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的古詩詞有哪些?

百變金剛007


又是一年清明,霏霏細雨,一縷思念飄至天涯。雨絲纏綿,撩撥著我的回憶,糾結著無法釋懷的過往,再回首,恍然若夢,“花自飄零水自流"。

讓愛長存,逝者安息,願紅塵中的人們歲月靜好。

有關清明的古詩詞甚多,古代的文人墨客,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儘量不與人雷同,摘錄幾首宋代的。

1⃣宋:王禹偁《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天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2⃣宋: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3⃣宋:陳與義《清明二絕,其一》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夭鴉。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4⃣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廣為流傳的。不一一例舉。



曉涵佳佳之外婆寧群


清明節由來已久,古人寫清明的古詩詞也很多,我喜歡古詩詞,在這兒舉出幾首,儘量和前邊回答的小夥伴不重複。

1、北宋 王禹偁 《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王禹偁是北宋文學家,宋太宗年間進士,一生三次被貶。這首詩是他被貶商州過清明節時所做。

2、北宋 歐陽修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這首詞是他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期的作品。詞中的“西湖”是指潁州西湖,並非是杭州西湖。歐陽修有十三首《採桑子》,其中十首描寫潁州西湖的是一組詞。這組詞每首的第一句最後三個字都是“西湖好”,上面這首詞就是其中的一首。他仕途坎坷,被貶時並不沉淪,總能以山水之樂排遣內心的憤懣。這是他的襟抱和修養,這十首詞都非常好。葉嘉瑩先生把歐陽修這種風格稱為“遣玩的意興”。

3、南宋 吳文英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吳文英是南宋詞大家,號夢窗,其詞被稱為“夢窗詞”。這首詞是傷春之作,也是懷人之作。“西園”是他與心上人相守的寓所,也是分別之地,當然更是傷心之地。

4、南宋 劉克莊 《清明》

挾彈飛觥跡已陳,賞心事去負芳辰。 數經風雨花尤厄,試說關山柳亦顰。 人到蒼皤方覺老,天無紅綠不成春。 近來未有池塘夢,誰道先生意尚新。

劉克莊出身世族家庭,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天資聰穎,非常有才華。他仕途坎坷,一生多在被貶中讀過,足跡遍佈江南各地,其詩歌題材十分豐富。

清明節時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品讀古詩詞,不辜負傳統文化之美。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分享轉發,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個傳統節日,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朽的詩章。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品鑑賞: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濛蒙的,春衫溼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家避避清明—小伴龍唐詩[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開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作品鑑賞:詩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無論是夜不能寐聽春雨,天明百無聊賴“作草”“分茶”,還是自我安慰說“清明可到家”,都是開篇兩句的註腳,都是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之舉。整首詩在情思的氣勢上由高到低,而又渾然一體。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作品鑑賞:此詞通過描寫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作品鑑賞: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

《清明曰對酒》

高翥

(一)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二)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作品鑑賞: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於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悽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狸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後,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繫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

作品鑑賞:這是遊子他鄉思舊之作。先由清明後花落寫起,接著敘遊子悲愁。“曲岸”、“垂楊”兩句道離愁,“樓空”兩句寫別恨。換頭“聞道”緊承“燕子能說”,揭示“空樓”中佳人當時處境:“簾底纖纖月”,月不圓人也不團圓。“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見,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頓挫,道出佳人難再得的幽怨。

《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裡、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

作品鑑賞:花兒凋謝,燕子歸來,遵循節令又過了清明。風景是一樣的,但心裡卻是兩樣的愁情,都在思念著對方。好像還記得那次在迴廊裡相逢,我們互相發誓要相愛三生,永不分離。我們在絲絹上寫就的鮮紅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樣清晰可見。說道不辜負你我的密約,這絲絹上的深盟即可為憑。說罷已是深夜,一絲清淡的露珠溼了銀色的屏風。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作品鑑賞:清明上巳西湖風光好:滿眼車水馬龍,豔裝春服,到處都是一片繁華熱鬧。擁擠的湖邊吵吵嚷嚷,那是誰家在爭道?紅色車輪的細車閃著金光,在翠綠的垂柳下穿行而過。傍晚時分遊人才相隨離去,酒醒的,酒醉的,一片喧譁。遊人連成一串,漸行漸遠,道路彎轉,湖堤也歪斜變化。從提岸直到城頭,一路上滿是頭上簪花的遊人。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作品鑑賞: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


燕趙古陘


有關清明的古詩,我所知道的有如下幾首。(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二)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四)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五)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等等![玫瑰][玫瑰]


手機用戶藍天之鷹


清.龔自珍《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夜作》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才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迴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龔自珍可以說是清明時期,為數不多的詩詞大家。也是我本人最為喜歡的一個。

詩句讀起來極為傲氣,但是卻是書寫出作者心中第四次落榜時心中的不甘。

豪氣橫空,睥睨天下。這是我喜歡讀龔自珍詩詞的原因。

美人如玉劍如虹。


慕玉良


說起清明節的古詩詞,那就很多了,大部分人第一反應一定是杜牧的那首七言絕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

還有就是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晏殊的《破陣子·春景》中描寫清明時節的春景也是極好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感花印心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027ee7f459248179b5695eba574f396\

如意喜娘崔靜


有關清明的古詩詞很多。大致摘抄幾首: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芬姐藝術課


寒食

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鈴鈴鈴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小窗新綠著枝輕,寒逐東風陣陣生。燕子不來花落盡,一簾疏雨又清明。—劉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