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這兩天最吸引我注意力的除了全球疫情之外,就只有關於肖戰的“227事件”了。

眾所周知,肖戰是在《陳情令》播出之後而火起來的,也因此劇中的兩個主角(肖戰和王一博)成了很多人腦補中的的CP,吸引了一大波CP粉。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事情的開端只是因為肖戰的CP粉在一家網站上發表了一篇以肖戰和王一博為主角的小說,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戲劇性的設定。

比如,肖戰變成了一個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髮廊妹。

比如,肖戰和王一博在文中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等等。

這本來只能說是CP粉圈子裡,出於對偶像的喜愛而自娛自樂的產品,可是這篇文章卻被肖戰的唯粉(只喜歡肖戰本人)看到了。

於是肖戰的粉絲圈爆發“內戰”了。

肖戰的唯粉認為,偶像的形象不能被侮辱,於是大規模“有組織”的舉報了發表該文章的平臺,甚至牽連了其他平臺。

AO3被牆、B站音樂劇被下架、lofter無數寫手被逼刪文、百度網盤和豆瓣被刷低分......

最終的結果肖戰粉絲惹了眾怒,這本來是肖戰粉絲圈(cp粉和唯粉)的糾紛變成了社會現象。無數被波及的路人,紛紛在其代言的品牌下表示拒絕購買其代言的產品。

這個去年還炙手可熱的頂級流量,在今年開年沒多久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糊了!

誰是誰非,難斷對錯。但是可以說,從事件的起因發酵可以很明顯看出粉絲的不理智行為是佔很大一部分原因的。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根據《中國粉絲追星大數據報告》顯示,現在的明星粉絲構成中,大概30%的粉絲是19歲以下的孩子,有48%左右的是20歲到29歲的年輕人。

也就是說,現階段大部分追星的粉絲都還是孩子,而這些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最強烈又容易受情緒支配的階段。

家裡有追星的孩子應該對此深有體會,畢竟追星話題一直是家長們深受其擾的問題。

很多孩子因為追星放棄學業、放棄生活,變得瘋瘋癲癲。

可是即使這樣,我還是想說,追星這件事情本身沒錯,追星行為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而且本質上家長困擾的也不是孩子在追星,而是孩子在追星過程中失去自我。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一、追星行為,一直存在

不要以為只有現代的我們才追星,追星這種行為從古至今從未消失。

就講大家最為熟悉的例子吧,中國4大美男子之一潘安的美貌應該沒人能質疑,甚至現在我們也常“貌比潘安”來形容一個男子長得美。

那麼歷史上的潘安到底有多美呢?

據《世說新語》中講到,潘安每次出去遊玩的時候,都會有大批人跟隨,只為一睹他的美貌。

一路追隨他的人們就朝他的車上扔鮮花扔水果,這就導致潘安每次回家的時候都是滿載而歸,車上滿滿的都是鮮花水果。

這也是成語“擲果盈車”的由來。

由此可見潘安當時就有一大批“死忠粉”了,含蓄的古代如此,換到更為開放的現代就更不用說了。

什麼是追星?

王爾德曾經說過:“即使身處髒水溝和下水道,也要仰望星空。”

而在追逐的人眼中,他所追逐的人,就是星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或多或少都會有崇拜或者傾慕他人的時候。

從小時候孩子崇拜爸爸媽媽說出“以後我要成為爸爸媽媽那樣優秀的人”,到後來在“我的夢想”的作文裡寫下想要成為科學家的童言。

這些其實都是在追星。

追星行為,一直存在,從古至今,從小到大,每個人眼裡都有一顆星星。

二、追星,是孩子對於美好的嚮往

追星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很喜歡的一位主持人,撒貝寧撒老師在《放學別走》節目給出了答案:

“追星,其實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了一個,你理想中的角色,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其實追來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我們每一個人 ,都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裡,而現實並不那麼完美,你不可能做到如願以償。但是,你至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構架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你看他他就是我想要的一個樣子,但最終投射到自己身上,

你是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像他一樣優秀,像他一樣成功”。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同樣的道理,阿德勒在他的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中說過:

個體生來就有追求優越的內驅力,在這種力量的驅動下,個體會力圖做一個沒有缺陷、完善的人。

追星其實就是孩子在力圖做一個自己認為的更為完善的人,就本質上來說,追星的確很美好,可是不理智的追星帶給自己和他人的只是一種傷害而已。

三、追星很美好,但不理智的追星行為只會帶來傷害

成長期的孩子把明星和偶像看成自己成長的燈塔,把明星們展現出來的美好當成自己對優秀的定義,併為之努力尋找理想中更為美好的自己。

追星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是孩子對自我的一種探尋,但是不是任何打著美好名義做傷害他人的事情都能夠被原諒。

也許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楊麗娟事件”了,但是最近的“227事件”,大家絕對印象深刻。

“227事件”肖戰被全面抵制之後,部分肖戰的瘋狂粉絲髮博稱“自殺退圈”以表達自己的委屈,隨後江蘇網警表示“發佈虛假自殺言論博眼球,已涉嫌違法”,讓這件事成為一個笑話。

可是作為一位母親,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心裡是真的很難過。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粉絲為偶像明星應援,買點代言產品或者參加音樂會見面會我也覺得可以理解,但是我是真的不能理解為了偶像而做出違法行為的粉絲。

明星再優秀再璀璨也是其他人,只有我們是我們自己。

那位發佈虛假信息的粉絲有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多少人,就算是不在乎自己,那麼家人好友呢?

所以我不否認追星這件事,但我覺得不理智的追星行為只會帶來傷害,而傷害則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四、家長教會孩子理智追星,才是“追星”的正確打開途徑

1、教會獨立思考

都說“千人千面,萬人萬語”,可是在飯圈(粉絲圈)之中,作為粉絲的個體似乎已經丟棄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就像是這次“227”事件的開端是因為一本同人文,一個粉頭帶領8000多個粉絲報警舉報AO3導致AO3被牆,這件事就相當於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看到一本自己不喜歡的書,於是把整個圖書館給燒了。

不是說有組織有紀律不好,而是即使在一個群體之中也不能忘了自己,不能忘了對錯選擇。

無論追的明星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該教會孩子做出自己認真思考後的行動,而不是跟著他人的情緒而走,丟失了自己的意志。

無論什麼時候,家長都要教會孩子在群體中保持自我思考,做出思考後的行動,而不是腦袋一熱,就衝動行事。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2、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追星這件事,家長溝通好引導好,完全是對孩子有益無害的。塞內加曾經說過:“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在幼兒還在崇拜爸爸媽媽的時候,青少年就開始了追逐偶像明星的行為,而青春期也是孩子價值觀塑造的最為關鍵的時候。

在孩子崇拜偶像光鮮的一面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看到偶像光鮮下不為人知的辛苦和付出。

讓孩子明白所謂的“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明星成功的背後也是有無數沉澱,他們的成功遠沒有他人看見的那麼輕鬆寫意。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3、開闊孩子的眼界

就像是我之前所過的,每個值得追的人都是明星。

家長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讓孩子認識到世界上有無數值得我們追逐的“明星”,不僅僅是在舞臺為我們帶來娛樂的偶像明星,還有為我們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為我們遮風擋雨的無數先驅。

比如前段時間刷屏的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高二學生塗宇恆,他花費了整整四天的時間,用光了4支筆,用1.5萬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畫出了一幅鍾南山的畫像。

這是塗宇恆用自己的努力向心中的“明星”鍾南山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孩子價值觀的問題,如果孩子三觀正確,無論是誰,孩子都會在他人的身上找到閃光點;反之如果孩子價值觀扭曲,那麼孩子就會偏聽偏信,即使證據擺在他面前也拒絕接受,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考慮他人。

為了追星,孩子變得“瘋癲”?追星沒錯,關鍵是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追星本身並沒有錯,關鍵是家長如何在孩子追星過程中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他們理性追星。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