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地聽年邁父母的嘮叨,也是幸福,你認可嗎?為什麼?

海雲海


耐心地聽年邁父母的嘮叨,也是幸福。這句話真的很正確。

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會離開父母親,出去上學,工作,最後成家,在別的城市,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就算有了孩子,父母也只能有一個在我們身邊幫忙帶孩子。

等父母年邁的時候,他們的嘮叨就是一種精神財富,因為,之所以年邁,說明他們有健康的體魄,還能嘮叨你幾句,說明他們還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當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時候,就特別希望父母都能陪伴在身邊,而他們往往不怎麼習慣。

所以我們需要有耐心,哪怕是陪他們去買買菜,逛逛街,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他們是怎麼樣的陪伴我們,給我們買好吃的,買好漂亮的衣服,看著我們成長。而現在,有的時候,有的人的父母親可能都已經離開,當父母還能都在世間的時候,那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自從我的父親生病住院後,我每天打三個電話,關心母親,我到像是那個嘮叨的,照顧父親的母親總是嫌棄我嘮叨,沒事整天打電話。

我的父母現在雖然不在身邊,我也會打電話關心他們,讓他們習慣我的嘮叨,因為他們的存在,就感覺到幸福。也有時候聽聽他們的抱怨,我也不嫌棄,因為他們現在就是孩子。

所以耐心地去聽聽,父母的嘮叨吧,因為他們不僅是嘮叨給你聽,也是嘮叨給自己聽。讓他們擁有記憶,而不至於什麼都不能言語,嘮叨就是愛的體現。

我願意,真的很願意,在父母年老的時候,他們都還能夠健在,然後天天聽到他們的嘮叨,那將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1Q84源


我非常認可。

我講一個自己的故事:記得青春期的時候,總是不愛聽我媽嘮叨,覺得她老是管著我,我沒有自由,然後有一次找了一個機會跟她大吵了一架,我媽是那種生氣之後就冷戰,而且因為也不是她的錯,就開始和我冷戰了半個多月,那個時候才開始想念她的嘮叨,早上起床,沒人追著問你今天天冷,衣服夠不夠

吃飯的時候,沒人提醒你吃慢一點,免得被嗆到

出門的時候,沒人叮囑你出門小心,早點回家

甚至週末你出去玩,沒人問你和誰出去,幾點回

其實父母很多時候不是為了煩你,這些嘮叨都是他們對你的關心,真的不要拒絕他們對你嘮叨,我見過太多和父母關係不好的人,或者親情淡漠的人,被外人在聊天的時候偶爾幾句嘮叨都會讓他們感動的不行,所以一定一定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父母的嘮叨,包括家人的嘮叨(比如妻子,其他長輩)真的是因為愛才會說那麼多話,如果真的不愛,誰願意通過說話來真情流露呢?


沈小陸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耐心地聽聽年邁父母的嘮叨,是子女一種幸福。你現在不懂沒關係,早晚會理解。

首先,嘮叨一直存在伴隨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對我們的愛一直不變。

年幼的我們在父母呵護下不諳世事,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做人做事為人處事的道理

父母對我們孜孜不倦,我們從父母這裡認識世界接觸社會,這個時候可沒覺得父母的教導是嘮叨。

長大成人進入社會的我們在社會上摸打滾爬,父母還在拿自己生活經驗體會教導自己,子女就感覺這是嘮叨,這些道理過時了,自以為翅膀硬了的我們對父母的嘮叨不厭其煩。

不一樣的心境不一樣的理解,父母的嘮叨一直伴隨我們長大成人,對我們的關心和疼愛一直不變。

其次,父母的嘮叨是他們的心聲,他們盡力想和長大成人的我們溝通表達關心。

不可否認,父母的嘮叨是他們的一種溝通方式,子女不像小時候纏著自己崇拜自己,長大成人進入社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知道怎麼來跟他們溝通,心裡只想把幾十年生活經驗點點滴滴與子女分享,希望他們以後少走彎路。

《追憶青春似水年華》:

能聽聽父母的嘮叨是種幸福!

現在的你不懂,那就耐心靜靜聽不反駁。

我們總有一天會懂得: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祝願天下父母身體安康,安享晚年!


追憶青春逝水年華


你好,我是小羊洋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非常認可這個觀點,不僅僅是聽父母嘮叨,還有家裡的祖父祖母,聽他們嘮叨,我覺得我很幸福。

我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到現在上大學,都不在父母身邊。小時候家裡在農村,爸媽為了讓我受到更好的教育,送我去城裡上學。我只有在週六週日回家能和媽媽相處,而父親,從我小就在外務工,雖然沒有參與我的成長,但是他給了我足夠的愛,父親打來的每一個電話,他對我們家裡的思念,我都能感受的到。

現在父親不用再頻繁的外出,在家裡,一家四口在桌子上吃完飯閒聊,就是最幸福的時光了。父母的嘮叨不是嘮叨,不僅僅是他們生活的經驗,還是對你的愛啊!我們在長大,他們在變老,子女的關心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子欲養而親不待,能夠聽父母嘮叨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而有的人,連一句責罵都聽不到了,他們後悔沒有在父母在時,多和他們說說話。

所以,耐心的聽父母嘮叨,也是一種幸福,他們靠訴你他們走過的路,靠訴你他們還能健康的生活,珍惜當下,珍惜能聽父母嘮叨的時光。


小羊洋洋


如果你認可了這個觀點,就表示你已經真真正正的長大了,而不是隻是單單年齡長大了。

人不是隻有到了法定的年齡就表示你已經長大成人了,而是你的思想已經成熟到一定境界了,才算是你已經長大成人了。

人生總共分成幾個很重要的階段,基本上所有人都會經歷的。

第一個階段,幼年期,這是你從一出生到你讀完初中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人是屬於無憂無慮的階段,也是思想最不成熟的階段,也是最容易被欺騙毀三觀的階段,這個階段也是需要重點培養的階段,許許多多的習慣都是從這個階段培養過來的,所以呢,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被人管著的。

第二個階段,青春期,這是你讀高中到大學畢業就業以後得階段,也就是那個最叛逆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從懵懵懂懂到一知半解的階段,你說的道理吧他都懂,但是就是不能全都理解,並且還就只認他理解那一部分是對的,覺得所有人都是錯的,只有他是對的,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跟所有人的分歧,還覺得別人不夠了解他支持他,所以呢很容易衝動,也很容易處處碰壁從而失敗,垂頭喪氣的。

第三個階段,青年期,這也就是垂頭喪氣到想開了以後,一點點施展自己想法的時候,並且,準備娶妻生子的階段,因為受到了青春期的影響,現實社會的磨鍊,從而一點點思想成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也也都能想開了,自己的想法也能也一點點的完善了,跟所有人特別是父母的分歧也變沒有了,也能理解父母的用意了,從而許許多多的問題都愛跟父母聊一聊,聽取一下他們的意思,好來結合自己的想法,也不覺得他們這是嘮叨,再看看身邊有一些根本就沒有父母的人,瞬間就會覺得很幸福。

第四個階段,中年期,這也就是,思想變得成熟,到事業家庭基本穩定的階段,這個階段人集上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了當年青春期時候的衝勁,只想著怎麼掙錢了,也是出現中年危機的時候了,這個階段的人,因為收到了車子房子孩子的影響,拼了命的掙錢,身體跟精神都在高度緊張當中,慢慢的就會感到累和煩躁,但是還不敢表現出來,所以有的時候夫妻之間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吵的不可開交,這不是在吵架了,這是在宣洩,宣洩那些煩躁感,吵完也都會後悔,但是還都繃著,一點點的日積月累,從而會引起大的爆發,很容易導致離婚事件的發生,感覺離了婚就會放飛自我,不會再有壓力了,但是豈不知你們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存在,分開了更可能的是導致了你們的不適應,所以呢這個時候離婚真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一點點也就到了第四個階段了,老年期,因為彼此的不適應,又有許許多多的人又重新走在了一起繼續過著原來的生活,變的更加的相濡以沫了,到自己的孩子一點點的長大成人,又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做著這樣那樣的打算,好讓自己的孩子少走彎路,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

這是我感覺人生的四大階段,你走在第幾階段了呢?所以呢我上面說了,能聽進去父母嘮叨並且會感到幸福的,才是你真真正正的長大了!


DL天外


我是認可的,以我為例子吧,我爸爸離開的早,母親身體尚健,喜歡一個人在舊屋生活,我也會很經常回去跟她吃飯聊天。雖然說得都是零零碎碎的東西,但我也會當一個合格的聽眾。什麼今天菜價怎樣怎樣、隔壁某某某嫁女兒了、誰誰誰送了我幾個木瓜什麼的,都是一些家常八卦的東西,但我知道這是她所經歷的所有,我們的話題她也接不上,嘮叨嘮叨的多數只能是這些話。

有時候我們還會一起看她喜歡的連續劇,嘮叨幾句劇情,我懂母親的寂寞,陪伴是對她最好的禮物,家人在就是幸福,我還想陪著母親一直嘮叨下去呢。


龍晨


我更願意她們有真正自己的生活!

我老家農村,有自己的土地和院子,她們完全可以自己種點天然的蔬菜和花草,鍛鍊身體,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來享受生活的點滴♥

但是她們並沒有,我也沒見誰家父母這麼做了。

我們中國人似乎大多數人,永遠沒有自己,不知道自由和自我為何物!

必須大家的生活纏在一塊才叫生活,沒有個性。

年邁的父母嘮叨,一是釋放關愛,二是獲取存在感和關注,也無可厚非,人之常情。

但是,要求天下所有子女都愛聽是不現實的!就像不能要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一樣。

自己的幸福生活絕不能假手他人,就算是再親再近的人也不行,這樣主導權不在自己這邊。

幸福就在自己身邊,而不在外邊,也不在子女哪裡!


吆呵天怎麼又亮了


父母在不遠行,如果遠行,請帶著他們一起 。

父母之恩,此生不報,等待何時。

雖然有時我們沒有耐心聽他們嘮叨,但也會坐著聽完,不能打斷他們的說話,以示對他們的尊重。其實他們有很多不懂得,但他們不願意給我們增添煩惱,擔心我們覺得他們煩。的確我們會煩。好不容易下班可以休息一會,老人們說這說那,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沒有耐心,比較浮躁。

有了孩子之後,我才懂得,父母永遠比你想象的更愛你,而你對他們的愛遠不及十分之一。 年輕時,父母拼命掙錢,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為了孩子上重點學校用盡了人際關係,拼盡了全力。好不容易可以退休了,也要準備給我們帶孩子了,雖說帶孩子苦中有樂,可是沒自由。

他們不想擁有自己的生活嗎?他們也想,可他們不忍心看著我們這一代那麼辛苦,掙錢養娃,所以他們犧牲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些年輕人更過分,自己的娃,既不想出錢也不想出力,就那麼用著老人一邊當著免費的保姆,一邊炸著他們的退休金,讓他們既不能生活自由更不能精神自由。

呼籲大家,趁著父母健在,趁著父母健康,多愛他們一點點,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經濟條件好的,帶著父母去中國走走,他們辛苦了一輩子,有些老人從來沒座過飛機,你看到過他們羨慕有些人講坐飛機時留的口水了嗎?

願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都有一個身心愉快的晚年生活!!


倩華759


父母同其他年邁的長者一樣,都是經歷過風霜雨雪,半百年的經驗和閱歷,你就最有文化和才能也應細聽吸取其中的精華部分,對你肯定有好處,不然等死了後悔都來不及了,因為他她們不捉弄你,你以後會有時候用上的,不過話要說回來,長輩當中也有好孬之差的,話出自何人之口很重要,不然老年說話好做藥就沒有意義了。


海洋47522


能認同這句話的都已是人到中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母親說話變得嘮叨.同樣的話會說好幾遍,而她自己一點都沒有察覺! 有一天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發現母親老了.

沒有裡年輕氣盛的自以為是,對母親的羅羅嗦嗦竟然有了極大的耐心,不認同的嘮叨也不會去據理反駁.更多的是心中的一份寬容和愛!

母親漸的白髮,佝僂的腰身這不就是明天的自己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餘生不長珍惜父母健在的美好時光吧.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