的承諾就如那閃閃發亮的肥皂泡一般,光彩照人,然而一戳就破。

這樣說來,承諾猶如一柄雙仞劍,當你言出必踐的時候,它會為你增光添彩,讓你高潔偉岸的形象愈加神采飛揚;當你言而無信的時候,它會讓你傷痕累累,步履維艱,難以前行。

所以最後我的建議是:慎重承諾,超值交付。

寫於2020年4月1日

[作者原創]羅氏小品文之承諾


[作者原創]羅氏小品文之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