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戰疫故事】 李進明:橋西網格工作中的“陀螺戰神”

惠城區橋西街道工作人員李進明,是街道疫情防控網格三人領導小組組長,具體負責社區防控、境外輸入防控、大數據人員管控等工作。“陀螺戰神”,是大家對防疫“大忙人”李進明的尊稱。疫情面前,他牢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即使像陀螺一樣連軸轉動也無怨言,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革命信念,生動詮釋了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英雄本色。

【惠州戰疫故事】 李進明:橋西網格工作中的“陀螺戰神”

舍小家 顧大家:

加班率先組建了街道疫情排查網格三人小組

除夕夜晚,接到防控工作任務,李進明立即返崗,加班擬製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預案,統領起轄區派出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力量,率先組建了街道疫情排查網格三人小組。為了一起吃團圓飯,家人們一直等到凌晨兩點,滿桌的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

抗“疫”期間,李進明主動擔當,連續奮戰,以忘我的工作狀態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像這種加班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2月4日,本來答應女兒早點回家陪其過生日的他,為了處理居家隔離人員的思想情緒問題,一直忙到深夜一點。“爸爸,您認真工作是為了大家的平安,我沒怪你,但您要注意好身體,女兒愛你!”回到家後,看著睡著的女兒留下的字條時,七尺男兒當場流下了既愧疚又幸福的眼淚。

為解決現有綜治網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劃分範圍大、管控面廣、網格員力量難以有效覆蓋等問題,李進明和同事們仔細研究,在轄區現有75個綜治網格的基礎上再精細劃分,細分成 312 個小網格,構織起“社區—小區—樓棟”、“社區——無統一物業管理的虛擬小區——區域居民”組網層級,實現基層防控單元精細化。同時,充分整合社區幹部、“兩委”幹部隊伍,發動黨員、退役軍人、志願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充實到網格員隊伍,積極組織開展“掃樓”“掃鋪”行動,認真研判大數據的每條信息,並壓實物業管理服務人員、出租屋房東防控責任,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網,真正做到對重點人員“發現得了,管控得好”。為推進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他牽頭建立起商務樓宇、酒(旅)店、文旅、餐飲等各行各業的“網格”,通過組建行業網格微信群,保證了信息、防控聯動渠道的暢通,讓“最熟悉的人、管得住的人”來“管”網格內的人和事,提升了行業網格防控效果。

舍小家、顧大家,李進明一心撲在工作上,用行動為群眾築牢“防護牆”,充分展示了新時代黨員幹部的家國情懷與擔當奉獻。

當先鋒 打頭陣:

總是加班帶領應急分隊化解危急難題

為加強疫情防控,橋西街道率先成立了4支應急分隊。作為應急分隊總指揮的李進明,在危難的時刻、緊要關頭,總是衝在一線,當先鋒,打頭陣。

1月26日年初二晚,社區網格員排查時發現網格內有9名外地旅客準備第二天前往惠東雙月灣旅遊。經初步研判,惠東雙月灣旅遊區在該段時間有較高風險。為此,李進明果斷決策,帶領應急分隊上門成功勸阻該批旅客前往惠東。後來,雙月灣旅遊區後續有多名遊客確診,經勸阻未前往雙月灣旅遊區的旅客們事後特意致電向街道應急組道謝。

1月29日中午,社區網格員排查發現某商場停留了一輛來自重點疫區牌照車,他迅速組織應急分隊排查車主,最終將6名同車人員全部找到,併成功將其勸返居住地,同時報告當地。事後得知該6人返回居住地後,有一人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假如當時未發現這些人員,後果會很嚴重。

2月13日,轄區某商場商戶聚集要求商場疫情期間減免租金,在這關鍵時刻,李進明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到達現場,迅速組織勸離人員、協調化解矛盾,最後成功解除了風險。

疫情期間,橋西街道先後組織查處疫區來惠車輛20輛65人次,妥善調處各類涉疫情糾紛170餘宗,往返卡點、酒店180餘次接回368人集中或居家隔離,應急處置高效快速有效。李進明以強烈的政治敏感性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對應急分隊的指揮調度,將隱患消除在萌芽,將危險降到最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踐宗旨 為人民:

貼心首創居家觀察對象“五個一”服務指引

“黨員就該為群眾多做好事,多辦實事。”這是李進明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也是他堅持的工作原則。為了加強轄區居家(酒店)觀察服務工作,疏導好觀察對象情緒,他組織探索施行了疫情防控新模式:對居家觀察對象實行“五個一”服務指引,在全力控制疫情傳播源的同時展開人文關懷,確保聯防聯控無死角。同時,督促社區各網格組建臨時志願服務隊,聯合物業、業主委員會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做好對留觀人員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導,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