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深度貧困殲滅戰一線高高飄揚】瀘水市戰“疫”戰“貧”兩不誤 復工復產增收忙

導語READ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雲南省教育廳駐大練地村扶貧工作隊緊緊圍繞“教育切入、產業支撐、黨建保障”的幫扶思路,主動作為、化危為機、多點發力,在精準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序推進復工復產,著力化解建檔立卡群眾農產品滯銷難題,在駐村扶貧工作中體現責任擔當,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

疫情防控嚴,黨員幹部“戰”一線

大練地村有3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超5000人,村情複雜,疫情排查防控難度大。疫情防控期間,駐村工作隊積極配合村委會開展進村人員體溫測量、車輛消毒、信息登記等查驗防控工作,做好務工返鄉人員排查工作,構建以村組幹部、駐村工作隊和農村黨員為核心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大練地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全體黨員聽黨指揮衝鋒在前、奮戰“防疫”一線,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通過微信、電話、廣播喇叭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同步宣講勞動力外出務工等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切實提高廣大村民群眾防範意識;駐村工作隊員帶頭到村組噴灑消毒液,動員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共同做好疫情期間消毒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示範引導村民講衛生、愛衛生,加強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建設。

據統計,全村84名黨員參與防疫排查工作,黨員群眾主動捐贈物資50批次近3萬元,駐村工作隊向市疾控中心、村委會及建檔立卡群眾協調捐贈N95口罩500個、醫用防護口罩300個、酒精和84消毒液等一批防護用品。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大練地村保持0感染病例,所有留觀人員順利解除隔離。

復工復產忙,群眾收入有保障

2019年底,大練地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全村建檔立卡戶325戶1301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76%降至1.22%,村莊深度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一年中,大練地村農產品加工扶貧車間、民族手工扶貧車間相繼建成投工投產,幫助貧困群眾務工增收2.9萬元;150戶建檔立卡戶參與扶貧車間分紅共計7.5萬元,戶均增收500元;怒江州職教中心特色作物教學基地建成使用,白芨、百香果、迷迭香等10餘種經濟作物試驗種植中、長勢喜人,晚熟芒果種植、生豬養殖等產業逐步培育;易地搬遷戶83戶346人全部入住城牆壩安置點和丙塞壩安置點,在瀘水市率先完成搬遷任務。

2020年以來,在鞏固脫貧成效和克服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駐村工作隊理清思路,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動員,摸排全村有外出務工意願和產業發展需求403戶1597人,加強研判、分類施策,截至3月下旬,大練地村向廣東省輸送務工人員122人,實現本地務工57人次,超額完成勞動力轉移就業目標,不斷夯實群眾增收基礎。

破解銷售難,消費扶貧顯擔當

受新冠疫情影響,大練地村20噸沃柑嚴重滯銷,駐村工作隊瞭解情況後,以以購代捐、以消費扶貧的形式委託大練地村農產品加工扶貧車間向沃柑滯銷的建檔立卡戶採購一批沃柑,總金額達8萬餘元,有效化解建檔立卡群眾因產業失敗致貧、返貧的風險。

戰疫不鬆懈,戰貧不停步。駐村以來,雲南省教育廳駐村扶貧工作隊在委廳黨組的關心支持下,不斷創新幫扶方式,大力實施消費扶貧,幫助貧困地區群眾銷售農副產品約70餘萬元,消費扶貧各環節精準鎖定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始終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穩定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為目標,讓脫貧摘帽成為大練地村幹部群眾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