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劉邦,字季,公元前256年出生於沛縣(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一個普通農家之中,史書上對劉邦的外貌有簡單的描述,說他額頭高高隆起,鬍鬚很漂亮,左邊的大腿還有72顆黑痣。當然了,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的身世也被神化了,《史記》裡說劉邦的母親有一天在水塘邊打瞌睡,夢見了天神,這個時候忽然雷電交加,天色陰暗,劉邦的父親前來接應,看見一條龍盤在劉邦母親的身前,不久之後,劉邦的母親就懷孕生下了劉邦。這一說法說到底其實就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給自己的統治合法性披上的“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而已。

劉邦長大之後,不願意幹農活,身在農家卻不幹農活,劉邦的父親當然看不下去了,就認為自己這個小兒子是個無賴。可是劉邦依然我行我素,慷慨豪俠,愛交朋友,西漢開國的功臣蕭何、樊噲、曹參這些人都是他的同鄉好友。在戰國末期,劉邦甚至跑去魏國想投奔到信陵君門下當門客,可是等他趕到時,信陵君已經死了,再後來魏國滅亡,劉邦才又回到家鄉沛縣。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回到家鄉之後,劉邦在朋友的推薦下當上了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長),成了大秦王朝一名最基層的公務員。既然是公務員,那肯定有出公差的機會。有一次,劉邦到帝國首都咸陽出差,正巧碰上秦始皇出巡,看著皇帝儀仗那威嚴的場面,史書很巧合的和記錄項羽的反應一樣,也記錄了劉邦的反應—劉邦不禁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是也”。

劉邦的日子就這麼幾乎和所有的基層公務員一樣,不鹹不淡的過著。這天,一個為躲避仇家從外地搬來沛縣的富翁呂公要過生日,因為這個呂公和沛縣縣令是好朋友,縣裡的人都想通過他和縣令拉拉關係,所以給他來慶生的人絡繹不絕,連大堂裡都坐不下去。最後負責接待的人沒辦法就宣佈了一條規矩—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當然不會錯過這湊熱鬧的機會,他也來了,不過他一文錢沒帶,卻對接待的人說:“我出賀禮一萬錢”。呂公聽到這個消息,親自出來迎接,看見劉邦的形象可謂是器宇軒昂,非常喜歡,就把劉邦請上座。據說呂公是個很擅長相面的人,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劉邦,判定劉邦以後一定會大富大貴,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後來劉邦做了皇帝,呂雉自然就成了皇后,就是大名鼎鼎呂后。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後來,劉邦又一次要出差了,不過這次差事可不輕鬆,是要劉邦押送一批囚徒到驪山去給秦始皇修陵墓。山高路遠,押送的人手又不足,所以出發沒多久,囚徒們就紛紛開始逃亡。劉邦估計,照這樣的情況走下去,到不了驪山囚徒們都得跑光了,那到時候自己就是失職之罪,按照嚴酷秦朝律法,這也是個大罪,與其到時候被責罰,還不如自己也乘機逃亡算了。在走到芒碭山的時候,有天晚上劉邦喝酒喝大了,乘著酒勁,劉邦乾脆就將囚徒們全部釋放,讓他們自尋生路去了。

其中有十幾個囚徒感念劉邦的恩德,就留下來要跟隨劉邦,於是劉邦叫兩個人在前頭探路,一行人準備一起去找個落腳的地方。過了一會,探路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擋住去路,不能再走了。劉邦已經醉意熏熏了,說:“大丈夫走路,有什麼可怕的!”於是趕到前面,拔劍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劉邦當了皇帝以後,為了增強自己受命於天的神聖性,這個事情也被神化了。《史記》裡說,人們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黑暗中哭泣。有人就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啊。我的兒子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所以忍不住痛哭啊。”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知道劉邦原來是天神赤帝之子,對他就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隨了。這就是著名的“高祖斬白蛇起義”的橋段。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現實中的劉邦當然沒有這麼神,他只能帶著跟隨他的人在芒碭山區裡東躲西藏,躲避秦政府的通緝,不過劉邦也因此慢慢在被秦政府壓迫的活不下去的人群中逐漸打開了名氣,不斷有人來投奔他,劉邦隊伍逐漸發展到幾百人。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到了沛縣,沛縣縣令也想起兵響應。這時,劉邦的朋友蕭何和曹參都在縣衙裡當差,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開始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就下令把劉邦召回來,可是後來縣令又覺得劉邦勢力太大,召回來不好控制,就關閉城門,不讓劉邦的隊伍進城,還準備把當初出主意的蕭何曹參關起來。蕭何曹參趕緊逃出城外,向劉邦報信,劉邦命令人將勸降信射進城裡,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百姓對平時就不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在劉邦的鼓動下,很快就殺了縣令後開城門迎進劉邦。大家一致推舉劉邦作為起義軍的首領,號稱“沛公”,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這個時候劉邦已經48歲了,在古代已經可以做爺爺的年紀了。

劉邦率領起義軍和秦軍交戰屢獲勝利,後來又和項梁項羽會合,參與了擁立楚懷王的活動。公元前207年,楚懷王命令宋義項羽救援趙國的同時,派遣劉邦西進關中(現在的陝西省中部地區),直撲秦帝國的首都咸陽,並許諾誰先攻入關中消滅秦朝,就封誰為“關中王”。劉邦利用秦軍主力和項羽在鉅鹿決戰的時機,避實就虛,很快抵達咸陽南部第一個險關—武關。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武關距離咸陽已經很近了,起義軍逼近咸陽的消息連躲在深宮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秦二世都知道了,秦二世找來丞相趙高不滿的質問說:“丞相不是說叛賊都快剿滅乾淨了嗎?為什麼還有打到咸陽來的?”趙高感受到了秦二世的懷疑和不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自己親屬掌握宮廷禁衛的權力,先下手為強,派人殺入宮中,逼迫秦二世自殺。秦二世苦苦哀求,哪怕做個普通百姓都好,可是沒有人同意。秦二世沒有辦法,只能拔劍自刎,結束了暴虐荒淫的一生。秦二世在位僅僅3年。

趙高殺了秦二世之後,開始想自己做皇帝。可趙高雖然也算秦朝皇室疏遠的一支,但是血統離秦皇室正宗已經差了好幾代了,嚴重違反了世襲制下皇位傳承的規則。大臣們看趙高戴著皇帝的印章玉璽,都低頭不說話,以沉默表示反對。趙高沒有辦法,他總不能把所有的官員都殺了啊,只能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了秦二世的侄兒—子嬰,企圖繼續操縱大權。這個時候,秦帝國已經喪失了絕大多數地方的控制,君臣們認為不適合

秦王子嬰不甘心像叔叔秦二世一樣做趙高的傀儡,打算除去趙高。按照繼位的禮儀,秦王子嬰需要齋戒沐浴五日之後,才能去接受玉璽,正式登基。到了那天,子嬰推脫身體不好,不能出門。趙高心急,就親自去催促,誰知到了秦王子嬰的宮中,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邊上的宦官一刀砍死了。隨後,子嬰隨即召群臣進宮,歷數了趙高的罪孽,並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秦王子嬰掌握權力以後,決心做最後一搏,他派最後的一點兵力扼守在武關到咸陽之間最後一個關隘—嶢關(現在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城南),希望能擋住劉邦大軍前進的腳步。

劉邦巧妙的繞過嶢關,在咸陽北部的藍田大敗秦軍的最後一點兵力,於公元前207年十月抵達咸陽近郊的霸上(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大軍威壓咸陽。

事已至此,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能素車白馬,捧著皇帝玉璽跪在路邊向劉邦投降,曾經氣吞山河,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就此落幕。從秦始皇滅六國的公元前221年算起,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歷時只有短短的15年,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劉邦率領大軍進入咸陽之後,看到巍峨豪華的宮殿,頓時有些失控,恨不得當時就住進去好好享受一把。這時,劉邦的手下樊噲和張良先後前來勸說,讓劉邦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鑑。劉邦展現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風格,聽從了勸說,封存了宮中的府庫,沒有取走一點財寶,帶著大軍又重新退回駐守到霸上。

有志不在年高:漢高祖劉邦的逆襲之路

劉邦到達霸上之後,向關中父老宣佈,過去嚴酷的秦朝法律一概廢除,只有三條法令“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這就是成語“約法三章”的出處,現在指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規則需要遵守。老百姓們被秦朝嚴酷的法律壓迫的苦不堪言,劉邦的約法三章舉措讓他深得關中百姓的擁護。這個時候的劉邦已經從一個不務正業的農家子弟成為深受民眾擁護的一方諸侯。從48歲的高齡開始真正的事業,劉邦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人生華麗麗的轉身和逆襲,不得不說,有志不在年高啊。

就在劉邦在咸陽等著楚懷王實踐承諾,封他這個先入關的“關中王”的時候,項羽已經在鉅鹿大破秦軍,一路向西也向咸陽進發。劉邦這時候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派兵扼守函谷關,打算阻止項羽西進,讓他可以安心的做一個關中王。可是劉邦忘了面對的可是剛在鉅鹿之戰中以一破十戰神級的項羽,很快劉邦就要為他這個錯誤的舉措付出代價,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