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寄語”為何鍾愛傳統詩詞

席捲全球的疫情,給我們帶來苦難的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現象。其中你來我往在捐贈物資上貼“寄語”,甚至成為一些國家展示文化內涵的一種有趣方式。“寄語”中摘錄的我國優秀傳統詩詞名句或者類似詩詞的偶句,傳遞了溫情,也賦予了疫情期間獨特的“寄語文化”。

其發端,是今年2月初我國疫情暴發時日本捐贈物資上所貼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捐武漢),“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捐湖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捐大連)等詩詞名句,當時暖哭了無數中國網友。

在日韓等國暴發疫情後,中國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包裝上貼上頗為精當的中國古詩詞或者受捐國詩詞名句,準確地傳遞我們的一片真情。比如中國向日本提供病毒試劑盒等抗疫物資,貼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向韓國大邱市緊急捐贈口罩,貼有“道不遠人,人無異國”;中國援助法國的醫療物資貼有“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這些都在各國民眾中引起廣泛共鳴。再比如,中國企業給意大利的捐贈物資上,寫著:“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此句出自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其講述的中國公主的故事,讓人感動於文化的關聯和愛的回贈。

其實贈物附詩這一“寄語文化”現象,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曆史。從《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到漢代李陵蘇武贈物附詩,尤其是大唐王朝中外之間的朝貢賜贈附詩,使這一“寄語文化”達到高潮。日本長屋王派遣唐使贈大唐袈裟附詩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唐玄宗賜贈日本遣唐使禮物所附詩《送日本使》有曰“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誇獎日本和大唐一樣都是禮儀之邦,懂得來大唐“會朝”(諸侯朝會天子)。唐玄宗賜贈新羅(今朝鮮半島)國王禮物所附詩《賜新羅王》中有“興言名義國,豈謂山河殊”,稱讚新羅國為“義國”。至於唐朝文人之間贈物附詩,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孟浩然贈朋友寶劍附詩曰“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日本是對大唐文化理解和接受最為深入的國家之一,深知詩詞對於中國人、中國文化的特殊意義,故而在我國暴發疫情的艱難時刻給予物質捐助的同時,選擇詩詞作為“寄語”。那麼,詩詞或類似詩詞的偶句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裡呢?筆者認為最主要有三點:一是精煉雅緻的語言,二是真摯深厚的情感,三是和諧優美的節奏。在疫情封城封區的壓抑中,這些要素構成了很大的精神安慰,或者說精神能量。

如果再把視野放宏觀一點看,在歷史上疫情對於文化都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東漢末年的傷寒大疫導致“生民百遺一”,促使魏晉人重新思考應該怎樣活著,從而促進了魏晉文化中“魏晉風度”的形成;14世紀歐洲黑死病的暴發,促使人們思考如何擺脫宗教的束縛,從而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以詩詞為核心的“寄語文化”說明我們對傳統優秀詩詞的活學活用,能讓它們在新時代發出新的光與熱。這些“寄語”讓所贈物資增加美感,更具溫度,以文化的軟實力把雙方的心拉得更近。今年春節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疫情高峰時期仍創下電視節目收視紀錄,說明以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融入我們的生活。而捐贈“寄語文化”再一次讓詩詞走向世界,以一種富有溫情的形式與世界進行交流,也讓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未來充滿期待。

(作者:李定廣,系《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上海師範大學中文創新團隊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