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控股:繞不開的股權投資與粵港澳大灣區

觀點直擊 | 深圳控股:繞不開的股權投資與粵港澳大灣區

觀點地產網 3月31日,在深圳控股2019年業績會上,列坐於長桌旁的深圳控股高管,在業績會上對於有關恆大分紅的提問,格外守口如瓶,當中包括出席業績會的深圳控股董事長呂華、執行董事及總裁黃偉、執行董事及副總裁劉崇、副總裁董方、首席營運官朱國強。

深圳控股與恆大的淵源起於3年前。

2017年5月31日,深圳控股通過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深業深恆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恆大集團的附屬公司訂立投資協議,向恆大地產資本投入人民幣55.0億元,目前持有恆大地產1.7626%的股權。

根據投資協議條款,恆大地產於2017、2018、2019年的淨利潤有約定的指標。其中,恆大地產已達成2017年、2018年淨利潤的承諾,深圳控股於2018年下半年獲得2017年紅利約人民幣5億元。深圳控股獲得的2018年紅利約人民幣7.8億元,該股息分配時間由2019年12 月31日前延期至2020年1月2日。

對此,深業控股管理層並未在會上表露任何的擔憂,現場高管表示,深業控股與恆大進行了密切的溝通,並表示“有一系列的分紅保障,我們也進行了測算,對2019年(恆大)利潤分配有信心”。

就在同一天,中國恆大同樣舉行了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有關利潤承諾,他們是這樣表示的:“恆大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已經超額完成了。恆大向第一、二輪投資者的業績承諾是,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三年淨利潤合計達到888億,且三年內每年向股東派息不少於60%。”

除了恆大問題外,深圳控股對其他問題同樣“遊刃有餘”。這當中與企業“低負債”“現金流充足”“網紅盤”等幾個金字招牌分不開。

據深圳控股公佈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公司淨負債率(負債只包含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26.8%,包含最終控股公司貸款及其他所有帶息負債後的淨負債率為 40.7%,較去年底下降13.5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底賬上現金餘額(包括受限制現金)124億港元。

在土地準備方面,被問及“是否會加大拿地力度”,深圳控股方面給出的回答是肯定的。

董事會主席呂華表示,疫情對於高負債的企業影響較大,而對於深圳控股來說則是一個機會。他稱作是“風險平衡的策略”,即是一方面要考慮開發速度,同時也在強調公司開發的收益和風險的規避。

管理層對於加大土儲的問題意見表現得非常統一,他們紛紛表示,深圳控股有100多億元的現金儲備,而且能夠從銀行獲得成本較低的融資,希望趁著市場動盪的機會,增加一些土地儲備,並且表示深圳控股“已經準備到位,等市場機會出現會果斷出擊”。

這次深圳控股業績會中,還有兩個高頻詞便是“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控股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將繼續看好深圳房地產市場。管理層指出,深圳作為人口淨流入城市,是財富的集聚地,面臨著深圳土地供應量緊缺與供求矛盾的突出的問題,認為深圳房地產會出現反彈、

在買地計劃方面,副總裁董方提到,深圳控股年今年買地計劃預算不低於60億元,首先是聚焦於深圳,在廣州、南京,粵港澳大灣區有合適的項目會優先考慮,他強調“深圳是重中之重”。

大灣區的確是深圳控股放雞蛋的主要籃子,當中深圳市場對於深圳控股而言更是尤為重要。

據深圳控股發佈的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年內實現合同銷售收入168億元,大灣區項目佔到88%。其中,深圳項目銷售額佔總銷售額比例約80%,當中包括深業中城、泰然立城、前海頤灣府、深業東嶺、泰富廣場。

其深圳項目中不乏“網紅盤”,例如,深業中城一期住宅項目實現開盤售罄,前海頤灣府開盤去化九成。

此外,深圳控股年內結轉銷售收入中,深圳項目佔比超過一半,達到60%。

從土地儲備來看,截至2019年12月底,深圳控股土地儲備規劃總建築面積約438萬平方米(權益部分383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327萬平方米(權益部分291萬平方米),大灣區土地儲備計容建築面積佔比達51%。

在投資物業方面,深圳控股同樣集中在深圳市場,於2019年12月31日,深圳控股投資物業總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其中81.8%位於深圳。

另外,深業控股在深圳市場的商業運營業務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據管理層介紹,深業上城商業部分於2018年開業,招商率達88%,年度銷售額超過20億元。塘朗城購物中心作為深圳大學城區首個購物中心,於2019年7月26日開業,截至2019年底,塘朗城招商率達88%。此外,深業東嶺商業部分招商率達70%。

對於未來的五年的規劃,董事會主席呂華表示,深圳控股會繼續以房地產開發作為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包括住宅、商業地產等,計劃未來五年要重點打造運營類業務。此外,呂華續稱,未來在投資類物業證券化上也會進行謀劃。此外,公司還在組建幸福產業集團,包括醫、康、養等板塊,也將與深圳政府針對普惠性質的養老業務進行積極合作,加大拓展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