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海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倡議書

【江蘇消息】在全國戰勝疫情關鍵時期,恰逢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海安市雅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各村(居)農家書屋管理員,精心為孩子們準備了一桌紅色文化“大餐”,帶孩子們一同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將紅色種子播進孩子們心田,用愛國主義澆灌心靈、傳輸養分。

緬懷革命先烈

“張汝淦烈士是雅周鎮迮莊村人,1927年經張瑞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被反動政府殺害於如皋西郊場,是海安市早期黨的活動先驅。”迮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張正海為孩子們講述了張汝淦烈士的英雄事蹟。為了緬懷他,並希望能將他的革命精神永遠流傳,村黨總支決定成立了張汝淦烈士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活動還特意邀請了退伍老兵張邦龍為孩子們講述他當兵時的艱難歲月,並激勵孩子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名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的好少年。活動中,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席日晶同學分享了活動感想,他說:“我們是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富強文明、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規範自己的言行、努力學習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優良傳統,為祖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隨後,農家書屋管理員給孩子們贈送了《海安市革命老區發展史》等書籍,讓孩子們真正從中感受到那段硝煙瀰漫的革命歲月。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找尋革命初心

海安市第一個黨支部營溪黨支部舊址就在雅周鎮東夏村,為了銘記共產黨員的初心,東夏村黨總支建立了“東夏初心教育館”。通過參觀“營溪支部紀念碑”、“東夏初心教育館”,孩子們瞭解到:九十二年前的一個夜晚,在泰興共產黨人沈毅的帶動之下,當地青年王慶生等4人,衝破重重阻難,建立了“紅色堡壘”——海安歷史上第一個中共黨支部。這是海安兒女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前仆後繼、矢志不渝,用生命譜寫的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尋初心、踐使命”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紛紛表示,他們會牢記“初心”,努力學習,用個人的成長去助力祖國的繁榮,民族的復興。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

海安市雅周鎮曾留下張愛萍將軍、陳粟大軍的足跡,屬於光榮的黃橋革命老區,在這裡發生過張莫天戰鬥,金莊戰鬥、迥家垛戰鬥、陳家莊伏擊。這裡有著優秀的紅色文化,更有著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在金莊戰鬥紀念碑前,一群少先隊員們戴著紅領巾,高高地舉起右手唱著國歌為烈士敬禮。對先烈最好的緬懷和紀念就是傳承,找尋初心,以初心換真心,以使命聚合力,傳承紅色基因,延續紅色血脈,爭當紅色傳人。(供稿:陸小明 張榮)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體驗紅色之旅,感恩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