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贛州經開區:搭建“懶得”平臺,坐上“富的”快車

客家新聞網訊 劉瑾 記者楊成雄報道:“動動手指頭,就能買到農村‘土鴨’,非常很方便!”3月31日,家住贛州經開區黃金家園的賴女士在“懶得社區”微信小程序扶貧專場購買了鳳崗鎮峨眉村貧困戶養殖的“土鴨”。

今年以來,贛州經開區以“懶得社區”平臺為依託,全面承載精準扶貧產品,打造深耕作、寬輻射的精準扶貧數字化新模式,在電商扶貧、消費扶貧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脱贫攻坚」赣州经开区:搭建“懒得”平台,坐上“富的”快车

贛州經開區幹部職工在愛心扶貧蔬菜超市購買、提取農產品。

長期以來由於銷路狹窄,贛州經開區許多貧困戶的農產品“養在深閨無人知”,貧困戶難以實現穩定脫貧。為此,贛州經開區與本地社區團購平臺“懶得社區”合作,在“懶得社區”微信小程序推出扶貧專場,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途徑,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貧困戶只需向我們填報農產品信息,平臺審核通過後即可上架售賣,其他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問題都由平臺解決。”“懶得社區”創始人郭昌海介紹說,“自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已開展了4期扶貧專場活動,共銷售了1598單扶貧農產品,累計近5000斤,群眾反響不錯。”另外,贛州經開區還培養了“田螺哥”嚴來春等33名貧困戶成為“懶得社區團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銷售果蔬肉蛋等生活必需品35萬元,人均增收1000餘元。

“我們已在全區範圍內建設了16家愛心扶貧超市作為‘懶得社區’購物提貨點,貧困戶只需要入駐即可。另外,我們還會定期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指導他們如何運營管理,提升購買率。”區招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悉,接下來,贛州經開區將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鼓勵工會會員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全年安排三分之一的工會資金兌換懶得社區電子購物券,用於扶貧產品的採購。同時,在區內各醫院、學校、企業設立愛心扶貧超市,培養更多的貧困戶成為“懶得社區團長”,負責運營愛心超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