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現轉向信號,一大波機構二季度策略密集出爐

導讀:二季度第一個交易日多空對壘!

來 源丨21資本

作 者丨姜詩薔

.....................

受疫情影響,震盪調整已經成為3月份以來資本市場的主題。

從海外市場來看,道瓊斯指數在3月份下跌幅度達13.74%、標普500指數在3月份下跌了12.51%,二者均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3月份,三大股指均以下跌告終。上證指數當月下跌了4.51%,創業板指、深證成指則分別下跌9.64%和9.28。

全球疫情仍未有拐點趨勢,國內則即將迎來上市公司一季報的密集發佈,在這個背景下,面對即將到來的二季度,機構相應的配置策略,尤為需要關注。


1、北向資金再度流入

北向資金現轉向信號,一大波機構二季度策略密集出爐

二季度首個交易日,A股交投並不活躍。

數據顯示,當日兩市成交額依舊不足6000億元,為5847.33億元,較3月31日略增約231億元。

從行業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電子、有色金屬、房地產、電氣設備、休閒服務、家用電器6個行業板塊保持上漲,電子、有色金屬行業漲幅超過1%,分別為1.57%和1.24%。

商業貿易、農林牧漁、醫藥生物、綜合、食品飲料、交通運輸一級建築裝飾共7個行業板塊跌幅超過1%,領跌行業板塊。

從概念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則全線爆發,包括方正電機、北特科技、天華超淨、浩物股份、越博動力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資金在3月末以來逐步表現為斷續的淨流入狀態。

4月1日,北向資金淨流入42.36億元,其中深股通淨流入38.23億元、滬股通淨流入4.13億元。這是3月5日以來,北向資金再度攀上40億元的淨流入規模,也是近一個月以來的高點。

事實上,在3月5日之後,3月9日、3月13日、3月19日,北向資金均創下了超過百億的淨流出記錄,同時在3月11日至3月19日期間,北向資金表現為連續的大額淨流出。

隨後在3月20日,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其後3月24日、3月25日、3月27日、3月31日以及4月1日,北向資金均表現為淨流入。

研究指出,隨著海外流動性壓力逐步緩解,國內疫情逐步企穩,北向資金也有望逐步恢復流入。


2、二季度策略密集發佈

北向資金現轉向信號,一大波機構二季度策略密集出爐

多重因素影響,那麼二季度市場會如何表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當前多家買賣方機構已經搶先發布了二季度市場展望及策略。包括光大證券、渤海證券、愛建證券等賣方機構,以及星石投資等買方機構。

星石投資認為,二季度宏觀層面最大的驅動因素看兩方面:一是復工復產後國內逆週期調控發力,驅動內需修復;二是全球流動性大幅寬鬆。預計二季度國內內需將率先反彈,經濟有望持續修復。

就海外疫情的影響來說,由於海外的疫情防控滯後於中國,預計二季度外需端仍會面臨一定的壓制,但目前全球流動性極度寬鬆、各國的高額財政刺激計劃也已經陸續落地,預計隨著政策刺激效果不斷累計,外需從三季度開始有望逐步回穩。

方正富邦基金指數投資部王義發則認為,當前A股隱含的收益率遠遠高於其他市場,A股股息率相對理財產品、餘額寶等的收益差進一步縮小,彰顯A股的配置吸引力正在上升。

此外,A股市場當前整體槓桿率較低,資金供給也維持寬裕,我國疫情管控也取得明顯成效,就此而言,二季度A股相對外盤將繼續顯示出明顯的韌性特徵,從中長期來看,A股仍具備明顯的配置價值。

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則是業績報告。

從時間節點來看,4月份是上市公司年報、季報的集中披露期,業績增速雖然大部分已有市場預期,但是實際業績增速的不佳依然是市場的主要壓力,這也將是市場短期面臨的主要壓力。

愛建證券認為,預計兩會在4月召開,政策驅動力大增,主題性機會將吸引市場的注意力,而逐漸忽略業績因素。而到6月份,中期業績將開始有所體現,經濟的恢復能力將得到驗證,成長性好的公司將為市場所關注,隨著時間的推 移,政策效果的體現將逐漸消除疫情的影響。

3、主題投資受捧


從機構端反饋來看,多家機構提及了二季度的主題投資機會。

愛建證券認為,市場雖然是震盪格局但是依然具有上升空間只是過程反覆,空間不是很大。從機會上看是交易性機會為主、結構性的主題機會特徵,從長期看,選擇有估值和成長優勢的公司也是好的時點,因此需要關注宏觀環境和上市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從而進行戰略配置。

中泰證券則指出,隨著美股流動性危機的解除,全球風險偏好有望從極度悲觀的預期逐步回升,這也為二季度全球市場包括國內A股在內的資本市場反彈提供了可能性。

A股市場並不算貴,且隨著無風險利率下行和風險偏好提升,估值水平有系統性提升的可能性。

二季度主題投資機會凸顯,有機構建議關注醫藥、計算機、農業及食品安全主題投資機會。

星石投資的配置則集中在六個方向,包括受益於疫情後消費回補以及行業集中的大眾消費與服務方向;受益於低利率、新基建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5G產業鏈方向;受益於全球流動性寬鬆和成本端支撐的有色金屬方向;受益於產業升級與國產替代的高端裝備方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向;醫藥生物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