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為湖北拼一單!”國內媒體紛紛為荊楚味道“帶貨”

步步登“糕”、妙手“藕”得、“脖”君一樂、“橙”心“橙”意……3月30日晚上,一組湖北農產品美食圖刷爆朋友圈。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圖,配以俏皮詼諧的宣傳語,“直擊吃貨們的靈魂深處”。

“鄂”醒了,買它!3月31日早晨,依然是精美的圖片,卻貼心地附上了各大美食的購買方式。

人民日報策劃的這組連環“廣告”,引得網友們拍手叫絕:“贊!必須買買買”。

湖北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物產豐富,秭歸的臍橙、嘉魚的蓮藕、潛江的小龍蝦、鄖陽的香菇、監利的大米、恩施的茶葉,以及武昌魚等,都廣為人知。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湖北農產品一度陷入銷售困境。

艱難時刻,一起為湖北搭把手,國內多家媒體紛紛行動,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宣傳推介荊楚農產品。

“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謝謝你,為湖北人的生計拼過單。”近日,央視新聞發出微倡議:“鄂”不帶毒,魚米之鄉需要被善待,呼籲全國人民“來點湖北農產品吧”。

“鄂”貨,等你來盤它!它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喲!新華社聯合京東發起“買光湖北貨”行動,感恩負重前行的湖北人民。新華社湖北分社有關負責人表示,無需打苦情牌和同情牌,而是因為這些農產品真的好。

“抗疫助農、愛心接力”,經濟日報聯手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發起愛心助農行動,開通綠色物流專線,將湖北農產品推向大江南北。

消費就是信任,善待湖北,體現在關鍵時刻搭把手,也體現在關鍵時刻“來一口”,中央媒體盡心盡力,地方媒體和自媒體同樣也不遺餘力。

澎湃新聞和趣頭條啟動“買鄂”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以圖文、視頻、直播等形式,多角度呈現湖北農副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場景,網友可一鍵下單購買絲苗米、潛江小龍蝦、秭歸血橙、洪湖藕粉、宜昌柑橘等湖北農副產品。

現代快報連續多日關注湖北農產品銷售,與京東等平臺合作,開闢湖北貨專櫃,為鄂代言。

大楚網推出“冇得問題,我助力”公益活動,邀請自媒體大咖、明星探訪農產品原產地,鼓舞消費信心。

3月26日晚,網絡紅人李佳琦開了一場湖北專場公益直播,一碗正宗的熱乾麵通過電商直播走進大家的廚房。2小時30分鐘,總觀看量達1358萬人次,銷售熱乾麵16萬盒。本次直播李佳琦和公司不收取任何費用。

愛心會傳遞,善良能“保鮮”。國內媒體和自媒體的“帶貨”效應正在顯現,一時間,購買湖北農產品成為網絡熱點。

“饞哭了”“小龍蝦不能被辜負!”“為湖北拼一單,我驕傲!”……網友紛紛慷慨下單,為湖北加油。

“等疫情過後,我要和家人一起去武漢吃熱乾麵!”“湖北人民一邊抗疫一邊拿出這麼好的產品,不容易啊!”……許多網友由衷感慨。

一袋蓮藕、一份小龍蝦、一罐恩施茶,背後是一個個期待重啟的湖北家庭,蘊藏著自食其力的努力和疫後生活重建的期望。相信有了來自全國各地滿滿的善意,湖北一定能儘快恢復您熟悉的“荊楚味道”。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