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2019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新希望六和3月31日公佈2019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820.51億元,同比增長129.87億元,增幅為18.8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42億元,同比增長33.37億元,增幅為195.78%。

看完2019年新希望六和的業績報告後,若南整理出了新希望六和圍繞飼料、肉禽、生豬和食品四大業務的多項業績亮點,具體如下:

飼料業務

1、飼料銷量和毛利潤均創歷史新高,生物環保飼料和功能性水產料表現突出

作為飼料銷量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龍頭老大,2019年新希望六和飼料銷量1872萬噸,同比增長9.9%,產量創歷史新高(見下圖),其中豬料銷量為398萬噸,同比下降42萬噸,降幅為9.5%;禽料銷量為1319萬噸,同比增長230萬噸,增幅為21.2%;水產料銷量為119萬噸,同比增長13萬噸,增幅為11.3%。

新希望六和2019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值得一提的的是新希望六和首推的生物環保料翻番至210萬噸,功能性水產料翻2倍,補強了水產料產品組合中的短板。  

不僅飼料銷量,飼料貢獻的毛利潤在2019年也創下了自新希望六和成立以來的新高,2019年飼料毛利潤34.37億元,同比增幅14.50%;由於新希望六和禽料佔比較大,所以毛利率一直以來也較低,但是2019年的飼料毛利率也達到了8.1%。

2、佈局專業飼料大廠以優化產能

2019年新希望六和打造專業大廠,年銷量12萬噸以上的工廠增長了15家達到54家,年銷量20萬噸以上的工廠增長了4家達到8家,新增水產料專業線16條。  

3、目標:明年將成為全國首家飼料銷量突破2000萬噸的企業

對於2021年的目標,新希望六和預計飼料銷量將超過2000萬噸,成為國內首家超過2000萬噸的企業,2022年銷量突破2800萬噸。

肉禽產業

2019年新希望六和共銷售雞苗、鴨苗50,030萬隻,同比增加4,276萬隻,增幅9.4%;銷售商品雞鴨32,392萬隻,同比增加6,331萬隻,增幅24.3%;屠宰毛雞、毛鴨72,590萬隻,同比增加3,048萬隻,增幅4.4%,銷售雞肉、鴨肉181.1萬噸,同比增加1.9萬噸,增幅1.1%;實現營業收入213.59億元,同比增加27.12億元,增幅為14.54%;實現毛利潤22.75億元,同比增加6.83億元,增幅為42.89%。 

1、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中新鴨”上市

“中新”北京鴨這一品種具有料肉轉化率高、飼養成本低、瘦肉量高、脖子長、鴨胗大、羽絨厚等多重優勢,在整體產業效益產出方面也具有頗為明顯的優勢。2019年底新希望六和已形成父母代種鴨存欄規模超200萬隻,約佔行業總存欄規模的6%。

2、2019年投建了國內首個規模化三層立體網養肉鴨養殖場,並配備自動化養殖設備,達到1名飼養員可負責一棟2.4萬隻的鴨舍。 

3、擴建肉禽商品代自養場,規模預計翻一番,提高直供比例

2019年新希望六和完成17個商品代自養場建設,使商品代自養場達到57個,年出欄商品代雞鴨規模超過7400萬隻,同時還有9個商品場已開工,13個商品代場正在籌建中,後續可新增年出欄規模近7500萬隻產能。全年在雞產業上直供比例達到71%,在鴨產業上直供比例達到41%。 

4、目標:兩年屠宰量增加3億隻,2022年衝擊10億隻屠宰量。

生豬養殖

1、生豬出欄量逆勢增加至355萬頭,毛利潤翻4.5倍

新希望六和的生豬養殖數量快速發展,尤其是2018-2019年非洲豬瘟對生豬行業帶來巨大影響,導致全國生豬出欄減少1.5億頭,各大養豬企業紛紛加大留種力度,生豬出欄量減少,但是新希望六和生豬出欄每年穩步增加,從2015年的87.28萬頭增加至2019年355萬頭,實現毛利潤28.85億元,同比增幅451.15%。

新希望六和2019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2、採用“三全發展模式”

提出“三全發展模式”,即全區域規劃、全產業鏈佈局、全生態和諧發展,幫助地方政府解決產業發展、食品納稅、環保治理、農村扶貧等多項痛點,也幫助公司更高效地獲得土地資源與政策支持。

3、目前已投入產能1000萬頭,理論最大產能超6000萬頭

2019年末,公司已投入運營項目產能達1,000萬頭,在建產能達650萬頭,公司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餘額比上年末增加超200%,另有已完成土地簽約或儲備的項目產能超4,350萬頭,理論可達的最大產能已超過6,000萬頭。

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國實現與儲備了約4350萬頭的產能佈局,全年生豬出欄數達到355萬頭,繼續保持在全國上市公司的前4位。

4、全國領先的生物安全防控技術

經過近一年探索,新希望六和在非洲豬瘟防控領域取得十大類57項研究成果,通過閉環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打贏了非洲豬瘟防禦戰,實現成活率90%以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豬產業科研人員參與撰寫了發表在《農民日報》上的《防控非洲豬瘟恢復生豬生產九項關鍵技術》。

開發出腹股溝淋巴結活體採樣器、棉繩口腔液採集器等快速抽檢設備,也在行業內被廣泛學習運用。  

5、行業領先的環保處理能力

在汙水處理方面,新希望六和採用“預處理+UASB+兩級A/O 工藝”,達到農田灌溉標準,可以直接還田。其沼液還田處理方式,可使得1畝地的母豬承載量達到30頭,遠超過行業普遍的1畝地承載母豬不超過3頭的水平。

在固體糞便處理方面,採用了立式發酵罐處理的方法,全程密閉,佔地面積小,12000的母豬場產生的固體糞便,處理週期僅為10-15天;發酵過程可達到60到70℃的高溫,還能處理廠區產生的病死豬。  

6、目標:國內力爭出欄量前三,在2021年確保實現1,500萬頭生豬出欄,2022年確保實現2,500萬頭生豬出欄。

食品業務

新希望六和2019年銷售豬肉產品23.3萬噸,同比下降4.5萬噸,降幅為16.1%(全國豬肉產量下降21.3%),下降原因主要是非洲豬瘟導致收豬困難;銷售各類深加工肉製品和預製菜17.7萬噸,同比增加2.7萬噸,增幅為18.3%;公司食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49億元,同比增長17.14億元,增幅為31.53%;實現毛利潤9.63億元,同比增加2.61億元,增幅為37.18%。

1、爆品“小酥肉”銷售額破1.4億元

新希望六和2019年陸續推出小酥肉、“知初”系列全產業鏈可溯源豬肉產品等多款新產品。其中,小酥肉從年中開始發力,主要依靠下半年的銷售,其銷售額就突破了1.4億元。2021年力推小酥肉挑戰3億元單品,另外再突破2-4個新億元單品。 

2、西北地區豬肉製品全年銷量翻2倍

在2019年豬肉製品業務重點關注川內市場下沉和川外的市場拓展,並取得優異表現。川內二級市場銷量增幅23%,川外市場銷量增長47%,特別是西北地區全年銷量增長超200%。

科研及榮譽

2019年新希望六和各科研單元開展飼料、養豬、養禽、信息、食品等方向共計35項重點研究項目。

2019年參與或主持國家項目以及省部級項目9項,制定8項國家標準和1項行業標準。

2019年申請專利230件,其中發明專利90件。

2019年,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成果獎一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類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項2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