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進出口貿易受影響巨大。今天就跟食材品牌觀察一起來看看,近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1月越南對華出口額下降1.1%


日前,越南工貿部表示,在2019年1月,越南對中國水產品出口額佔越南水產品出口總值的10%,但在2020年1月,該比重降至8.9%

印度1月份冷凍蝦出口量環比下降36%


據印度工商部(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發佈的初步貿易數據顯示,與2019年12月相比,印度1月份冷凍蝦出口量4.05萬噸下降了36%,較前一個月(2019年12月)減少了2.24萬噸。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然而,與2019年1月同期相比,出口增長了6%。因此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季節性的降低狀況。


第16屆世界金槍魚貿易會議和展覽會宣佈推遲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Infofish會議宣佈,原定於5月27日至29日在泰國舉辦的第16屆世界金槍魚貿易會議和展覽會已經推遲


據悉,該會議每兩年在泰國曼谷舉行一次。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三項全球頂級海產品會議宣佈推遲


日前,又有三項全球頂級的海產品會議宣佈推遲,其中一個是被稱為“旗艦漁業展”的2020年愛爾蘭船長博覽會,另一項是即將於西班牙舉辦的食品與餐飲聯合貿易展,以及烏克蘭的魚類商業展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挪威對華三文魚出口額較去年同比下降83%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挪威對中國的冰鮮三文魚及其它鮮活海產出口短期內受到了影響。


從2020年伊始至今,挪威海產對華出口量共計21,360噸。其中三文魚出口量2,272噸2月期間,挪威對華出口了363噸三文魚,較去年同期下降83%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儘管總體降幅明顯,但每週的貿易量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這表明在年初之後,市場需求正在穩步恢復。


2020年的第9周,挪威向中國出口141噸三文魚,較第8周100噸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西班牙對華出口貿易受損嚴重


據西班牙媒體2月報道,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以中國為食品出口主要對象的馬拉加,出口貿易受損嚴重。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當地肉類公司Famadesa稱,其約有100個集裝箱,總價超過200萬歐元的出口貨物在運輸過程中被滯留,而因滯留而造成的貨物損失只能由公司自行承擔


法國對中國出口貿易嚴重受阻


法國對華出口貿易也受到了阻礙。大批法國貨物集裝箱在疫情期間被困在各大碼頭、港口,無法及時卸貨。由於大量農產品無法順利輸入中國市場,致其價格出現暴跌。


據悉,近期法國豬肉的價格已經從1.7歐元/公斤跌至1.45歐元/公斤(約合人民幣11.25元/公斤)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雪上加霜的是,自今年1月底以來,中法兩國唯一的一條貨運鐵路目前也被政府緊急叫停,預計在今年4月前都將難以恢復運行。


疫情之下,法國無論是從陸路還是海路,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都受到了較大影響和考驗。


意大利對華肉類出口同樣受阻


此外,意大利各大城市受封城影響,意大利北部地區的肉類產品出口至中國同樣受阻。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巴西對華肉類貿易磋商緩慢


南美洲的情況亦不太樂觀,中國與巴西的肉類貿易磋商亦非常緩。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方買家與巴西肉類供應商的談判自1月25日起已暫停,至今尚未完全恢復。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巴西動物蛋白協會(ABPA)負責人稱,巴西的禽肉和豬肉出口也面臨類似的情況。他表示,新訂單和合同談判的進度均大大放緩,並預計出貨可能因疫情防控措施影響而有所延遲。


阿根廷對華肉類出口貿易大幅放緩


中國牛產品進口的另一主要來源國阿根廷,對華肉類出口貿易同樣大幅放緩。


據彭博社報道,港口貨物處理因受疫情影響,工作人員輪班或停工等各種原因,而導致港口的貨物大面積積壓得不到及時處理,使阿根廷和其他南美國家對中國的肉類出口幾乎處於滯緩狀態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阿根廷肉類工貿商會(Ciccra)主席表示,由於本國產品出口受阻,貨物交付延遲,導致收款也出現問題。


2019年阿根廷紅蝦捕獲量較上一年減少15%


2019年,中國是阿根廷紅蝦最大的目的地市場。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市場需求減少。據估計,為此阿根廷今年的蝦捕獲量僅為21萬多噸,比2018年減少約15%

【行業資訊】全球進出口貿易最新信息來了!

疫情的發展,關係到我國餐飲行業的命脈,也決定著進口貿易的走向。鍾南山院士預計疫情將持續到四月底。


如果順利,在新冠疫情過後,消費者對美食的渴望將得到釋放,疫情後的餐飲行業,增長可期,而這也將重啟食材進口業務。


因此食材品牌觀察認為,現在不是“賣貨”的好時機,但是進貨價格走低,可以考慮。待市場恢復正常的時候便有利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