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媽,給寶寶做輔食有加鹽麼?

Green-C


你好,這個問題要分年齡段來回答。

首先,如果寶寶一歲以內,不建議加鹽。因為寶寶代謝功能沒有發育完整,難以吸收和排洩,過早攝入鹽會導致寶寶腎臟負擔加重,不利於寶寶健康。而且,寶貝初嘗食物,要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讓寶寶接觸食物的原味,過早加鹽會導致寶寶長大後追求重口味。

其次,如果寶寶一歲半以後,可以適量酌情加一點鹽,這個要少之又少。不能急於讓孩子吃“大人菜”。

第三,到底多大加鹽合適?我個人認為直到寶寶會自己吃飯,會自己拿勺子進餐時再加。當然了,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手。




沈太


建議不需要添加食鹽,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會加入食鹽調味,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在人體內的作用是維持體液的滲透壓平衡,成人每日的氯化鈉攝入量一般不超過5-6g,而嬰兒對氯化鈉的需要量就更少了,1-2歲的孩子每日只需要0.8-1.5g左右就足夠了,而1歲以內的孩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經能獲得足夠的鹽分了。


臥室歌手榮大大


兒童健康,嬰孩食物要不要加鹽?!

摘要:每次為孩子準備食物時,很少會放調味料,甚至鹽都不會放。

這個不加鹽的餵養方法長輩們卻有不少疑問:“鹽是身體必需要的養分,飯菜滴鹽不沾,嬰孩又怎可能會健康?

不加鹽不等於不沾鹽

出於善意的話語,卻隱藏著一個謬誤:不加鹽並不等如不沾鹽。鹽確是身體必須的,但不少天然食物本來就有鹽份。最天然的人奶,已為嬰兒帶來了足夠的鹽份,當再額外加上鹽份時,就會過量。

事實上,嬰兒和兒童亦只需要少量的鹽,他們的腎臟發展還未足以應付吃過多的鹽。所以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HS)指出,當父母剛開始給予嬰孩固體食物時,切記不要在嬰兒的食物中加入鹽份,NHS亦提出父母最好還是避免給嬰兒吃非嬰兒食品,例如普通的玉米片等等,因為它們大多含有很高的鹽份,未必適合嬰兒。

挑選嬰兒輔食看標籤

而在購買的食物中,比如麵包,烤豆,甚至是餅乾,就算列明是給小孩食用的,亦有可能添加了鹽份,所以嬰孩吸收過多鹽份的機會反而比不夠鹽份的機會更大。嬰孩的零食,父母都必須小心選擇,現成的嬰孩零食的鹽份通常都不算低,簡單可以用乾果或蔬果切粒等來代替,令嬰孩不會攝取過量的鹽份。

在超巿選擇食物時,父母可以多看看食物標籤,檢視含鹽量;食物的含鹽量多以鈉(Sodium)的含量表達出來,NHS指出,每100克就含有超過0.6克鈉的食物,就是含鹽量高的食物,我們應儘量避免購買這些食物給嬰兒。

嬰兒兒童食鹽標準

NHS亦有建議嬰兒和兒童的食用鹽量:

0至12個月-每天少於1克鹽(少於0.4克鈉)

1至3歲-每天2克鹽(0.8克鈉)

4至6歲-每天3克鹽(1.2克鈉)

7至10歲-每天5克鹽(2克鈉)

11歲以上-每天超過6克鹽(2.4克鈉)

讓孩子吃得清淡點,除了不想他們攝取過量的鹽之外,亦希望他們不會抗拒淡味的食物,令他們的味覺不會偏向濃味,將來長大亦能自己控制,只攝取適量的鹽份。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一歲以內寶寶不建議加鹽,一歲以內的寶寶之所以不用額外加鹽。是因為寶寶在半歲以前,母乳及配方奶,完全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建議吃原味

而半歲以後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只建議吃原味食品。製作輔食時沒必要額外添加食物。無論媽媽的母乳還是配方粉,嬰兒米粉,嬰兒面等食物中,其實都含有鹽的成分。

所以不是說寶寶完全不能吃鹽,而是對寶寶來說,吃奶,吃輔食,攝入的鹽分已經足夠了。所以不需要額外再加鹽。

另外,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吃的肉末裡不加鹽。沒有鮮味,其實只要肉好,鮮味當然是有的。可以加些磨碎的蝦皮,蝦皮是淡蝦皮,多少有點海鹹味,對寶寶來說是足夠了。

一歲後可適量加鹽

一歲以後,寶寶快速成長髮育,活動量增大,需要的能量和營養也更多了。一歲以後寶寶的飲食中可加適量鹽調味,給寶寶的飲食放一絲絲不鹹就行了。

一到三歲的寶寶即便可以吃鹽啦,也不可過量,1~3歲的寶寶每時攝入鹽分最多不可超過1.8克。加上飯,肉類,水果,奶製品等等,寶寶每天也就吃過個黃豆大小的鹽量約1克。

寶寶飲食保證一個原則:一歲之前不加鹽,一歲以後適量加點提升食物的味道,增進寶寶食慾。


餅乾育兒


寶寶小於一歲

1、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年齡小於1歲,是不需要額外添加鹽的,過早添加鹽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2、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味覺發育的敏感期,要儘量讓孩子去品嚐食物本來的味道,過早添加鹽還容易形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不利於各種輔食的添加。

3、也會一定程度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6個月內,嬰幼兒的鈉攝入在200毫克左右,換算成食鹽為0.5克。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及嬰幼兒自身代謝的儲存,就能提供生長所需的足量鈉,不用額外添加。

一歲以下寶寶可以用什麼調味

1、如果寶寶食用米粉,可以混合南瓜泥,蘋果泥等,利用食物本身的甜味,來使輔食變得好吃。

2、如果寶寶食用小麵條,十倍粥,可以混合各種雜蔬煮在一起,出鍋前滴上幾滴核桃油\\亞麻籽油,味道也比較清香。

3、也可以利用香菇粉,無鹽蝦皮粉等來調味,既補充營養也提高輔食的鮮味。

4、用芝麻醬來調味也是不錯的選擇。

寶寶大於一歲

1歲以後,當爛麵條、軟飯逐漸成為寶寶的主食後,可適當加鹽,但越晚加越好,且控制在1克左右,最多不超過2克。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控制鹽的攝入。


穀子孕嬰網


一般為寶寶添加輔食是在寶寶月齡4~6個月開始,現在很多媽媽都是純母乳餵養到寶寶6個月的時候再為寶寶添加輔食。

嬰兒時期的寶寶各器官功能發育還不夠完善,其中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都處於功能低下狀態,所以為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先從泥狀食物到末狀再到碎狀,最後再慢慢過渡到與大人一樣的飲食結構。


寶寶在一歲之內,是不介意在輔食中添加鹽,因為鹽中主要成分是鈉,而鈉多數是通過腎臟排出,但由於嬰兒期的寶寶腎臟功能低下,不利於排出鈉,於是就會長期儲藏體內,增加腎臟負擔,對孩子身體健康不利。

其實,處於嬰兒期的寶寶自身除了喝奶外,其它食物也沒有嘗試過,所以他也根本不知道,到底食物中有鹽好吃還是沒鹽好吃。

這個時候只要家長為寶寶製作營養均衡對寶寶健康有利的食物餵養寶寶就行 ,不要以大人的思維認為沒有味道的東西寶寶也會覺得沒味不好吃,寶寶只要餓了,就會吃東西,那個時候大人喂他吃什麼就會吃,而且也會覺得很美味。


二胎寶媽談育兒


不能加鹽,這是基本常識,損害孩子內臟。糖、辣都不可以的,吃食材的本味。


琦哥說美食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因為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而奶類及其它輔食中已含有寶寶所需的鈉。

1歲以後的寶寶,每天可以攝入1.5克以內的鹽。注意: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應避免攝鹽過多。


阿蜜達孕嬰童營養專家


關於嬰兒輔食中沒有必要添加食鹽這個建議,一些寶媽都不認同了,她們覺得嬰兒輔食沒有味道,而導致寶寶不愛吃輔食。其實,寶寶的味覺比大人要敏感,不能以大人的口味來判斷孩子的味覺,不能按照大人的味覺習慣給寶寶餵食。另外寶寶的味覺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比較敏感,如果添加調味品的話很容易寶寶品嚐不到食物的原始味道。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並且已經證實,食鹽過量是引起高血壓發作的一個危險性因素,如果攝入過多的食鹽很容易導致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攝入食鹽過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措施。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嬰兒輔食能添加鹽的,但是最好不加。由於嬰幼兒腎臟發育還不完全,功能沒有大人的成熟,如果攝入過多的食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各位寶媽不用擔心嬰兒不吃鹽的話鈉營養不足,其實食品中本身含有的鈉已經能夠滿足嬰兒的身體發育的需要了。

寶媽要記住的是,給嬰兒製作輔食的時候應該選擇新鮮的、衛生的食材,最好是當天買當天做。另外,要根據嬰兒的發育階段來製作流體/糊狀、半固體、固體輔食,製作輔食的方式應該多選擇蒸、煮或燉的方式,最好不加鹽,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蘇格拉育兒


給寶寶做輔食不要加鹽,而且要單獨做。


寶寶4個多月大時,添加雞蛋黃當輔食。溫開水把水煮蛋的蛋黃調成糊狀喂寶寶,這個自然不用加鹽。

再大一些,吃些米粉(我們以前一直吃亨氏),這個當然也不用加鹽。

再後來,吃些麵條,煮得很爛,也沒有放鹽。(但是我聽說過有人煮麵條,裡面放香蕉的,不知道什麼味道,人家寶寶喜歡吃)


南瓜、胡蘿蔔、土豆蒸熟搗爛成泥狀,還有一些花生、黃豆之類的都可以煮熟弄爛給寶寶吃。可以把玉米刮碎,放進玉米葉子裡面,拿去蒸,用勺子喂寶寶吃。有很多輔食都是方便製作的,不要弄那些花裡胡哨的輔食,太花時間、太累了,有時寶寶還不一定吃。(當然如果寶媽動手能力強,很有耐心,多做花樣,可以吸引寶寶,像我這種手殘黨,當然也做不出來什麼好看好吃的輔食)


寶媽如果有耐心,可以到網上搜索輔食的製作方法,越簡單越好。


這些天然的食物本身有味道,沒有必要加鹽。(還有一些葉子菜一類的,想辦法弄給他吃,可以榨汁給寶寶喝,就是為了讓寶寶嚐遍各種食物的味道,不然長大後他根本不吃這些葉子菜,好頭疼呀,我家大的不吃葉子菜,小的還好一些)


原則上1歲前,寶寶的食物中不需要加鹽,讓寶寶品嚐食物本身的味道,以免以後挑食。天然的食物中應該也多多少少含些鹽分,寶寶太小,吃太多鹽,對孩子腎臟發育不好。


寶寶1歲之後,就可以在他們吃的飯菜裡添加鹽了。

儘量少加一些,稍微有個味道就行,不能拿大人的口味去給寶寶做輔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