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前兩天剛跟安撫了女兒讓她同意要二寶,歇停了沒兩天,今天她的一句話又讓我覺著晴天霹靂,目瞪口呆。

她從幼兒園回來後跟我說:"媽媽,今天班裡有男生親我。"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這一句話就把我嚇壞了,我趕忙問她親哪兒了,為什麼親你啊?

女兒說:"他說我可愛,就親了我臉蛋一下。"

我一聽問題不是很大,又問你同意她親你了麼,他親完後你的感覺如何?

女兒說:"我沒同意,親完後我挺開心的。"

"為什麼開心啊?"

女兒高興地回答:"因為他說我可愛!"

我暈,我這閨女也太好騙了吧。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親別人或者被別人親,記著看《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杜江的兒子就親了劉畊宏的女兒一口。

杜江見狀立刻制止了兒子的行為,並對他進行了教育。劉畊宏在晚上也教育女兒,不能被別人輕易觸犯自己的身體。

兩位家長都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明晰身體界限感的同時,更傳遞了一個信息:尊重與保護。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3-6歲,當孩子擁有了性別意識,便不能忘記"身體界限感"的教育。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應當讓他們知道,尊重對方的身體,尊重自己的身體,尊重對方的感受,是一件重要的事。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那麼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身體界限感"的教育呢?

方法一:0-3歲,建立身體隱私概念

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能清晰地認識到男女有別,對於性別的概念是模糊的、混沌的,所以在此時,不宜過早地讓他們明確性別差異。

但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建立身體隱私概念,在平時換衣服、洗澡、上廁所的時候循序漸進地引導他,讓他意識到身體的哪個部位是隱私部位。

這樣的引導,可以為今後的教育打下基礎,方便他們日後更快地接受。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方法二:3歲以後,儘量和同性家長一起洗澡

很多小孩子出生後,都是媽媽幫他洗澡。但差不多到3歲後,就不能由異性家長來洗澡了。因為3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們已經學會用眼睛來觀察父母跟自己的不一樣。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時候,他們的性別意識已經開始萌芽了。

而這個年齡段,也是構建身體界限感的關鍵年齡,千萬不要大意了。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方法三:教會孩子尊重他人、保護自己

家長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部分變得尤為重要。告訴孩子,身體的隱私部位任何人都不能碰。體檢或者看病時,一定要求爸爸或者媽媽陪在身邊。任何人隨意碰觸他的那些部分,回來都要及時告訴爸媽。

也要讓孩子不能隨便去碰觸別人的這些地方,學會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媽媽,班裡的男生親我”,女兒的一句話讓我心生警惕

晚上睡覺前,我跟女兒進行了一次單獨談話,問他:"如果全世界都說你可愛,你會讓他們親你麼?"

女兒不知如何作答。

我告訴她:"女生應該學會保護好自己,不能隨便被人觸碰、撫摸、親吻。如果有人想要這樣做,或者趁你不注意做了這種事,一定要拒絕對方,並且告訴老師和我。"

女兒表示明白了

自此,一場風波算是平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