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较晚入局口罩行业的接盘者,疫情过后,一地鸡毛

随着疫情的爆发,口罩成了稀缺品,服装厂开不了工,但老板也不想闲着,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他们眼珠一转,打起了口罩的主意。

那些较晚入局口罩行业的接盘者,疫情过后,一地鸡毛


被市场巨大的稀缺性所吸引,这些外行人把自己的服装厂改造成口罩厂,也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各地爆出了某某服装厂11天建成,投入生产;某某车间8天改造成口罩厂,建厂的速度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无数资本疯狂涌入这个行业。

你若新手没有基础,厂址规划环评报建还没搞完,口罩早饱和了。生产许可办下来估计要一年多,一年之后你觉得口罩还会缺么?

那些较晚入局口罩行业的接盘者,疫情过后,一地鸡毛


他们可没工夫想这些,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两台口罩机大概在40万左右,包装机10万,车间改造预计20万,再进一些原材料,100万左右的投资是能打住的。

原料的价格那是水涨船高的。按照以往的市场价,1.2万元一吨就能买到,但是那会儿已经5万一吨啦。有些老板觉得贵,忍了一手,第二天又涨到了10万一吨,笔者都觉得肉疼。据说现在已经到了20万了。当时熔喷布已经非常抢手,这些都是库存货,很多厂家还没有恢复生产。厂家也不接受预付,一定要全款。

生产好了,找供应商。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接急单,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都在满足政府指定的生产订单,还有他们原有的老客户。老客户也在扩大产能,还在购买口罩机。光是这些订单,都积压了很多,生产不过来。

那些较晚入局口罩行业的接盘者,疫情过后,一地鸡毛


你要签合同也可以,但是要等,至于等到什么时候,厂家也不知道。他们只是含糊的说四五月份,真要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口罩市场看起来很美,是一块很肥的肉,但不是谁都能吃得到。这里面有从业十几年的业内人士,他们才是真正的玩家。这潭水也很深,不是随便什么人转行过来就能玩得转的,稍有不慎,就被淹死。

疫情过后,一地鸡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