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如果你此刻特別平凡,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存款,沒車沒房,沒背景,沒資源,甚至沒有運氣,你會選擇做些什麼?


你幹著一餬口的工作,卻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你也可能剛剛畢業,不知道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

你或者已經成家,生活裡除了柴米油鹽再無其他


這個時候,要做什麼,才讓你有價值?


答案是學習。


復旦校長楊福家說:在信息更新迅速的時代,能拉開人和人差距的,不再是她掌握了多少知識信息,而在於迅速吸收新知識的學習能力。


這是所有普通人最後的逆襲機會。


然而,你也許會想:“可我不是學習這塊料,我很笨。”


真的是這樣嗎?


北大才女劉媛媛說:只要你學得對,能堅持,你就能逆襲。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她是《超級演說家》冠軍

北大才女,公司CEO,也是寒門學子


大部分的人,認識劉媛媛,是從超級演說家開始。


她的演講《寒門貴子》讓她一戰成名,感動了上億人。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寒門可以出貴子的。


“只要你掌握一些逆襲的技巧,持續不斷地努力,命運的天平就會向你傾斜。”


(強烈建議看一下視頻,真的能讓人熱血沸騰)


魯豫評價她:“你是當年的我,但你要比當年的我好太多了。”

陳建斌說:“劉媛媛不得冠軍天理難容!”

樂嘉說:“你成功做到了讓很多人後悔。在你的身上有無限的潛能。”


而你能想象嗎?參加《超級演說家》的時候,劉媛媛在演講上一點經驗也沒有,根本沒有參加過演講比賽。


初賽的劉媛媛被一眾導師質疑,只有魯豫在最後勉強留下了她。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然後她說了一句:“我會讓你們後悔的。”最終也真的做到了。


她的對手裡,有破世界記錄的臺灣超級運動員、出生硅谷有豐富主持演戲經驗的美籍華人、演講技巧爐火純青的奪冠熱門鬼馬書生。


她是怎麼做到短時間內get一項技能呢?就是強大的學習能力。


她在3天內研究數百個演講者的語氣、肢體動作、表達,閱讀20多本演講技巧書籍。如此高效的學習能力,讓她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實現了人生一次華麗逆襲。


劉媛媛說:“在我目前的人生當中,但凡有那麼一點點成就,都是學習能力給我帶來的

。”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比努力更重要的

是你的學習力


她出生在河北一個農村裡,家庭貧困,父母沒有任何文化水平,還養育了她和三個哥哥。


用她自己的話說,家裡連“寒門”都算不上,因為沒有“門”。


在低起點的成長環境下,劉媛媛卻實現了三次逆風翻盤,這三個重要時刻,幾乎改變了她的一生:


第一次是從山村到北大,2周制定計劃,6個月複習,高分被北大法律系錄取。


第二次是從險被淘汰到《超級演說家》冠軍,3天總結套路,4分鐘演講,鎮住魯豫和樂嘉。


第三次是從只會讀書到又會賺錢,24歲創業當CEO,當年就賺到自己的第一個100萬。


這三次逆襲,無一例外都驗證了一個事實:只要你的學習力夠強大,任何處境你都能逆風翻盤。


它能快速的讓你跟其餘人拉開差距。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電影:《風雨哈佛路》)


高中的時候,劉媛媛的成績在年級200多名學生中只排到180名後。


迷茫的她也曾一度陷入越努力越不行的怪圈,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通過某種方法竟然連歷史書課本的小字部分都能清晰地記得。


她驚喜地發現: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對了方法去學習


她研究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何做題快準狠、怎麼徹底解決拖延症、怎樣在幾秒內進入學習狀態.....她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一個暑假刷完了十幾本習題冊,等車的時候還捧著《經濟學人》,解題和反應能力都比常人快兩倍!


三個月後,她考到了年級第一。

高考,她被名校對外經貿大學錄取,全省排名200多名。

考研,她決定挑戰一次北大。


她很清楚,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的自己要考上有多難,在考前,她花了兩週的時間潛心研究策略,最終制定了可以百分百考上的策略,然後開始潛心努力。


6個月後,她的考研分數出來了:遠超北京法碩分數線30多分,排名全國第十!


正是超凡的學習能力,讓劉媛媛一次次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她說:“我總是能比別人學得快!”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會學習

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身處的時代,新鮮的事物不斷更新迭代,新的知識不斷地產生,也有很多人工工作不斷被機器所取代。


就像之前一位30歲的收費站大姐被辭退之後,大哭自己什麼也不會只會收費一樣。


若你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你就只能被時代淘汰,永遠得不到進步。


劉媛媛說:在沒有資金,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人脈,學習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強大的武器。你可以起點比別人低,可以起跑比別人晚,但是你學的快,所以你可以逆襲。


逆襲從來不是一個勵志故事,而方法和策略的結晶。


大部分人的問題,都是糾結於:


沒資源,甚至沒有運氣,你會選擇做些什麼?


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選哪條路

自己定下的目標從來都堅持不住,常常半途而廢

時間也花了,也常常很累,但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說到底,其實都是一個問題:缺乏學習的能力。


因此,她將她的學習方法整理成《普通人迅速崛起的31堂修煉課》,希望從不同的方面,去幫助普通人培養自己的學習力。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她說,學習的能力包括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應試技巧社交能力記憶能力……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這門課,小白聽後的感受是:實打實地提供了一套普通人實現快速逆襲最行之有效的乾貨。以下簡單梳理幾點,感受一下:


1 關於記憶,她有自己的獨門方法


無論是高考背完無數資料考上名校,還是考研死磕參考書最終考上北大,劉媛媛成功的起點都來自於高於常人的記憶力。


但是她曾經也是越忘越背,越背越忘的差等生,直到整理出一套高效的記憶技巧。


比如面對高考要背的歷史、政治、地理,或者是考研要背的法律條文。她創下了一套“複述記憶法”,明確了記憶這些資料所需要的幾個步驟:


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分塊,如何用邏輯去分類,如何去排列順序並且用一條線串聯起來。


不管是多麼複雜的內容,運用這種方法都好像穿針引線一般一目瞭然,流暢自如。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2 成功的秘訣不在於勤奮,而是策略


導致成功的不是意志力和勤奮,而是策略,努力的正確順序應該是:策略—勤奮—成功。如果沒有策略,就會瞎勤奮,就會堅持不住。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跟小白一樣,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劉媛媛說,大部分人都只有目標,沒有策略,他會把自己的目標當成是策略,就直接去行動。比如:我要瘦。然後他就開始行動了,節食或者運動起來。


通往目標的路徑越不明顯,你就會越懶。在你的起點和目標之間,一定要精心的策劃一個路線,你必須要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一定成功,自己現在走在哪一步上。目標、願景、抱負、價值觀都不能替代你的策略。策略是最重要的,比任何其他的東西都重要。


媛媛在課程中拆解了自己北大備考的過程,並且提煉出了六步法則。比起一頭扎進書本,反覆把精力花費在同樣的知識點上,用上正確的策略,才能大大節省時間。否則,就算複習了十個月,也抵不上別人只複習四個月。


她說,這個六步法則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不只是用來考試。


聽過之後發現,她的思路特別地清楚,給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當我們在渾渾噩噩努力的時候,她在按照正確的步驟不慌不忙地走向成功,這種清晰又實用的方法,會讓你覺得如果早點遇到該多好。


3 覆盤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思維


“為什麼有些人已經四十五歲了,還是不會說話,還是經常說錯話”?


這不是什麼性格直,這是不動腦。


媛媛說,錯誤的思維是非常頑固的,你必須得找到專門的方法對付它才能克服它,根本不可能通過“下次注意點”這種念頭就改掉錯誤的。


媛媛自己設計了一個人生錯題本,用來改正錯話和做錯的事。


比如,如果你想要讓對方答應你一個很苛刻的要求,你一定要有勇氣去提出一個更苛刻的要求,突破對方的忍耐度,即便對方不答應也沒關係,這時候你再提出你真正的要求,被答應的概率就會提高。


這個技巧被她總結在錯事本里,源自於她的一次談判經歷。


課程裡很多這樣的技巧,非常實用,沒有什麼空話套話,但是這門課遠遠不止是技巧可以形容的,可以說涵蓋了一個人成長進步必須要學習的各個方面,為每一個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


如何打敗社交恐懼,通過社交去學習?

怎麼解決學習中的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怎麼在考場上實現逆襲?

一個人應該如何去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

怎樣去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它阻礙你的學習?


去年《普通迅速崛起的31堂修煉課》曾經一經推出,就銷售10萬份,得到好評如潮:


世界上總有人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


最後分享給大家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一番話:


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