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職業教育目前存在哪些短板嗎?

講和吧


不得不承認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還處在一個較低的發展水平,導致這種局面的因素有很多,這裡就不贅述了,還是說說我國職業教育的存在的一些問題吧。

1.體系不完善,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碩士——博士的職教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如果把教育體系比喻為教育的“高速公路”,那麼職教體系曾被生動地比喻為“斷頭路”,因為這條路只有從中職到高職專科,後面全部沒有。這兩年職業教育受到國家重視,現代職教體系的建立得到大力發展,許多省市都在摸索打通職教路徑,如中高職貫通項目的推進,就是職教體系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中高職貫通就是從中職到高職專科打通,學生進入該項目後在就讀期間只要通過甄別,沒有掛科,就可以在5年後順利拿到高職專科文憑,中高職貫通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已經推廣開來。目前各省市在做的主要是打通到高職本科的路徑,有些地方嘗試了中本貫通,就是由中職學校和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合作,共建中本貫通專業,學生只要進入這個專業後,通過甄別和每年的考試,就可以在7年後得到本科文憑,還有在嘗試高本貫通,就是打通高職專科到高職本科。至於後續從高職本科到博士的路徑,還需要在現在的基礎上慢慢來。

一些發達國家建立了很具特色的體系,如澳大利亞構建了國家資格框架體系,將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掛鉤,幫助學生可以在職教和普教體系自由轉換,英國建立了課程為核心的框架體系,學生也可以通過課程學分實現普職轉換,還有美國設立了副學士學位,方便學生轉入大學的三年級繼續就讀,也方便不想繼續讀書的人就業。目前我國的職教體系尚在建立過程中,也不斷地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但是從目前來說,建成還需時日。

2.人才培養模式不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仍需改進。

提到職業教育,都會想到德國,德國職業教育強在“雙元制”,雙元制說白了也就是校企合作,然而我國也有校企合作,為什麼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對比德國的雙元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學校學習的內容和企業實踐內容不掛鉤,難以整合成為一個完整課程教學內容供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德國為了整合教學內容和企業培訓內容,分別出臺了管理企業實踐的《職業培訓條例》和管理職業學校教學的《框架教學計劃》,前者由聯邦政府和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頒發,後者由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頒發,前者注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後者關注工作任務和過程到教學過程的轉換,前者形成了行動領域,後者形成了學習領域,使得學校教學和企業培訓相互協調、相互聯繫、各有側重。目前我國沒有《職業培訓條例》,因此在企業實踐部分不規範,和學校教學內容的溝通、聯繫沒有德國的那麼完善。

第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政策和法律不完善,德國有以《聯邦職業教育法》為核心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體系,我國職業教育就只有一部基本的《職業教育法》,這部法律較宏觀,並未就很多職業教育的具體領域做出詳細規定,這就帶來了在職業教育實踐中的缺乏法律依據。同時我國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並未配套有減稅等法規、政策,無法讓企業在參與人才培養上產生積極性。

第三,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傳統未能延續、發展,參與學徒培養在西門子、福特等公司創立的時代就產生了,並且企業從中獲得了巨大的人力資本收益,這這種良性循環的多年發展讓德國企業形成了參與人才培養的傳統,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而我國近代未能建立工業體系,手工業的自我保護機制決定了學徒培養數量少,受到近代戰爭的影響學徒培養鏈斷裂,在現代市場經濟建立後未能延續下來,學徒培養的傳統就丟失了。同時我國多年來的人口紅利和市場經濟前期企業的粗放型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沒有那麼高,因此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另外我國現代企業體系未建立,很多企業都是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維持自身的生存發展尚且費力,更何況是人才培養,同時國家也缺乏對這些企業人才培養的支持,這一點也影響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3.師資力量薄弱,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難度大。

職教師資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應屆大學畢業生,一種是企業師傅,這兩種來源的教師都具有天然的缺陷,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職業院校教師,尤其是專業教師的能力結構而言。一個職業院校教師,尤其是專業教師,需要具備3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企業實踐經驗、教學法知識和能力,這兩種來源的教師在這3個方面都有分別有缺陷,應屆畢業生缺企業實踐經驗和教學法知識能力、企業師傅缺教學法知識能力。

目前職教師資培訓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分別針對不同來源的教師開展不同的培訓。但是對於一個雙師型(就是即具備教學能力、又具備企業實踐能力)的教師來說,成長週期長、難度大,這就給師隊建設來帶了困難。另外,職業院校教師這一職業只是在穩定和事業編制上略有優勢,但收入、個人發展、職業聲望、社會地位等都不具備吸引力,影響了這一職業對頂尖人才的引入。


巨兔兔


我個人認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短板在於學生的實踐能力嚴重不足,雖然國家每年對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很大,但是現實情況是仍然滿足不了學生實訓的需求。職業教育不僅是國家進行投入,更應該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引入企業進行聯合辦學。聘請企業一線有一定經驗的師傅、能手進行班級教學。這些師傅可能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對於教學可能略顯不足。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可以讓學校的教師和聘請的師傅、能手進行聯合備課。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可以保證學生理實的結合。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畢業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企業的管理和生產的需求,也可以讓學生真正的掌握一門或多門技術。對於企業來說,可以縮短新員工的上崗培訓時間,節約首次的培訓成本。


龍城大李


目前職業教育的生源較差,導致氛圍不好,因此質量並不是很高!我感覺初中畢業,應該適當分流,中職應該被重視,只有這樣 本碩博的專業技能才會更強!


釋果翼


職業教育短板是社會不認可。

全社會都追求高學歷,一個打掃衛生的環衛都是碩士了


乾元34


教育資源分配不太公平,職業教育與高層次教育交叉教育,沒有根本上發展職業教育


會輝的灰ing


短板歸根結底都是來自社會上的歧視但是又離不開!


白蘿菜卜



用戶9507695051


我國的職業教育,存在哪些短板?特別是農村的教育不健全,在農村的老師,有的年紀比較大,工齡比較長,沒有什麼文化,有文化的不到農村來,這個教育方面必須要完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