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胡賽萌/文

人類,永遠要警醒: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不要等飢餓來臨,我們才去反思自己的懶惰和浪費,那時就太晚了……

01

搶米風潮

最近,湖北的黃岡、宜昌、鄂州等地,出現了搶購糧油的風潮。

為此,各地政府均發佈通告,提醒廣大群眾不要盲目跟風“搶米搶油”,並曬家底,以安民心。

黃岡表示,對於散佈糧油緊張的虛假信息,是否是個別不良商戶為促銷庫存物資所為,目前正在調查。

鄂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呼籲廣大群眾不要捏造、散佈糧油漲價信息,以免造成市場恐慌;對商戶哄抬米油價格的行為,將予以懲處。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宜昌發改委官員則大曬家底,稱宜昌境內稻穀庫存約43萬噸,儲備稻穀38.09萬噸,大米加工企業商品稻穀4.7萬噸,可供全市總人口消費近6個月。

其實,也怨不得湖北百姓聽信謠傳,跟風搶購,畢竟“吃”字當頭,誰都不敢大意!

疫情席捲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停產停工、經濟停擺,為了避免造成本國糧食危機,不少國家一邊囤糧,一邊限制糧食出口。

一週前,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宣佈自3月24日起,禁止大米出口;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等11種農產品;塞爾維亞宣佈,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

隨後,埃及、柬埔寨、俄羅斯等國相繼跟進,陸續宣佈了一系列糧食出口禁令。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此外,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出口也在放緩,最大稻米出口國的印度,其大米出口也幾乎停滯。

面對疫情之下的糧食禁令,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都說“家中有糧,心裡不慌”,可如果沒有糧,誰能不慌?

02

浪費糧食

吃飯,是中國最重視,也最喜歡的事情。

作為農耕民族,中國人非常重視糧食,所謂“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中國人對待吃,從不含糊,以至於影響著中國人的方方面面。

在中國,工作叫飯碗,謀生叫餬口,過日子叫混飯吃,混得好叫吃得開,受歡迎叫吃得香,花積蓄叫吃老本……

此外,還有諸如吃秤砣、吃不消、吃豆腐、吃軟飯、吃不了兜著走、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吃一塹長一智等日常用語,幾乎人人張口就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如此重視“吃”的民族,歷史上卻曾多次遭遇大規模的饑荒。這次疫情,會給中國造成糧食危機嗎?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對此,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換言之,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全球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市場不會出現混亂,老百姓不會餓肚子。

儘管如此,但這也給廣大中國人敲了個警鐘: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小時候在農村,長輩就常跟我們小孩子說,“一粒糧食一滴汗”;上學後,老師也教我們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可是,隨著經濟的發達,中國人越來越有錢了,之前對糧食的格外珍惜,如今已演變成在飯桌上的肆意浪費。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在2019年糧食研討會上,中國食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院長洪濤透露,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是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

這種浪費是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每年在餐桌上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中國人一年的口糧。

03

飢餓的滋味

中國人在餐桌上的浪費,觸目驚心!

兩會代表陳代富曾說,各類餐廳的宴席上,無論是公務接待還是私家宴請,宴席散時總是吃的少剩的多,國家急需制定《反浪費法》,制止和防範浪費行為。

中國農業大學武維華教授說,根據對北京數個大學餐後剩菜剩飯的調查表明,倒掉的飯菜總量約為學生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按照2019年全國高校在校學生2500萬人計,每年大學生倒掉的剩菜,可養活800萬人。

成年人的餐桌剩菜,足夠2億人一年的口糧;大學生的食堂剩飯,可以養活800萬中國人。這是恥辱的數字,更是罪惡的對比!

成年人在餐桌上浪費,大學生在食堂裡擺闊,如果連“天之驕子”都如此浪費,那中國的未來又在哪裡?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大學食堂裡的浪費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山區小學裡的就餐

節約糧食,是一種個人美德,更是一種社會文明。

在日本,小孩從小就被教育要節約糧食;在韓國,吃自助必須先繳押金,沒吃完不退錢;在瑞士,餐館吃飯有剩菜,飯店可對其罰款;在德國,在餐廳浪費更是被認為“行為不端”。

在德國,一旦有人在公共場合浪費食物,任何見證人都可向相關機構舉報,工作人員會立即趕到,按規定罰款,此前就有中國遊客因用餐浪費而被罰的案例。

這些國家對食物的珍惜,並非因為缺糧,而是源於文明。對食物的態度,反應了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更能窺探一個國家的未來前途。

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不在於其富有程度,而在於國民珍惜每一粒嘴邊的糧食。相反,一個人人都在肆意浪費食物的社會,那它一定深陷道德危機。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看到這對姐弟,你還忍心浪費糧食嗎?

有人說,“袁隆平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讓某些人吃得太飽!”

其實,並非每個吃飽了的人都會幹壞事,也不是每個有錢的人都會浪費食物。那些“吃飽了撐著”幹壞事的人,那些浪費食物毫無羞愧的人,本質上都是沒教養。

這次全球糧食危機,或許就該讓那些“吃飽了撐著”的人,嘗一嘗飢餓的滋味!

全球糧食告急,多國宣佈出口禁令!浪費糧食,等同犯罪!

作者:胡賽萌,好果文化創始人,知名評論人,曾在新聞晚報、教育時報,BBC中文網,聯合早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公號:好果胡賽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