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當前社會節奏緊張,父母都得上班掙錢,孩子出生以後誰來帶成了一道難題。

這時候,家裡老人義不容辭的承擔起帶小孩的重任,誰讓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最堅強依靠呢。

正常工作日,小區裡的草坪邊,附近的公園旁隨處可見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如今老人帶孩子已經成為一種時代趨勢。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鄰居家的孩子一直都是奶奶帶大的,到現在晚上睡覺還是離不開奶奶。由於奶奶帶孩子,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孩子身上,自己也沒什麼經濟來源。有一次因為問兒媳婦要錢,真是傷了奶奶的心。

孩子帶這麼大,基本上沒讓兩個年輕人操一點心,況且日常開銷基本上全部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現在問他們要個錢,還得看臉色行事,奶奶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事情還是聽我媽說的。哎,這老人帶孩子還真是不容易啊!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老人基本上都到了安享晚年的階段,可如今還要給我們帶孩子,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固然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負有主要責任。

我們應該及時跟父母多溝通交流,平時多注意觀察孩子的動態,遇事不可慌張,搞清楚緣由在做處理、千萬不能讓老人給我們帶孩子受了累最後還受一肚子。

"隔代"帶小孩容易出現的問題

1、老人的成長環境與當下的時代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孩子大多都是00、10後了,父輩大多數都是60、70後整整差了近半個世紀,年代不同就會產生一些觀念上的分歧

父輩出生的年代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所以給孩子吃穿上面總是過度誇張。

網上曾經爆出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被包成個粽子送到學校了。網友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一種冷,是奶奶認為的冷"。穿衣服如此,吃飯有時候也總是給孩子多吃。

按季節變化穿衣,能夠有效的預防感冒。沒有節制的過分穿衣,影響孩子對溫度的感知力,從而降低身體免疫力;

吃飯要按胃口正常吃,過多的進食可能導致孩子積食、發胖,身體素質下降。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2、父輩都是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

"隔輩親"觀念深入人心,導致老人過度溺愛孩子。

對孩子的訴求總是全盤接受,這樣肆意縱容極易讓孩子養成任性、驕縱的性格。

每次孩子犯了錯誤,老人總是出面袒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輩總是太過感性,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犯點錯誤不打緊,以後再慢慢教育。

這就容易讓孩子產生僥倖心理,對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個清醒認識,長此以往可能會引發更大的錯誤。

3、經驗主義讓老人常常固執己見。

輩的觀念比較落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能與時俱進,總覺得我們那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

很多陋習,容易讓孩子養成很多壞習慣,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發現,後面會特別不好糾正,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不斷的模仿學習,老人跟孩子每天相處的時間最長,所以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

這一點,需要耐心的跟老人進行協商,因為觀念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一下子改掉幾十年的心裡認知這也很不現實。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老人幫忙帶孩子,莫讓老人寒了心

1、 老人幫忙帶孩子,首先要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以及老人的意願,在老人能力範圍可以適當幫忙帶帶孩子。

後續如果發現老人精力有跟不上的情況,就不要讓老人繼續帶孩子,可以考慮請個保姆或者重新調配自己的時間,不能讓自己的父母為難。帶孩子是父母給予我們的額外饋贈,畢竟父母的身體健康才是重中之重。

2、 老人觀念因循守舊,在帶孩子問題上肯定會有諸多陋習,在與老人就帶孩子這事產生分歧的時候,千萬不要跟老人起爭執,年齡大了都是老小孩。

心平氣和的去跟老人溝通,告訴他問題出在哪,自己不能帶情緒,更不能惡言相向。

只要講清楚來龍去脈,老人總會聽,特別是孩子的爸爸應該出面擺明立場,媽媽作為兒媳婦有的話也不好說。

說的太輕沒什麼效果,說的過重影響婆媳關係。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3、 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關愛老人。

過年過節給老人買點禮物,平時給老人帶點愛吃的。

時刻寒溫暖讓老人心裡踏實。老人眼看著我們出生到長大成人,已經付出了大半輩子的辛勞,現在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還要幫忙給我們帶孩子,我們要懂得感恩。

做人做事不可忘本,父母老有所養本來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現在主動給帶孩子,做兒女的要格外孝順才是。千萬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讓老人傷了心。


關於帶孩子一些好的經驗

1、 儘量帶孩子多運動

小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著渴望。

出去走走可以吸收新鮮空氣,還能見到更多的人或事,讓孩子的認知範圍更寬闊。

小時候用推車推著,長大一點就帶著出去溜達,如果是節假日開車出門記得一定要用兒童安全座椅,畢竟孩子的安全問題是很重要的。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2、注意保持孩子衛生

勤給孩子洗手、洗澡,從小就使用兒童牙刷,內衣褲到年齡也都要穿好,給孩子買玩具不宜太多,確保玩具成分是無毒、無害的物質,陪空餘時間多陪孩子一起玩,帶領著孩子一起做遊戲,比如一些很簡單的角色扮演孩子可喜歡了。

3、 耐心跟孩子交流

少讓孩子看一些電子產品,不僅意義不大還傷害眼睛,多看一些繪本、童話,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想象力。

閒暇時間多讓孩子跟同齡人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會讓孩子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性格也不會表現的太孤僻。

老人帶小孩,勞神又費力,兒女莫要寒了父母心

注意事項:"低頭族"已成為網上熱詞,大街上隨處可見低著頭玩手機的上。

網上曾報道過一起,寶媽看手機,寶寶在水中溺亡的新聞。

網絡時代下,手機已經不單單只是一款通訊工具,更多的人"玩手機成癮",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孩子還很小,很多未知的危險還不能分辨,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操心,千萬不敢低頭玩手機,萬一發生事故,到最後難受的還是自己。

有老人給帶孩子的家庭是何其的幸運,常懷感恩之心,多體諒自己的父母,切莫讓老人帶孩子勞神費力最後還一肚子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